但值得一提的是,伴随上述新话题而来的是汽车行业的消费升级,消费者衡量汽车价值的维度悄然发生改变。部分车企以低价产品抢占的市场份额,被坚守长线主义的车企重新夺回。7月,奔驰E级重回C级燃油车榜首。在B级车市场,包括凯美瑞、帕萨特等多款车型连续多年稳居细分市场销量前十,高品质一直是车市追求的目标。
在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下,作为20年前成立的主流合资车企,广汽丰田并没有选择躺着不动,而是积极拥抱市场变化,通过技术变革、产品优化等一系列操作,打破了外界对合资品牌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落后的偏见,首次举办科技日,批量展示新研发成果。同时考虑到经销商的经营压力,广汽丰田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销商的负担,促进了各地经销商的健康发展。今年1-7月,广汽丰田累计零售突破42万辆,位居日系车第一,跻身合资车前三。
日系汽车品牌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
7月份以来,车市激烈的价格战局面有所改变,各家车企不再竞相压低车型价格,而是纷纷缩小无休止的折扣幅度,着眼“保利润”,着眼长远可持续发展,合资车企的发展也逐渐回归正轨。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全国乘用车市场在价格段、销量结构等方面均呈现持续上行趋势。数据显示,近年来汽车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从平均零售价来看,2019年该数据为14.2万元,2020年为15.3万元,今年7月为18.2万元,今年累计为17.9万元。车价上涨的原因包括混合动力价格高企,形成了结构性拉动;燃油车高端化带动价格涨幅较大等。相比低价车型,高品质的高端车型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
坚持长期主义的广汽丰田坚守精品立场。今年上半年,广汽丰田相继更新九代凯美瑞、2024款塞纳、汉兰达三款旗舰车型。今年1-7月,广汽丰田三款高端旗舰累计销量突破16万辆,销量占比超过39%。作为高品质轿车代表的九代凯美瑞,连续三个月销量过万,突破1.3万辆,混合动力占比超过72%,保持稳步上升步伐。汉兰达7月销量突破6000辆,混合动力占比近82%;1-7月销量近4.4万辆,同比增长14%。赛纳7月销量超8000台,创下上市以来月度销量新高;1-7月销量近4.8万辆,继续稳居MPV市场前三。截至发稿,赛纳国内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成为最快实现20万销量的电混MPV。
自合资公司成立以来,广汽丰田的产品“一代又一代主流,每一款都引领潮流”,代表着合资公司先进的生产力。凯美瑞是一代人心中的“神车信仰”,全球累计销量突破2500万辆。2006年,凯美瑞进入中国市场,实现“同年产销”,为中国用户带来了世界级高品质家轿。经过近18年的沉淀,凯美瑞引领中国家轿市场向上发展。今年,凯美瑞首次推出2.5L HEV和2.0 LHEV两个版本,并搭载全面升级的第五代智电混动双擎技术,为中国市场带来全新变革。
针对中国市场,广汽丰田打破“合资无智能”刻板印象,首创领先全球其他地区的智能新技术,打造懂中国消费者的智能座舱。今年迭代更新的九代凯美瑞、2024款汉兰达、赛纳三款旗舰车型均搭载基于本土开发的新一代车机系统,与华为联合开发AI语音助手,融入开放应用生态,开发丰田全球首个自建应用商店,涵盖视频、音乐、有声读物、故事等多个APP应用。同时车机系统支持苹果、华为HiCar、百度三大手机系统互联互通,带来更流畅、更可靠的智能座舱体验。
在合资车型中,九代凯美瑞首次采用高通8155高算力芯片,响应速度达到合资领先水平,性能冗余度达40%左右,充分满足后续OTA升级需求。2024款赛纳实现了人、车、家无缝智能互联,拥有“语音家居控制”、“家控车”等便捷功能。
高品质、智能化
随着行业进入竞争下半场,汽车智能化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将达到16.3万辆左右。预计随着5G、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推进,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将达到24.9万辆。2022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09亿元,同比增长19.5%。2023年上半年,搭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新车销量占比为42.4%,较2022年同期提升10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还在不断上涨。
在坚守长远主义和高品质原则的同时,广汽丰田正加速智能化进程。今年6月,广汽丰田举办首届科技日活动,智能化转型新面貌格外引人注目。以广汽丰田为代表的合资车企在智能化领域“姗姗来迟”,展现出新实力。
在智能座舱领域,广汽丰田与华为联合开发了AI语音助手,可实现30秒连续语音指令功能,无需重复唤醒,支持粤语等方言。唤醒时间小于0.7秒,综合时间2秒,领先主流新能源车企。在完整的人车家生态中,华为Hi-link接入车机,不仅能在车内通过语音联动批量智能家居,还能通过家中智能设备的语音控制车辆功能。
具体而言,在智能座舱个性化定制方面,广汽丰田与腾讯合作,通过智能座舱解决方案TAI,整合丰富的腾讯生态服务及AI大模型能力,并结合车机互联、微信车卡等功能,丰富车载生态。同时,双方联合打造领先的云平台及相关解决方案,加速广汽丰田在营销、服务等领域业务上云,同时构建覆盖云端、管道、端的立体安全防护体系。目前,广汽丰田凯美瑞、威兰达等多款畅销车型均已注入腾讯生态服务,搭载车辆数量已超过40万辆。
在智能驾驶领域,丰田汽车一改往日做法,将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自动驾驶头部企业纳入其技术“朋友圈”,并投入10亿美元。其在行业内拥有领先的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能力,并计划与广汽丰田合作,在博智3X车型上首发PILOT端到端高级别智能驾驶。在硬件感知层面,实现全天候、全场景、超可视范围的360度智能感知覆盖;在决策驱动层面,实现端到端输出,不依赖高精地图,采用全数据驱动的道路环境感知算法4.0,实现准L3级智能驾驶。通过首创的DLP(Deep)人工智能模型,车辆可实现高速场景、复杂城市场景、停车场景等全场景NOA导航,减少频繁启停的挫败感,精准识别200+类仓库场景识别及停车,提升智能驾驶的舒适性。
除了L2++级智能驾驶,广汽丰田正与小马智行合作,推动L4级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商业化运营。早在2023年,赛纳车型就已率先落地,这款车型搭载自动驾驶车机系统,实现L4级完全自动驾驶,迄今已运行1年,无事故发生,积累了丰富的智能驾驶经验。随着赛纳的成功落地,广汽丰田将继续扩充自动驾驶车队,包括博智4X在内的更多车型将融入这一出行解决方案,推动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量产。
迈入合资2.0时代 坚定向智能电动车转型
历经20年黄金发展,广汽丰田已步入合资2.0时代。在智能电动浪潮冲击下,广汽丰田率先向“双向赋能、融合共创”迭代,深化高层开放合作,有效重塑智能电动体验,并携手中国领先合作伙伴加强本地化研发,深化“中国方案”赋能,打造更懂中国的“新合资车”,掀起汽车科技新风尚。
进入合资新阶段,广汽丰田转型改革决心坚定,今年上半年电动车型销售突破15万辆,占销量比重超43%;智能化车型累计销售近35万辆,占销量比重近83%。
目前智能电混双擎是电动化时代更具性价比的选择,智能电混双擎虽然没有新能源的外壳,但却拥有新能源的内核,开创了独特的技术路线。历经5代更迭,智能电混双擎并非单纯的靠电机或发动机驱动,而是将油电协同、低油耗和强动力、性能、安全性做到了极致平衡。在三电系统方面,智能电混双擎拥有小型化、轻量化、精良化的三电系统,采用阻燃性能更优的碱性电解液水溶液、多重电压监控、浅充放电电池管理策略,保证电池性能。上市27年来,丰田超过2600万块智能电混双擎电池0起火、0爆炸、0泄漏。
展望未来,丰田汽车正推进新一代先进电动化技术的研发,包括固态电池、高性能锂电池、新一代电动发动机等核心新技术的量产。未来,广汽丰田还将加速布局插电式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新品,深耕新能源市场。
在动力电池领域,丰田汽车一次性公布了多款电池的开发进度。其中,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27年至2028年实现量产,提供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同时,还将开发更高规格的锂离子固态电池,目标是续航里程相比高性能电池提升50%。另外,性能锂离子电池预计在2026年投入使用;普及型磷酸铁锂电池预计在2026年至2027年投入使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预计在2027年至2028年投入使用。
在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丰田拥抱插电式混合动力的高增长趋势,搭载可快速充电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的车型将于10月在中国上市。同时,丰田认为传统发动机是当下多路径不可或缺的技术,更加实用。因此,丰田决心开发新型小排量直列4缸发动机,力争结合电子控制单元,提高效率,实现小型化,并对应生物燃料、合成燃料的燃料多样化。下一代发动机在保持高功率、高效率的同时,可以缩小尺寸,更容易搭载在BEV车型上,扩充产品矩阵。
总结:今年上半年,面对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的竞争,广汽丰田坚守高品质初心,取得近40万辆的销量佳绩。销量背后,是广汽丰田始终重视技术发展、用户至上的理念。在新能源时代,广汽丰田成立20年来首次打破常规,扩大顶级技术“朋友圈”,展示多项智能化、电动化技术,彰显广汽丰田在合资2.0时代的新实力、新风貌,继续以高品质赢得高销量。
目前,广汽丰田全方位技术布局包括混动、插电混动、纯电动、氢电等,广汽丰田深耕混动市场15年,累计用户超百万。未来随着车型全混动化,叠加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多动力电池、新一代电化发动机等核心新技术的引入,广汽丰田将在新能源赛道形成新一轮的强劲增长。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