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较早布局的中国汽车产业链在全球新能源竞争中取得了一定的差异化优势。并拉动了汽车出口量的持续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达到491万辆,同比增长57.4%,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今年1-9月,出口汽车431.2万辆,同比增长27.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92.8万辆,同比增长12.5%。
此外,中国汽车企业的出口目的地也从经济水平较低、汽车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扩展到欧洲、中东等汽车工业发达或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中国一些汽车产业链企业也正在利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东风正向西欧、墨西哥等地蔓延。
但挑战与日俱增。由于各国补贴减少,欧盟电动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今年前8个月,奇瑞、长城、蔚来等中国品牌在欧盟的销量大幅下滑。今年前8个月,一半中国品牌在欧盟的销量不足1000辆。所有中国品牌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合计不足3%。
与此同时,欧盟、美国等发达市场也开始对中国产汽车加征关税,提高了中国汽车出口门槛。
“从出口占比变化来看,2023年欧洲市场占比为39%,今年1-9月下降至32%;北美市场增长主要来自墨西哥,增幅超过5%与2023年相比,出口量减少了50%,但对加拿大的出口量减少了20%。”赵阳表示,目前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都对中国实施高额关税壁垒,极大阻碍了中国车企开拓这两个高端市场。
赵阳认为,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压力,我国汽车产业链应坚持加大电池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充电设施效率;要把守法提升到战略高度,发展新能源汽车。生态建设,尤其涉及用户信息安全、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法规;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注重优化用户体验,通过优质服务赢得市场认可。在赢得市场的同时,还要兼顾国际上国家间、行业间、竞争企业间的利润分配和均衡对待原则。
“我国汽车产业链应在吸收全球法规和标准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行业标准,在合法合规的双重要求下积极有序拓展国际市场;同时,在高性能、在高工艺、高安全芯片、底盘控制等方面,国内汽车产业链与全球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必须通过持续创新和国际合作来解决。”赵阳说。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