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对传统汽车厂商及供应链带来巨大冲击。电动车零部件研发需要大量投入,与此同时,部分欧洲企业还要保持其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领先地位,这意味着两套技术平台的双倍投入。但在欧洲,由于电动车普及速度缓慢,整体汽车销量仍处于历史低位。此外,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率也在下降,企业难以实现营收和利润增长。市场竞争激烈,电动化转型难度大,跨国零部件巨头会慎重考虑每一笔开支。
从外界看,受到欧洲经济疲软、通胀高企、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带来的成本激增等多重因素影响,这些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巨头面临经营压力剧增,亟待压缩成本。尤其在2024年之后,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裁员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头部供应商加入裁员潮。
今年1月,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博世集团宣布,计划到2026年裁员1200人,其中德国本土裁员950人。裁员主要集中在智能驾驶与控制系统部门(XC)。这并非博世集团首次宣布裁员,早在2023年12月,博世集团就表示,到2025年,位于德国西南部的费尔巴哈和施维贝尔丁根工厂将裁员最多1500人,这是从2025年开始每年节省4亿欧元开支计划的一部分。
今年2月,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宣布,其软件和电子部门将在2026年底前裁员1200人,理由是高通胀、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上升增加了“必要开支”,并减缓了汽车行业“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步伐。
无独有偶,包括采埃孚、舍弗勒、法雷奥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宣布了相应举措。
据德国当地媒体报道,采埃孚正在加快削减人力成本的步伐,原定于2030年实施的2900个岗位的裁员预计将在2026年完成。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采埃孚位于德国萨尔布吕肯的工厂,该工厂约有9000名员工。萨尔布吕肯作为采埃孚最重要的乘用车自动变速箱生产基地,近年来正向电气化转型。不过,多项研究表明,打造一个电驱动装置所需的人力仅为传统变速箱的一半左右。
继年初宣布裁员之后,法国汽车零部件巨头法雷奥开始考虑出售生产基地。据悉,法雷奥正在为法国的两家汽车零部件工厂和一家研发中心寻找买家。这一决定将影响约1000人的工作岗位。据了解,今年年初,法雷奥宣布将在全球裁员1150人,其中法国裁员235人,欧洲裁员735人。法雷奥表示,裁员是为了提高集团在汽车电动化背景下的竞争力和效率,希望通过建立更灵活、更连贯、更完整的组织来增强竞争力。
上述汽车零部件厂商大多是德国企业,在各个垂直领域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汽车零部件厂商来说,日子就更不好过了,破产或重组或许已经成为常态。比如德国在2023年7月就申请破产,其客户就包括保时捷。今年2月底,一家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申请破产,这可能危及全球约5000个工作岗位,其中包括1000名在德国工作的员工。
毫无疑问,所有大型零部件供应商都需要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而这种转变的成本非常高昂。同时,电动车业务前期的利润远不能与传统燃油业务相比,随着欧洲电动化趋势的放缓,订单量也会减少。基于此,有业内人士预测,下半年德国汽车供应商破产数量可能进一步增加。由于内燃机技术需求下降或推迟,以及能源价格附加费、通胀补偿等因素带来的压力,传统驱动技术面临更大挑战。
以上内容来自《汽车行业聚焦》,全文无商业用途,仅供参考,如有侵权将删除
如果喜欢请点击“关注”
按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