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正在阿联酋阿布扎比街头行驶。 袁文 摄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江苏北斗星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出口的车载智能终端产品。 徐江海 摄(人民视觉)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台利好政策,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及相关产品已经比较成熟,在全球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图为湖北武汉自动驾驶汽车进行路试。新华社记者吴志尊摄
从驾驶环卫车、矿车,到驾驶中巴车、出租车,中国自动驾驶在海外的应用场景正日益丰富。
中国的自动驾驶产业链成熟、技术先进,走出海外后能在目的地国快速应用,同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快速发展也为自动驾驶企业走出海外铺平了道路,中国自动驾驶企业正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海外项目多,合作模式多样
7月31日,小马智行与新加坡出租车运营商康福德高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出租车规模化商业运营。小马智行已在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及中国多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拥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强大的车队管理能力,目前已在自动驾驶技术及落地方面展开合作。
7月3日,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小巴搭载首批乘客抵达新加坡度假胜地圣淘沙名胜世界,标志着新加坡首条前装量产L4级自动驾驶小巴载人运营路线在公共道路上正式开通。自2017年成立以来,文远知行已获得中国、美国、阿联酋、新加坡等国的自动驾驶牌照,业务拓展至全球7个国家30个城市。
近年来,中国自动驾驶企业不断拓展海外市场,让中国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走向世界。记者了解到,中国自动驾驶出海的方式各有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国家的运营环境不同,需要采取能够适应市场的本土化要求的合作形式。
有些专注于技术输出,有些则专注于落地应用。今年3月,小马智行宣布与卢森堡大公国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卢森堡设立区域研发中心,专注于前沿自动驾驶领域的探索与发展,服务欧洲市场。文远知行为用户推出定制化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通过与当地出行平台合作,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已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公共道路上实现商业化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近3年,运营区域不断扩大,完成订单量超过2万辆。
有些直接和当地政府达成合作,有些则和当地企业或机构成立合资公司,去年10月,小马智行宣布计划与沙特王国新未来城成立合资公司,为该地区提供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
“基于本地业务、合作伙伴以及公司自身商业化的需求,文远知行可以提供多种合作模式,包括自动驾驶车辆销售、自动驾驶运营服务、自动驾驶车辆销售及运营服务、技术解决方案、技术咨询等。”文远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在合作模式上,我们既有自动驾驶技术和产品出海,包括在海外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和服务,也为当地市场和用户提供定制化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我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关键是满足不同地区合作伙伴的不同政策、市场阶段和需求。”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海外市场增长潜力大、应用场景广泛
中国的自动驾驶为何在海外市场如此受欢迎?一方面,中国的自动驾驶产业链成熟,走出海外后,能在目的地国快速应用;另一方面,海外市场需求巨大,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全球市场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具有较大的市场成长空间。
一些国家对自动驾驶的支持力度很大。以德国为例,其拥有强大的汽车工业基础,许多知名本土汽车制造商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德国在技术标准化、法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2021年,德国颁布了《自动驾驶法案》,为4级自动驾驶汽车在常规道路交通系统中的运行建立了监管框架。
一些国家在公共交通领域对自动驾驶的需求也较大。据了解,在日本一些相对偏远的地区,由于年轻人大量涌入大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剧,当地公共交通系统人手短缺,对自动驾驶出租车的需求很大。同时,这些地区道路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比较完善,具备汽车及电子零部件产业链基础。
“这些国家对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的愿望强烈,也有相应的开放政策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自动驾驶产业链成熟,汽车智能化水平较高,可以较快在目的地国家实现自动驾驶应用。
同时海外应用场景较多,市场前景广阔。
在新加坡,文远知行与当地清洁和废物管理公司建立了合作,首批自动驾驶环卫车已在当地开始安全测试,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入运营;在澳大利亚,E-智能驾驶与当地一家矿业承包商达成战略合作,为矿用卡车提供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旨在节省高昂的劳动力成本。
业内人士分析,短期内自动驾驶在公共道路大规模普及仍需时日,但可先在港口、矿山、大型仓储物流等特殊场景落地。
文远知行相关人士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在劳动力短缺较大的地区补充劳动力,也能完成很多人类难以长时间完成的工作,比如在极热或极寒的天气下工作。产品和技术都有需求,有非常多的商业机会和落地可能性。
扎实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实施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海外逐渐赢得声誉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也为自动驾驶企业出海铺平了道路。
但中国自动驾驶出海依然面临风险与挑战,出海意味着要适应不同国家的政策环境、道路环境、文化习俗,还要考虑成本控制、盈利方式等问题,在本地化运营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市场,基于数据进行自适应训练测试是关键的一步。
例如,阿联酋的高温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电子和机械部件影响巨大,针对这一问题,文远知行为车辆计算平台设计了全面的热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进行热回收和冷排放管理,解决高温问题。在阿布扎比,海风带来的潮湿含盐空气在硬件表面形成盐雾,盐雾腐蚀性极强,遇水后变为导电溶液,对敏感传感器的安全威胁不容忽视。我们研发了自主研发的传感器清洁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污垢和水渍并触发清洁,让自动驾驶车队在极端环境下也能持续稳定运行。
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动驾驶出海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要快速熟悉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和文化,在不对技术和产品做大的调整和改变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满足当地的需求。尊重当地的风俗和政策,真正融入当地环境,才能可持续地拓展海外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泛化能力快速提升,其在新环境中的落地时间和难度显然更长、难度更低。”
近年来,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迅速,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借鉴。据了解,阿联酋的自动驾驶测试运营目前处于“主驾驶员”阶段,当地政府正在学习借鉴中国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探索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比如,探索推进“驾驶座无人、前座有人”、“前座无人、后座有人”、“车内无人”等逐步过渡的过程;或建立自动驾驶测试场地和测试、运营牌照审查机制等。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在海外潜力巨大。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具备快速复制和落地的能力,让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成熟的自动驾驶产业链也为后续的商业探索提供了机会。多位自动驾驶企业负责人表示,要抓住巨大的海外市场机会,让中国技术和产品出现在更多国家和地区,必须扎扎实实做好技术研发、产品落地和商业运营,为当地政府和民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记者 徐培宇)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8月13日第06版)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