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虽然宝马i3的官方指导价为35.39万-41.39万元,但为了加快新车流通,有经销商直接“骨折”了宝马i3。 17万的宝马i3一度登上了多个平台的热搜,但价格实在是太高了。部分经销商仍对低端裸车收取18万-19万元的价格。
今年7月10日,宝马销售表示:“之前的报价无效”。由于价格战,店面亏损严重。为了更好的运营和提供后续服务,宝马开始减量保价,7月15日之后又会加价一轮。这也引发了订单量的短期增加。一些“观望者”担心以后价格会越来越贵,就立即购买。
但现在,这群用户却成了最大的韭菜。价格战之后,宝马销量大幅下滑。价格战前6月,国内交付量为55,554辆。 8 月份,月交付量骤降至 34,846 辆,足足减少了 20,000 辆。宝马的进口车业务也受到较大影响。 6月进口量为16,073台,8月进口量骤降至5,225台。
反观同样退出价格战的奔驰和奥迪则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害。宝马这家备受瞩目的公司遭遇了巨大的挫折。
9月中旬,宝马i7率先打响价格战。国内多家宝马4S店再次大幅降价,最高降价55.5万元,降价幅度高达38%,指导价94.9万-189.9万元,折扣后裸车价低至663,333元。一万元。不过,在价格战之前,宝马i7一度低至64万元。
对于回归价格战,该负责人表示:“宝马近期并未对建议零售价进行任何调整,授权经销商根据市场情况自主确定零售价,最终成交价格受具体成交情况影响。”也就是说,这是经销商4S店的独立行为,与宝马官方无关。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