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墨轩、陈锋北京报道
股票上市首日破发或许很常见,可转债上市首日破发却并不常见,2023年至今没有一只可转债在上市首日破发。
9月5日,可转债市场迎来2023年以来首只上市当天破发行价的债券——万开转债,标的股票为万开新材料(全称“万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该可转债价格上市两天已跌近8%,东方证券研究发展部负责人曹媛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万开转债上市后之所以跌破发行价,是因为其缺乏股票特征,债券底部较低,对冲能力较弱。
9月6日收盘后,万开新材回应称,公司27亿元可转债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投资项目“年产120万吨MEG及10万吨电子级DMC新材料项目”(一期)建设,公司对其未来盈利前景及可转债偿付能力有充足信心。
“缺乏股权特征,债务底线薄弱”
9月5日,万开转债以保本价95元开盘,开盘后10分钟内再次下跌至93.67元,之后波动趋缓,最终收跌6.3%,报93.696元;9月6日走势延续,股价下跌,收跌1.77%,报92.034元。
按照至少申购10张面值100元的可转债计算,两天内中签一手的浮亏就是80元。“上市当天就跌发行价的情况,我还是第一次遇到。”不少想从新股中小赚一把的投资者有些迷茫,毕竟上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还是两年前的齐鲁转债。
根据万开新材8月13日发布的可转债发行公告,本次发行的可转债规模为27亿元,期限为6年,经中证资信评估,本期债券信用级别为AA,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联席主承销商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
从发行结果来看,原股东优先配售额约11.1亿元,网上投资者认购额15.4亿元,放弃认购额5038.9万元。最终保荐机构中金公司承销余额5038.9万元,承销金额5038.4张,承销比例为1.87%。
曹媛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万开转债跌破发行价的原因在于其缺乏股权特征,债券底部较弱。一方面,万开转债发行规模明显过大,对标的股票冲击较大,转债价格缺乏股权因素的支撑,万开转债发行规模27亿元,上市当天,标的股票流通市值仅为28.47亿元,转股稀释率达31.4%,创历史新高,成为拖累万开转债上市首日影响债券表现的主要因素。
“我们注意到,8月14日万开转债发布发行公告后,其标的股价就开始快速下跌,目前已跌至个位数水平,明显低于可转债转股价格。”曹媛媛说。
另一方面,上半年万开转债发行人业绩转坏削弱了市场信心,也拖累了可转债的上市表现,上半年万开新材净利润同比下滑87.66%,现金短债比仅为0.54,业绩明显走弱的态势导致万开转债及其标的股票均缺乏上涨动力。
“投资者在决定是否参与新转债发行时,可以对业绩较弱、规模较大的转债保持谨慎,新上市的转债是否会破发发行价,可以从业绩支撑、标的股票走势以及转股稀释率三个方面考虑。”曹媛媛建议。
此前多家机构发布看涨报告
年报显示,万开新材料是全球领先的聚酯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之一,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环保、优质的瓶级PET,控股股东为浙江正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沈志刚。
今年市场热议娃哈哈之际,万开新材曾一度被誉为“娃哈哈概念股”,公司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娃哈哈是公司前五大客户之一,公司向其销售瓶级PET,主要用于生产娃哈哈系列饮料瓶包装。
从近期的市场情绪来看,部分观点预计万开转债将突破发行价,但如果回溯到8月中旬开市申购期,记者发现,机构研报均持看涨态度。
据东吴证券8月15日发布的研报显示,预计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在30%左右,对应上市价格在118.99-132.32元之间,网上中签率预计0.0126%,建议积极申购。
华金证券8月15日在研报中表示,预计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在27%左右,对应价格为120.65元至133.35元。
民生证券8月15日研报称,万开转债规模较大,债券底线保护较高,且平价低于票面价值,参考同行业可转债,经过综合审慎考虑,对万开转债上市首日给予15%的折价溢价,预计上市价格在111元左右,建议积极参与新债申购。
东北证券8月16日研报称,预计万开转债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在20%-25%区间,对应上市首日目标价在115-119元左右。
但现实情况是,9月5日上市首日股价下跌93.696元,转股价格为11.45元,当日正股收盘价为9.95元/股,计算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约7.8%,与研报预估价格存在一定距离。
曹媛媛告诉记者,破发价预期的自我实现,加速了万开转债破发价的进程,由于发行规模较大,投资者中签率较高,破发价预期导致部分持有人在竞价阶段以低于面值的价格买入,并率先抛售,其余并非以赚取新发收益为目的持有可转债的持有人在发现万开转债即将跌破发行价后,也纷纷跟风抛售。
上市当天股价也下跌
这两天,华夏时报记者多次拨打公司信息披露电话进行采访,均无人接听。9月6日收盘后,万开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可转债二级市场价格波动受市场情绪、行业景气度等因素影响,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与可转债上市破发类似,万开新材2022年3月创业板上市时也遭遇破发,净募资约29亿元,超额募资约14亿元,当时发行价为35.68元/股,首日收跌10.85%。
2023年6月,万开新材实施每10股转增5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的配股方案,除权除息后发行价为23.45元/股。6月6日,万开新材股价分别下跌0.5%、3.12%,6日收盘报9.64元/股。上市两年多,目前股价较发行价已“腰斩”。
从公司近几年的业绩来看,2020-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03亿元、4.42亿元、9.57亿元、3.36亿元,变化幅度分别为-44.83%、118.15%、116.54%、-54.28%。也就是说,公司净利润仅在上市前一年和上市当年有所增长。
此外,该公司两年前上市时募资约30亿元,发行27亿元可转债,截至9月6日收盘,公司总市值49.65亿元,流通市值27.44亿元。今年除旭升集团发行的28亿元盛24可转债外,发行规模最大的债券公司为万凯新材,其市值远低于旭升集团。
万凯新材今年上半年净利润4319.14万元,同比下降87.66%,有投资者对公司偿债能力提出质疑:6年时间真能还清27亿元债务吗?
9月6日,万开新材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公司27亿可转债资金主要用于“年产120万吨MEG及10万吨电子级DMC新材料项目(一期)”建设,该项目达产后将基本满足公司重庆子公司对MEG的需求,有利于公司深入实施垂直一体化战略,预计可有效降低PET产品生产成本,有效提升公司盈利水平。项目建设整体进度已进入最后冲刺建设阶段,预计2024年四季度开始试生产,明年一季度达产。
万开新材表示:“公司对未来盈利前景及可转债偿付能力有充足信心。”
帮助投资者理性投资新股
可转债破发发行价后,投资者是留还是走?是捡筹码的时候了吗?东方金城曹媛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若中签的可转债上市后破发发行价,投资者需要考虑的就是可转债的持有策略以及可转债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若可转债价格因市场流动性冲击、市场避险情绪回落而下跌,可转债发行人正股反弹空间充足且经营稳健,投资者仍可持有可转债。若有可转债等待市场回暖,此类可转债适合以配置为主要目的的机构投资者和有耐心长期持有的投资者。
“对于以短线交易为目的的投资者来说,如果可转债标的股票估值明显过高或者短期反弹无望,建议投资者选择及时止损,趁机卖出。”曹媛媛表示。
回顾历史上市后破发发行价的可转债表现,一周内涨跌幅中位数仍为-0.06%,多数在上市后1个月内未能恢复到百元以上,仅有四分之一能在1个月内恢复至面值以上,押注短期价格修复中奖率低,耗时较长,机会成本较高,考虑到目前可转债市场情绪低迷、虚债底问题严重,后续破发可转债修复或需依赖大幅增量政策出台,带动可转债市场回暖趋势。
万开转债破发对整个可转债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曹媛媛看来,万开转债破发有助于投资者在参与可转债发行时更加理性,新上市的可转债表现或将更加分化,但不会对可转债市场造成大规模冲击,削弱新上市可转债的赚钱效应。自2022年12月齐鲁转债上市破发后,已过去一年半多时间,转债价格有所回落,确定性较高的赚钱效应让可转债发行愈发火爆,但随着正股承压、债券底部虚化,投资者情绪逐渐低迷,目前可转债绝对价格水平已跌至历史底部,出现破发发行价的可转债,可以给投资者一个警示,不要再盲目买入新债,让新上市可转债定价回归理性区间。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