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中国机构投资者论坛在深圳举行,探讨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9月25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4中国机构投资者论坛暨中国基金报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深圳举行。本届论坛以“焕发新生,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主题,汇聚了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券商资管、银行及财富管理公司高管、销售机构负责人、与研究机构共同探讨资产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论坛主旨演讲环节,中邮理财总经理彭坤发表了《金融面向百姓》的演讲,结合中邮理财和邮储银行的养老特点,重点介绍了两者主要领域为普惠金融、养老金融。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他表示,做好金融“五大文章”,是党中央为实现“金融强国”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普惠理财、养老金理财发展前景广阔,理财公司潜力巨大,但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建议,要从产品布局、投资策略、风险管理、客户陪伴、专业管理等方面综合发力,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4 中国机构投资者论坛在深圳举行,探讨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插图

普惠理财和养老金理财发展前景广阔

银行理财公司潜力巨大

邮政储蓄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成立的邮政储汇局,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 100多年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前身就提出了“宁愿别人觉得琐碎,我自己也觉得累赘,不求大利,只求稳定”的服务理念。脱胎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中邮理财也在从银行理财的角度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的发展路径。

彭坤表示,从党中央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的部署,到一系列具体实施指导意见的出台,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在国家金融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得到充分彰显。

具体来说,从客户需求来看,居​​民财富意识开始觉醒,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近年来,理财客户呈现出日趋普及的趋势,个人理财投资者数量从2019年的约2220万人跃升至2023年的近1.13亿人,年增长率超过50%。此外,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快速上升,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有待更快完善。

从资产结构看,居民财富增长迁移,养老资金长期流入。目前,我国金融资产占比、金融资产中理财占比与海外发达经济体相比还有很大空间。麦肯锡预测,2030年我国个人金融资产将达到475万亿元,未来金融资产尤其是财富资产的比重将大幅提升。从养老基金来看,麦肯锡预测,2030年我国养老金第二、第三支柱合计占比有望上升至70%。但目前我国第三支柱占比较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彭坤认为,要做好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银行在理财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银行具有高信誉、多层次、广覆盖的基础,也具有很强的客户粘性。特别是大型国有银行营业网点多、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强、数字金融基础好、投资教育活动渠道广泛。他们依靠账户优势基本可以实现老年群体的全覆盖,而依靠网点优势也可以提高老年群体的触达率。

“除了线上渠道,普惠和养老客户群体在线下也需要温暖的连接和陪伴,这就是银行的优势。”他说。

此外,他补充道,银行理财亲民、波动小、稳定,更适合普惠养老的需求。银行理财具有普惠、以人为本、稳健的突出特点,适应养老资金需求,业绩显着,具备开展普惠理财和养老金理财实践的优质先天条件。

数据显示,养老金理财试点以来,已有11家理财公司累计推出试点养老金理财产品51个,管理规模超千亿元;个人养老金理财方面,今年23款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5%。成立以来平均年化回报率为3.23%。

彭坤提到,国家有安排、客户有需求、产业有空间、财务管理有基础、实践有条件。这些为银行理财探索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做好普惠理财、养老金理财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市场需求广阔,但彭坤表示,当前,普惠理财、养老金理财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金融投资者较少,普惠理财渗透率较低,养老金理财规模有待提高。要做好普惠理财和养老融资。退休财务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表示,作为普惠金融的主力军,国有银行理财整体渗透率不高,四大行平均客户渗透率在2%左右。其中,大众理财客户的渗透率远低于高净值客户的渗透率,这说明大量普通民众尚未接触过理财,而实际接触理财的客户数量却少之又少。买理财还是有限的。

此外,养老金理财规模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截至2024年6月,个人养老金账户数量已超过6000万户,理财行业平台个人养老金账户数量仅为50万户,占比0.83%;截至2024年4月,可供选择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共有746个产品,其中理财产品仅有23个,占比3%,明显少于其他三类产品。

他从客群特征角度分析,无论是养老客群还是普惠客群,大多数居民,尤其是县域地区和中老年客户,风险偏好较低,对产品敏感。净值波动和净值违规,让他们难以接受市场。波动。

他认为,普惠理财还存在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养老金理财服务仍需加强。目前,养老金理财最大的问题是老百姓获得感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投资者不知道如何选择养老理财产品。

“去本质、留本质”:银行理财多维度发力

撰写一篇关于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资的重要文章

在具体工作中,彭坤表示,中邮金管将继续在产品布局、投资策略、风险管理、客户陪伴、专业管理等方面全面发力,推动普惠理财和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管理,扎实做好财务管理。 “五篇大文章”。

在产品布局上,我们根据客户群体优化布局。通过有效匹配产品定位和客户群体特征,增强客户的获取感。例如,普惠的目标客户群风险偏好较低,资金分散,理财经验较少。应注重回撤控制,提供灵活的赎回工具和中长期存款替代稳定增值产品。对于以中青年为主的养老金储备客户群体,要充分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加强规模资产配置,利用股权投资进一步打开向上空间。收入弹性。

投资策略上,稳定是基础,向上开花是目标。理财最大的优势就是多资产布局。除了最基本的债券资产外,还可以通过大类型的资产配置、灵活的战略供给和有效的仓位布局,实现传统资产灵活向上的回报,平衡稳定与进步的关系。

风险管理方面,全面监控、有效保驾护航。除了一直被重视的访问控制之外,产品运行过程中的流程管理也尤为重要,需要持续监控和有效跟踪,比如对客户的跟踪、对产品性能的审核、对整个流程的管理,以有效实现定位和总体目标。等待。

其中,普惠理财可采取高频监测业绩基准目标完成情况、严格执行久期分层、资产止损要求、压力测试及净值回撤概率预警等风险绩效监控措施。 ;对于养老金理财,可采取风险绩效监控措施,建立收益平滑基金机制,监控主要资产配置类别的绩效贡献,强化对标同行业同类产品等风险绩效监控措施。

在顾客陪伴方面,母子互动丰富了场景。银行理财可以从两个维度发挥协同效应:一是依托母行强大的客户基础,丰富理财客户伴随财富的场景,提供温暖的客户陪伴。二是产业维度叠加。一方面是养老产业、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等商业模式的叠加,推动养老服务一体化;另一方面是融资端联动,如整合小微客户群体、小微企业、“专、特、新”企业等,助力战略产业成长。

在专业管理方面,要苦练内功,注重专业。 “打铁要自强不息,扎实做好五大文章,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彭坤表示,中邮金管将继续夯实专业核心、创新引领、协同融合、技术支撑、系统支撑和机制驱动六大能力,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产销体系、系统化、平台化投研体系、面向未来的技术和数据体系,苦练内功,提升公司管理水平,以实际行动服务中国风现代化,以优异的发展成果回报国家、社会、客户。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