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力量,威胁到了一些传统汽车制造强国的市场份额,导致他们采取一些不公平的手段来阻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攻势。
没错,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欧盟计划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从最新消息来看,今天欧盟计划就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进行投票。尽管目前存在不同意见,但德国主要汽车制造商均表示将排除外国竞争并缩小贸易伙伴圈子。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法国对此表示反对。
但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风暴即将来临,加征关税已经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一点在销售端体现得很明显。
据彭博社报道,今年8月,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的电动汽车注册量较去年同期下降48%,为过去18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以2023年在欧洲和澳大利亚销量近38万辆、连续五年成为“中国单一品牌出口冠军”的上汽名爵为例。受欧盟对中国产电动车加征关税的不确定性影响,名爵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同比下滑65%。
众所周知,MG在中国几乎没有存在。去年,它仅售出了6万辆汽车,而其全球销量却超过了84万辆。由此可见,海外市场对于名爵来说有多么重要。
如今,作为重要海外市场的关键组成部分的欧洲市场8月份同比下滑了65%。如果这种势头持续下去,对MG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许大家都很清楚。
俗话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言下之意是,MG并不是唯一的输家。事实上,新的关税措施将影响所有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包括宝马集团和特斯拉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以及出口汽车。
例如,宝马、奔驰和雷诺8月份在欧洲的注册量均下降了50%或更多。
除了我们肉眼可见的关税因素影响外,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深层次影响,那就是欧洲电动汽车需求的更广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加剧了汽车制造商面临的不确定性。
直观上看,德国等欧洲主要市场取消汽车购买激励措施后,今年前8个月欧洲电动汽车注册量同比下降5.5%。
此外,一些欧洲汽车制造商呼吁欧盟重新考虑2025年汽车排放目标等关键气候目标。由于电动汽车销量下降和排放不达标,汽车制造商可能面临数十亿欧元的罚款。
由此来看,国内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受限于国内不断内卷化,不得不去海外寻找市场,即由内向转为外向。尤其是欧洲这样一个价值极高的市场,如果能够被攻克,一定程度上会给自主品牌的崛起带来无限的积极作用。
但正如我们一直说的,实现内滚外滚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们还需要我们的独立车企做好周全的规划。你认为这是真的吗?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