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安全冗余”是汽车行业非常流行的一个词,一般是指车辆满足C-IASI、C-NCAP等国内外各种安全评价标准,基本覆盖目前市场上所有主流安全标准。除了主被动安全功能外,还提供了附加安全技术,这些技术有的超过了评价机构的最高值,有的则是对极低概率事件的补充。

2024年9月5日,C-IASI发布了2023版新规实施后首批车辆测试结果,其中,理想汽车、长安马自达、领克尔维特均取得了G+/G+/G+/A的最好成绩,这也标志着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了中保研最高安全等级认证,实现车身安全等级最高满贯。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

继L系三款车型之后,理想汽车再次将自主研发的防御性车身结构“堡垒安全车身”应用在MEGA和L6上,笼式车身结构结合大量高强度但轻量化的材料,全车系标配9个安全气囊,包括很多豪华品牌即使额外付费也无法选配的长距离安全气囊,在发生碰撞后可在前排两排座椅之间提供有效的缓冲。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1

以上就是理想汽车整体的安全基础,更详细的配置和创新技术就不一一阐述了。回归正题,这次在苏州测试现场,我们主要体验了DST动态转向控制、越野脱困、ASC智能牵引力控制、P档动态驻车、AEB自动紧急制动、AES自动紧急转向和MAI误加速抑制等七项测试科目。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2

首先说一下印象最深的AES自动应急转向,我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跟随前车行驶,当前车遇到前方障碍物并进行紧急避让时,我驾驶的车辆也提前做出预判,紧跟前车完成避让,并自动开启危险警示灯。此时请注意,因为是非常突发的紧急情况,驾驶员在完成动作后一定要及时接管车辆,判断哪条车道比较安全,避免发生二次危险。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3

接下来是理想引以为傲的AEB自动紧急制动。同样在12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如果前方出现障碍物但驾驶员没有及时减速,车辆就会自动开启AEB并停车。这个过程非常平静,并没有用力过猛而伤到驾乘人员的脊椎或其他部位。而且刹车后,驾驶员与前车保持了数米的距离,让驾驶员在短短几米的距离内就能迅速驶离事故车道。细节控制得非常好。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4

越野脱困模式是在单侧附着力低的30度斜坡上进行,首先要将车停在路边,然后启动上坡。开启越野脱困模式,将油门踏板踩到底,车辆即可起步,约1秒后车身姿态矫正,并借助高附着力负重轮将车辆拉出困境,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接下来测试的是DST动态转向控制,这是一道相对有难度的课目,当车辆行驶在附着力不同的路面上,踩下刹车踏板时,传统的燃油车可能会失去平衡,无法自动转向,但理想的DST系统会让ESP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主动介入,通过牵引力控制来调节两侧车轮,此时即使双手离开方向盘,车辆依然可以保持正的行驶轨迹。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5

将车子调转方向,这一次四个车轮都将行驶在低附着力路面上,模拟纯冰雪路面,车辆采用ASC智能牵引力控制系统,使所有车轮不会打滑,当然,即便有了这个系统,驾驶者也不要太用力踩油门或者紧急刹车。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6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个典型的“安全冗余”功能:P档动态驻车。简单来说,不管是遇到天灾人祸还是运气不好,导致刹车踏板失灵无法踩下,都可以用P档代替刹车。测试时,我将车速加到80公里/小时,然后开始按住P档按钮,车辆开始减速,整个刹车过程非常准确。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操作这个功能最好用中指,其他手指可能会不小心把方向盘转起来,造成其他危险。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7

最后,MAI 误加速抑制也是为了避免极其罕见事件发生的功能,也就是在车辆静止或者 30 公里/小时的低速状态下,如果驾驶员突然踩下地板油门,车辆会判断为驾驶员误操作,然后自动断电让车辆恢复稳定。其实我们经常在一些视频中看到这种略带搞笑的误操作,往往这种难以预料的事故会给他人带来很大的伤害,所以我觉得这个功能还是很有用的。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8

理想汽车安全驾驶学院的经历,让我对汽车安全有了新的认识。安全层面,高概率事件和低概率事件都要给予同等重视。“量”这个词在汽车行业有时是正面的,有时是负面的,但我相信大家都希望看到品牌在安全方面越来越有竞争力。

本文作者: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9

“安全冗余”是汽车行业非常流行的一个词,一般是指车辆满足C-IASI、C-NCAP等国内外各种安全评价标准,基本覆盖目前市场上所有主流安全标准。除了主被动安全功能外,还提供了附加安全技术,这些技术有的超过了评价机构的最高值,有的则是对极低概率事件的补充。

2024年9月5日,C-IASI发布了2023版新规实施后的首批车辆测试结果,其中,理想汽车、长安马自达、领克尔维特均取得了G+/G+/G+/A的最好成绩,这也标志着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了中保研最高安全等级认证,实现车身安全等级最高满贯。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

继L系三款车型之后,理想汽车再次将自主研发的防御性车身结构“堡垒安全车身”应用在MEGA和L6上,笼式车身结构结合大量高强度但轻量化的材料,全车系标配9个安全气囊,包括很多豪华品牌即使额外付费也无法选配的长距离安全气囊,在发生碰撞后可在前排两排座椅之间提供有效的缓冲。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1

以上就是理想汽车整体的安全基础,更详细的配置和创新技术就不一一阐述了。回归正题,这次在苏州测试现场,我们主要体验了DST动态转向控制、越野脱困、ASC智能牵引力控制、P档动态驻车、AEB自动紧急制动、AES自动紧急转向和MAI误加速抑制等七项测试科目。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2

首先说一下印象最深的AES自动应急转向,我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跟随前车行驶,当前车遇到前方障碍物并进行紧急避让时,我驾驶的车辆也提前做出预判,紧跟前车完成避让,并自动开启危险警示灯。此时请注意,因为是非常突发的紧急情况,驾驶员在完成动作后一定要及时接管车辆,判断哪条车道比较安全,避免发生二次危险。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3

接下来是理想引以为傲的AEB自动紧急制动。在同样12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如果前方出现障碍物但驾驶员没有及时减速,车辆就会自动开启AEB并停车。这个过程非常平静,并没有用力过猛而伤到驾乘人员的脊椎或其他部位。而且刹车后,驾驶员与前车保持了数米的距离,让驾驶员在短短几米的距离内就能迅速驶离事故车道。细节控制得非常好。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4

越野脱困模式是在单侧附着力低的30度斜坡上进行,首先要将车停在路边,然后启动上坡。开启越野脱困模式,将油门踏板踩到底,车辆即可起步,约1秒后车身姿态矫正,并借助高附着力负重轮将车辆拉出困境,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接下来测试的是DST动态转向控制,这是一道相对有难度的课目,当车辆在不同附着力路面行驶,踩下刹车踏板时,传统燃油车可能会失去平衡,无法自动转向,但理想的DST系统会让ESP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主动介入,通过牵引力控制来调节两侧车轮,此时即便双手离开方向盘,车辆依然可以保持正的行驶轨迹。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5

将车子调转方向,这一次四个车轮都将行驶在低附着力路面上,模拟纯冰雪路面,车辆采用ASC智能牵引力控制系统,使所有车轮不会打滑,当然,即便有了这个系统,驾驶者也不要太用力踩油门或者紧急刹车。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6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个典型的“安全冗余”功能:P档动态驻车。简单来说,不管是遇到天灾人祸还是运气不好,导致刹车踏板失灵无法踩下,都可以用P档代替刹车。测试时,我将车速加到80公里/小时,然后开始按住P档按钮,车辆开始减速,整个刹车过程非常准确。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操作这个功能最好用中指,其他手指可能会不小心把方向盘转起来,造成其他危险。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7

最后,MAI 误加速抑制也是为了避免极其罕见事件发生的功能,也就是在车辆静止或者 30 公里/小时的低速状态下,如果驾驶员突然踩下地板油门,车辆会判断为驾驶员误操作,然后自动断电让车辆恢复稳定。其实我们经常在一些视频中看到这种略带搞笑的误操作,往往这种难以预料的事故会给他人带来很大的伤害,所以我觉得这个功能还是很有用的。

理想汽车全系通过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认证,实现最高车身安全评级大满贯插图8

理想汽车安全驾驶学院的经历,让我对汽车安全有了新的认识。安全层面,高概率事件和低概率事件都要给予同等重视。“量”这个词在汽车行业有时是正面的,有时是负面的,但我相信大家都希望看到品牌在安全方面越来越有竞争力。

本文作者: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