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惠天介绍,一期将建设“1+10”个低空飞行起降点,以广州塔为核心,在广州11个行政区进行布局,先行开展试验,构建广州低空飞行试验网络。
据IT橙子统计,自2024年初以来,已发生超过35起投融资事件。在此背景下,加速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
分析人士认为,具备提供全链条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能力的规划设计公司有望率先迎来新机遇,例如深圳市城市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SZ)、中国建设银行(.SH)、苏州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SZ)、中交设计股份有限公司(.SH)等。
深圳市城交股份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低空经济相关业务正在有序推进,拟将其打造成深圳的标杆项目。”据了解,在“低空+”方面,深圳市城交股份已开展深圳市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项目系统平台及起降试验场建设,并在深圳市南山区、宝安区、福田区等区及合肥、无锡、江门等城市开展低空起降设施布局规划和工程建设。
低空飞行基础设施除设计阶段外,还包括通用机场、各类起降点等物理基础设施,以及低空飞行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监测、低空飞行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
在物理基础设施方面,中大型低空飞行器对起降停机坪的需求更为迫切。浙江圣翔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圣翔航空”)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中大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对起降(环境)和地面(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降落时受到的影响较大,因此公司主要研发中大型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降停机坪。中和科技(.SZ)也曾公开披露,正在开发智能起降领域。
目前,圣翔航空已研发出适用于多种场景、多种机型的医疗专用停机坪、地面停机坪、移动式停机坪,其中移动式停机坪后部的集装箱可展开为飞机起降平台。
圣翔航空相关人士表示,“我们计划年底前交付约30个移动式停机坪,价格区间在350万至400万元左右。”此外,圣翔航空后续还将推出移动式停机坪2.0版本,其尺寸和性能将更加适应市面上常见的中大型eVTOL等垂直起降飞行器,比如可以接入移动电源,停机坪可以完全脱离车身,成为完全临时的停机坪。
采联社记者从圣翔航空了解到,此类移动停机坪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我们跟一些政府机构沟通过,发现他们对移动停机坪的需求,包括初步意向,都挺大的。因为很多地方并不需要长期使用起降平台,所以对于应急、文旅场景(比如演唱会),这种临时起降产品性价比更高,一次可以满足10-15公里左右的起降需求。”
该人士表示,合肥、苏州以及长三角等低空经济试验区对起降设备的需求和意向更为强烈。
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中核科技、苏交科、来思信息(.SH)、四川九洲(.SZ)等公司已经迈出了步伐。中核科技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低空经济相关业务尚未产生收入,但公司正在推进低空综合服务平台、飞控计算机平台、智能起降场等研发。
财联社记者从作为投资方的苏教克处了解到,“为了抢占先机,专门成立了低空经济相关的业务研究所,并正在积极推进数字空域平台建设,平台融合了包括但不限于5G-A、电网码等相关技术。”
尽管低空基础设施蓬勃发展,但制造商从该领域获得的收入仍然相对较少。
苏州交科相关人士表示,“在低空经济流行之前,公司就已经在这个领域有所布局(无人机巡检、探伤等技术),并逐步确认收入,但收入占比不足1%。随着国家加大对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公司低空经济业务凭借先发优势,未来几年也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
此外,当财联社记者向四川九洲证券部人士询问在低空基础设施领域是否有收入时,对方并未给予肯定回答,只是表示“全国各省市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我们目前正在与各类需求方在技术、应用场景等方面展开合作,提供我们的市场解决方案。”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