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包市场内卷严重,产品同质化加剧,企业如何破局?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广州奥万达皮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万达公司)海外营销负责人黄宇也感受到了市场的火爆。 “本届广交会箱包参展企业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很多产品雷同,只有少部分产品有自己的品牌和创新设计或专利。”在一周前闭幕的广交会上,陪同第一财经记者参观完展会后,黄宇感叹道。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得不确定,北美和亚洲主要市场的消费者信心减弱。近年来,箱包行业销售趋势放缓。此外,一些海外国家为保护本国纺织品、箱包等低端制造企业,不断提高箱包进口关税。这使得行业碎片化,大部分依靠代工模式的中国箱包制造企业感到“日子更加艰难”。

(记者吴勉强摄:海外客商选择中国箱包产品)

内卷化困境

“2023年,人们将完全自由出行,箱包行业将出现销售高潮,但这种高潮不会延续到2024年。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销售的市场需求相对疲软,市场变得更加复杂。”王厚明说道。

王厚明所在的新明珠公司是广东省一家箱包生产企业,年收入超4亿元。过去,公司从做软盒开始,后来做硬盒,现在正在做附加值更高的铝镁合金盒等创新。产品,希望平息市场波动。

“铝镁合金箱体产品现在市场上普遍以‘卷’价出售,去年我们开发了一款超轻铝镁合金箱体,客户非常喜欢,出厂价在500到500元左右。 600元,这是市场上同类产品最低的价格,他们只卖两三百元,有的价格甚至更低。”王厚明说。

“目前国内市场太繁忙,很多企业都在争夺低价产品,不利于产业升级和企业长远发展,我们不会参与这些。”黄宇说道。

黄宇公司位于“中国皮具之都”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是南方皮具制造中心。广交会官方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第三期,花都区箱包参展企业234家,展位666个。

不仅如此,第一财经记者此前走访广交会展馆发现,参展的箱包企业不少。除花都区外,还有来自广州市白云区、广东省江门市、浙江省、河北省等地的参展企业。 。

受访者表示,箱包行业“内卷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进入门槛低、行业过于分散等因素。中国是全球箱包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箱包消费市场之一。中国调研网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箱包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2318.9亿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服装鞋帽、针织品零售总额纺织品将达到13.003亿元。

“箱包市场蛋糕没有服装那么大。”黄宇说,很简单。许多消费者常年购买衣服,每年至少购买4件,但每年购买的行李箱或背包却很少。

而且,与服装行业一样,中国箱包制造业也比较分散,多以贴牌生产模式为主。中国皮革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箱包制造国。从经营模式来看,箱包行业主要分为三类:加工制造商OEM、专业制造商ODM、品牌运营商。中国市场以ODM/OEM为主,产能分布在广东、浙江、河北白沟、湖南邵东、辽宁南台等地。中国箱包制造产量已占全球70%以上份额。

“为什么行业如此分散?因为箱包行业的缝制工艺需要大量的手工作业,目前还没有机器可以完全替代这一工艺,所以它还是有从小规模起步的优势,有一定的优势。”进入门槛低,比如一个三口之家每人踩一台缝纫机,分工,一天可以生产几十个包,如果一个村庄或一个乡镇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有一个。这也是很多内陆省份的箱包产业带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达到如此巨大的水平,原因就是制造规模。”黄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箱包)行业太容易起步了,投资几十万元开个工厂,只要‘弄’对两个型号,(一旦成为热门单品),就能达到几十万。”一两年就可以达到数百万元。”收入规模。行业陷阱就是很容易陷入价格战,大家的利润可能很低。 ”黄宇表示,国内收入千万的箱包企业有很多,但每个人都很难突破这个业绩瓶颈。

作为广交会的“常客”,奥万达每次参展都会推出大量新品供海外客户选择。 “广交会就是这样,我们在会场推出了我们潜心研发的新车型,有同事过来拍了几张照片,下次还有很多展位模仿我们的产品。”黄宇说道。

被迫转移

王厚明是箱包市场的“老手”。他从业近20年,经历过箱包行业的多个周期。他不仅见证了2016年前后箱包行业需求井喷的发展趋势,也经历了2020年后出行限制对箱包行业的沉重打击。

现在,王厚明越来越感觉箱包生意越来越难做了。除了市场内卷外,出口业务也不一定好做。当前,海外一些国家为保护以皮具制造为代表的低端产业,不断对中国箱包产品加征关税。这无疑会让很多小作坊式的箱包制造工厂失去竞争力。

今年8月1日,巴西联邦政府实施新税改规定,对价值50美元及以下的进口商品征收20%的关税。此前,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表示,如果赢得大选,可能对中国商品征收60%以上的关税。外贸专业人士预计,在此形势下,我国纺织品、服装、箱包等多种商品的出口成本或将大幅上涨,销售或将受到影响。

黄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前海外国家的加税浪潮不利于我国中低端产品的出口,给国内一些低端箱包制造企业带来了较大压力。

黄宇举例说,如果你去北方京津冀的箱包生产基地订购一批单价3美元的箱包,一旦海外目的国加征关税,那些经销商就“不忍不了”,因此不少企业考虑建立海外生产线。

“我们的箱包产品是从中国直接出口到美国,征收的关税可能会很高。但从东南亚销往美国,要么没有关税,要么只加10%的关税。”黄宇表示,很多有实力的企业也是如此。箱包企业宁愿将工厂迁往海外的主要原因。

目前,不少领先的箱包企业已在海外建厂。作为箱包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开润股份(.SZ)近日表示,公司除国内重要生产基地安徽滁州外,已将产能布局海外印尼、印度等地区。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浙江领先的箱包制造商新秀集团已在柬埔寨、印尼等东南亚市场投资建厂。另一家龙头企业浙江爱美德旅游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美德)也在泰国投资建厂。

开润股份表示,印尼在劳动力成本、关税成本、终端消费市场潜力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劳动力成本比国内低40%左右,在泰国设立生产销售基地,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有效避免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 Aimee 的消息人士说。

黄宇表示,一些东南亚国家为吸引中国投资做出了巨大努力。 “在印尼,也有产业基地过去邀请企业来办厂,除了土地优惠供应外,还提供一系列服务和政策支持。”黄宇说道。

目前,一些广东头部皮具制造商已在印尼、柬埔寨等地开设工厂。 “这些中国企业一旦到当地投资建厂,就会使用国内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熟练的工人、成熟的机械设备和生产设施。所有需要的原材料都集中在一起。”黄宇说,有的在当地组装生产后再发货。

“这是产业转移的自然过程。就像过去亚洲‘四小龙’把制造业转移到中国一样,现在中国本土的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一些低端制造业也转移到了更加落后的东南亚地区。” ”黄宇说道。

不过,在不少受访者看来,尽管海外一些国家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箱包供应链体系,但其运营效率和当地营商环境仍无法与国内相比。

今年头几个月,王厚明刚刚考察完东南亚市场归来。他认为,从全球贸易形势来看,除了关税和劳动力成本外,中资企业在东南亚的整体运营成本实际上并不低于中国。

“东南亚整体供应链效率仍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相似,基础设施不够发达,60公里的路程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相关机构的运作效率低,营商环境和整体产业配套无法与国内相比。”王厚明说。

作为奥万达皮具海外营销负责人,黄宇今年也很忙碌,频繁出差各国。 9月,黄宇前往巴西、哥伦比亚、东南亚等国家。

“我发现中国制造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中低端的‘代名词’。在南美洲最大的皮具批发市场巴西圣保罗,几乎所有产品都是中国制造,高端产品也是中国制造。”黄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如今的“中国制造”出口与过去完全不同。

“上次在哥伦比亚看到的时候,当地的制造工厂、小作坊和国内的一些工业基地很像,一家三五口人,每人一台缝纫机,搭建了一条小型生产线, ”黄宇说道。一些海外新兴市场国家对箱包制造等中低端产业进行了保护,但根本无法生产高端市场产品,所以还是要来中国市场采购。这对于国内箱包出口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

高端产品的打造需要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和设计研发工艺技术的支撑。

“很多适合中高端人群的新颖箱包产品,在一些海外市场国家是无法设计的,他们没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缺乏高端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生产能力和工人素质也远远不如中国,他们还需要来中国采购成品。”黄宇表示,目前,不少南美企业来华采购面料、辅料、五金配件等原材料,在当地生产中低端产品。

增加附加值

“如果你想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圣达菲订购一批质量更好的包包,但没有更好的材料、没有配件、没有编织,无法满足高端客户的要求,那么制作如何进行呢?”黄宇说道。

除了供应链体系外,这些海外国家的制造装备水平也有待提高。 “波哥大当地检查发现,他们的设备相对落后,工人技能有限。他们只能做比较简单的缝合和穿线。他们根本做不了一些像包边、装袋这样的高科技工艺,这些技术要求很高。”黄宇说道。

“海外一些国家的皮具产业链体系并不完整,不像我们国内的产业链有那么巨大的优势。生产一个包包需要几十种原材料、配件、五金配件。打几个电话后,原材料就到了。”客户订购的原材料第二天就可以送到你家门口,并可以在生产线上快速生产和交付。”黄宇表示,一个行业的供应链基础不可能一蹴而就。毕竟国内皮具行业有着雄厚的基础。存在。

例如,据花都区此前披露,截至目前,狮岭镇拥有箱包生产经营企业1.7万家,个体户6.3万家,吸引了检测中心、原辅材料、垃圾回收、机械设备等。其他配套和各类上下游公共服务平台共32个。 2023年,狮岭镇集群箱包皮具产业产值将达到124.96亿元。

“可以说,狮岭最大的优势就是产业链足够完整。”当地一家箱包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产业供应链80%的企业都可以在当地找到。

这也是黄宇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及其背后供应链的主要原因。

“不是每个人都买10块钱的低端包包,总有20%的顾客会要求更高,他们负担得起成本,愿意花钱买质量更好的中国包包,所以我们只抓住这一点一部分客户。”黄宇说。

王厚明还表示,箱包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部分客户对产品仍有较高的需求。他们需要良好的产品工业设计、产品质量和创意细节。一些欧洲客户甚至要求供应商做好环保回收工作。的创新。

王厚明表示,总体来说,我们还是要做研发创新,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毛利或者说一些生存空间就会很大。如果我们还固守过去的“老”发展思路,以贴牌为主,我们也会跟着大品牌抄袭、模仿、跟风,最终的出路可想而知。

随着中国品牌的崛起,王厚明的公司也在积极调整市场策略。 “我们的定位是全品类综合服务商,其他工厂都是单一品类,专门做箱包。今年我们打造了全品类箱包产品,为海外客商提供‘一站式’服务。”他说。

如今的箱包店产品越来越多元化,能够给顾客带来不同的购物体验。

“我们也希望找到大牌设计师,用同一种设计语言,制作出全系列的产品,给顾客‘一站式’的购买体验。当他们来公司购买时,会非常方便、快捷。” “简单,不用去市场寻找其他品类。”王厚明表示,公司的基本经营策略是做OEM和ODM,同时也兼顾OBM(自有品牌),不断提高附加值。产品的稳定性更高,毛利等回报更高。也会更加丰富。

黄宇表示,公司自身的定位是不参与低价竞争。反而在品牌推广、研发、品质、服务等方面,自主品牌已在全球150个国家成功注册,并销往76个国家。这就是公司的成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日前结束的广交会上,奥万达皮具推出了旅行雨衣包,受到众多海外客商的青睐。 “我们的出路是继续推广品牌,注重研发,做好品质,做细服务。一旦我们的品牌深入人心,质量比别人好,设计更新快,产品功能齐全,服务比别人好,我们一定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渠道,形成自己的‘护城河’。”黄宇说。这也将提高公司的品牌价值。即使卖得比别人贵,总会有顾客为“高价值”买单。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