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与特斯拉竞争加剧,市值、销量、利润差距逐渐缩小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8月29日披露半年报的比亚迪(.SZ)仅第二季度营收就高达1762亿元,直逼特斯拉(TSLA)的255亿美元(按第二季度美元兑人民币7.21平均汇率计算,为1810亿元)。

比亚迪单季度销量接近100万辆,而特斯拉销量不到45万辆。

不过,比亚迪目前市值(7256亿元)仍只有特斯拉(6840亿美元)的七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比亚迪和特斯拉的毛利率分别为18.69%和18%。二季度归母股东净利润方面,比亚迪为90.62亿元,特斯拉为14.78亿美元,两者差距进一步缩小。

比亚迪加速海外扩张,而特斯拉销量下滑

2024年第二季度在汽车行业价格战更加激烈的背景下,比亚迪销量继续提升,特斯拉营收领先优势不再明显。

据信达证券分析师吴浩测算,比亚迪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61.8亿元,同比增长25.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62亿元,同比增长32.8%;当季销量98.7万辆,同比增长40.2%。但每辆车的收入为13.6万元,同比下降13.2%;每辆车的净利润为0.8万元,同比增长0.83%,进一步体现了规模经济和高度一体化的供应链带来的成本优势。

华龙证券分析师杨洋表示,展望下半年,比亚迪高端车型储备丰富,密集投放有望实现量产,预计2024年下半年单车均价将有所提升。另外海外布局持续加码,产能方面,泰国工厂已于2024年7月投产,巴西、土耳其、匈牙利等地工厂预计也将逐步建立,本地化生产有望推动市占率提升。

7月24日,特斯拉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第二季度营收25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49.27亿美元增长2%;净利润14.9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6.14亿美元下降42.8%;总毛利率18%,同比微降0.2%;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4.78亿美元,同比同样大幅下降45%。

比亚迪与特斯拉竞争加剧,市值、销量、利润差距逐渐缩小插图

特斯拉全球销量为44.4万辆,同比减少2.2万辆,降幅4.8%。

7月24日凌晨的财报电话会议中,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将向欧洲和中国申请监管部门批准实施监督式FSD,预计今年年底前获批。更实惠的车型预计将在2025年上半年交付,但他不愿透露未来汽车的任何细节,因为这可能会影响近期的销量。

此外,特斯拉计划于10月10日发布,此前马斯克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称特斯拉将于8月8日发布。马斯克称,推迟发布该车的原因是他要求对车辆设计进行更改。他认为该车可以全天候使用,可以成为车队的全职成员或兼职贡献者,车主将直接与特斯拉分享收益。

宣嘉资本总经理林嘉懿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比亚迪车型几乎全,特斯拉车型较少,主要有Model 3、Model Y等。大规模的零部件采购让特斯拉能够很好地控制供应链成本;整体来看,比亚迪规模更大,供应链大部分为自供,因此成本控制在逐步向好。如果特斯拉后续的新品不能畅销,估值逻辑将被破坏,汽车股下行逻辑将重现。

净利润逐步收窄

净利润方面,比亚迪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增长32.8%,特斯拉净利润为14.9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6.14亿美元下降42.8%,两者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9月1日,在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比亚迪CTO孙华军谈到了降低成本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学习丰田模式,极致制造,持续改进。“每一个细微的改进,都是我们降低成本的机会。”另一方面,他分享了比亚迪“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创新为本是什么意思?他认为,创新是为降低成本服务的,技术创新的本质就是降低成本。

对于未来经营风险,比亚迪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主营业务所处的行业均为充分竞争行业,在国内外市场均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解决大气污染和能源短缺的最佳方案,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若未来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或调整,可能影响集团所享受的政策支持水平,短期内可能对主营业务的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另外,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钢铁、塑料及其他金属原材料,如锂、铜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集团主营业务的生产成本,从而对集团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比亚迪与特斯拉竞争加剧,市值、销量、利润差距逐渐缩小插图1

特斯拉在财报中提到,尽管竞争激烈且技术投入不断,公司仍然实现了创纪录的总营收,但利润的下滑主要受到AI项目带来的运营费用增加、汽车交付量减少和平均售价下降,以及重组相关费用的影响。

中金证券表示,特斯拉2024年第二季度每辆车营运利润为3300美元/辆车,同比下降43%,环比增长14%,主要因为二季度每辆车固定成本环比下降11%,每辆车变动成本环比增加1%至3.39万美元/辆车;此外,特斯拉二季度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0%和4.2%,环比分别下降1.4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

7月30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报告称,特斯拉启动大规模召回,涉及Model 3、Model S、2021年至2024年的Model X以及2020年至2024年的Model Y,共计185万辆。特斯拉大规模召回的原因是软件可能无法检测到引擎盖已解锁,而解锁的引擎盖可能会完全打开,阻碍驾驶员视线,增加碰撞风险。此次召回将通过远程升级(OTA)完成。

估值差距大

比亚迪最新市盈率(TTM)为22倍,特斯拉为60倍,知名投资者对二者的看法也并不确定。

持有特斯拉大量股份的Ark 董事凯西·伍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斯拉通过推出新业务将实现股价大幅上涨,增值率约为10倍。她认为,特斯拉将从“电动汽车制造商”转型为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的供应商,进而获得巨额利润。

7月22日晚间,港交所披露,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于2024年7月16日出售139.55万股比亚迪股份,出售后仍持有4.94%的H股,持股量为5420万股。如果巴菲特再次减持比亚迪,则无需进一步披露。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代表巴菲特对比亚迪近十年投资的获利了结。巴菲特或许是看好未来全球电动汽车扶持政策,也可能是考虑到比亚迪的估值相对于其他持股来说并不低。

对于两大巨头估值相差较大,芝士基金研究员付文浩认为,两家估值差异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市场的风险偏好相对美股市场较低,另一方面也因为特斯拉在全球化、智能驾驶研发积累等方面的优势更明显。林佳懿认为,目前美国市场还处于资本追涨阶段,国内市场处于相对悲观阶段,跨市场剪刀差依然存在;另外,电动车公司估值普遍过高,渗透率提高之后未来增速也会逐渐放缓,随着价格战愈演愈烈,回报预期确实在下降。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