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月同业存单发行总额递减,认购率低原因引争议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Wind数据统计显示,近三个月同业存单实际发行量逐步减少,8月实际发行量达20435.2亿元,为今年以来最低值。近期,多家银行公布其已发行同业存单实际认购率较低,发行量不足30%,远低于计划发行量。

市场观察到同业存单出现“飞涨”现象,即认购不足。有人士认为,当前同业存单实际认购率偏低,有四个原因:一是一二级市场同业存单价格出现倒挂,二级市场同业存单收益率高于一级市场,投资者更倾向于在二级市场买入同业存单;二是近期虽然市场利率逐步回升,但同业存单发行速度落后,吸引力有所下降;三是国债市场较为火爆,吸收了市场大量资金投入,影响到其他产品的配置;四是非银机构“缺钱”。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同业存单募资情况良好,但发行利率调整延迟

本周一、周二,全年同业存单一级市场报价相对较好在1.97%附近,而二级全年存单则回落至1.95%附近,由此可见,二级市场存单倒挂导致存单“飞走”并不现实,交易员向钛媒体APP表示,目前大部分全年存单仍可全量查询。

近三月同业存单发行总额递减,认购率低原因引争议插图

图片来自@

近三月同业存单发行总额递减,认购率低原因引争议插图1

图片来自@新浪财经

债券分析师对钛媒体APP表示,现在的同业存单利率其实和2023年初差不多,当时债市处于熊市状态,十年期国债达到3%以上。但现在是牛市时期,同业存单利率为何还能这么高?他认为,主要原因是银行缺钱,虽然本周以来资金面有所放松,但银行端缺钱,导致同业存单利率无法回落。也就是说,大家都缺钱,你开出高利率,别人就不借钱给你了。

此外,他认同市场对同业存单利率调整存在滞后的观点,但他表示,目前这种滞后调整并非坏事,尽管上一波降息的影响似乎已经过去,市场上又出现了更高的利率。他解释称,就像存单和同业存单的区别一样,国债和高息收益国债产品也有所不同,因此不能说部分高息债券产品吸引了投资者。市场资金认为,市场利率上升使得同业存单吸引力下降。

此外,一位债券分析师告诉钛媒体APP,现在更值得关注的并不是同业存单的“飞涨”,而是同业存单利率与同期限短期利率债的偏离度较大,他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银行负债不足,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银行吸存压力大,从刚刚结束的中报季就可以看到,不少银行吸存难,甚至出现缩表现象;第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贷款利率持续下行,消费贷市场甚至出现“1”字头,导致银行出现不少“提前还贷”的现象。这些人首先偿还了之前的高息借款,然后又以低利率向银行借钱,再加上借款人数的增多,从银行借入的钱甚至超过了储蓄和提前还款的数额,这就导致银行流动性下降,所以各类产品的配置都出现了下降,而不单单是同业存单的下降。

他提出,更现实的解决办法是等待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他表示,8月份PMI数据公布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预期再度升温。只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银行“缺钱”的问题就会得到缓解。

非银机构并不“缺钱”,从交易角度看,现在是买入同业存单的好时机

对于市场认为非银机构因市场资金大规模赎回而“缺钱”的观点,证券分析师对钛媒体APP表示,这种市场观点其实是相对的,从目前机构入市情况来看,非银机构入市利率与银行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他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降,居民存款向非银产品的转移使得非银机构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来源;二是由于资产短缺,投资者加杠杆的意愿相对减弱,导致资金面维持宽松;三是今年以来央行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操作为非银机构提供了相对充裕的资金状况;四是非银机构加强了在现金市场的投资和配置,减少了在固定收益市场和权益市场的配置,因此非银机构的资金面较多。

有观点认为,近期流动性状况偏紧,卖出回购的性价比高于同业存单。分析师向钛媒体APP解释了这一市场观点。下周,5000亿中期借贷便利(MLF)将到期,市场或感受到未来流动性将继续收紧,因此选择短期内先借回购,再借同业存单。

一位债券交易员告诉钛媒体APP,从交易角度看,现阶段买入同业存单其实非常“划算”,相比同期限债券,它的利率更高,意味着价格更低,而且短期内不可能加息,意味着同业存单价格被低估,长期来看会回归合理价值。(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李菁颖,编辑:刘扬雪)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