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证券红博会展底层资产二次流拍,此前遭监管点名批评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出品 | Salt

作者 | 多方面金融工作组

受到监管部门批评不到一周,华林证券“宏博展”底层资产第二次卖出失败,引发广泛关注。

华林证券近日发布公告称,“鸿博展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鸿博展专项计划”)基础资产公开拍卖再次以流拍告终,公开信息显示,上述基础资产第二次拍卖价格为12.18亿元,较第一次拍卖价格13.53亿元下跌1.35亿元。

据公开报道,华林证券作为红博会专项计划管理人,因投资者就专项计划违约责任发生纠纷,被大连银行、民生证券起诉仲裁,索赔金额逾4亿元。

除了标的资产拍卖流拍、仲裁风波,华林证券近日收到西藏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直接指出公司存在四大问题,事实上,华林证券已多次受到监管点名批评,合规风险和业绩压力已不能再被忽视。

合规与风控频频失灵

香港世博会展览工程面临4亿元赔偿

今年以来,华林证券面临较大的合规压力。

8月7日,证监会西藏监管局指出华林证券存在四项违规行为:一是月度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告填写不准确,风险控制指标超标;二是业务数据报送不准确;三是多份情况报告存在不一致情况;四是人员任免和专业资格管理存在明显漏洞。

因此,证监会西藏监管局决定对华林证券采取责令限期改正、加大内部合规检查次数、报送合规检查报告、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等监管措施,并对公司及董事长林莉给予公开谴责。

华林证券红博会展底层资产二次流拍,此前遭监管点名批评插图

监管点名再次指向华林证券业务合规性存在问题,对此,华林证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高度重视上述事项,愿意积极整改,公司未来将持续提升合规性,提升管理和内控水平,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华林证券今年第一次遭遇类似的业务合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相当频繁。

今年5月,华林证券、林莉、朱松、谢英明不仅因上述情况被西藏证监局发出警示函,其上海分公司还因在相应交易权开放前未按要求完成部分新开投资者的回访而被发出警示函,上海证监局因存在上述情形,对其发出了警示函。

2024年1月29日,西藏证监局也指出,华林证券私募资管业务中,部分资管产品投资于最终投资者关联债券,具有通道业务特征;投资标的及交易对手候选池管理不完善等共计7项问题,并采取责令改正、暂停6个月内备案新的私募资管产品(为延续现有产品投资的未到期资产而发行的产品除外,但不得进行新的投资)等监督管理措施。

2024年6月,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华林证券董事长林力、原总经理朱松、董事会秘书谢英明存在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并向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发出监管函。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交所6月份的公告中,除了指出华林证券的业绩预告失准外,还提到,公司业绩预告未考虑“鸿博展信托受益权全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鸿博展专项计划”)的仲裁案风险迹象。

十堰市获悉,华林证券管理的鸿博会展专项计划是国内首只通过上市公司审批的CMBS,该专项计划成立于2017年9月,发行规模9.5亿元。2018年10月8日,某专项计划因服务机构未能按时完成利润分配触发违约条款,随后,华林证券依法取得该专项计划项下基础资产的优先受偿权。

2019年,作为该项目管理人的华林证券还因对特定原始权益人及担保人尽职调查不充分、信息披露不及时、风险监控不及时等多项问题,被黑龙江证监局处罚,并被出具警示函。

因专项计划违约责任纠纷,大连银行、民生证券作为投资者先后对华林证券提起仲裁,涉及赔偿金额逾4亿元,其中大连银行仲裁结果已经公布,华林证券需赔偿原告全部财务损失及相关律师费、仲裁费等约2.3亿元,民生证券案件仍在仲裁中。

标的资产两次拍卖流拍、数亿元赔付压力无疑让华林证券的财务和业绩压力雪上加霜,有业内人士分析,近期的仲裁案件将对华林证券的业绩和管理造成一定冲击,可能影响其经营和财务表现,以及品牌形象和市场美誉度。

财经评论员郭士良指出,华林证券面临仲裁赔偿压力,对其影响不容低估,建议华林证券在合规基础上做好主营业务,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找到更好的盈利曲线,打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多元化收入结构,提高行业竞争水平。

债务飙升,业绩承压

林立这是在对华林证券的未来进行“大赌注”吗?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2年,有“股神”之称的林立就以2900万元的低价收购了江门证券(华林证券的前身),从而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在林立的带领下,华林证券于2019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并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综合类券商。

但发展至今,华林证券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业务合规压力大幅增加,其似乎还向外界传递出业绩承压、监管指标“触及红线”的信号。

同华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华林证券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12.02%;归母净利润5482.72亿元,同比下降12.83%,在直接上市券商中分别排名第41位、第39位。

纵观2023年全年业绩,华林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0.15亿元,同比下降27.38%;归母净利润3168.61万元,同比减少91.18亿元,相关数据在43家直接上市券商中排名垫底。

事实上,2021年至2023年,华林证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同比分别下降40.46%、3.94%、93.18%。

与此同时,华林证券的债务压力逐年增大,各项风险指标似乎开始在“安全线”附近徘徊。

2024年一季度资产负债表显示,华林证券仅一个季度负债就增加了60亿,由2023年末的132.58亿元飙升至191.76亿元,增幅达44.6%,卖出回购金融资产金额由2023年末的2.7亿元大幅增加至2024年一季度的61.04亿元。

2023年年报显示,华林证券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分别为342.97%、35.65%,较2022年上升63.8个百分点、4.87个百分点,但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分别为2.3%、1.6%,较2022年下降11.31个百分点、16.10个百分点。

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主要用来衡量证券公司的流动性,该指标下降意味着公司短期内抗风险能力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西藏监管局8月7日披露的《行政监管办法预公告》中提到,华林证券违反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该条要求证券公司持续满足风险覆盖率不低于100%、资本杠杆率不低于八个百分点、流动性覆盖率不低于100%、净利润资产率不低于100%等风险控制指标标准。

因此,虽然华林证券2023年的风险指标数据依然高于监管红线,但是我们并不清楚华林证券近期或者短期内是否已经跌破监管红线。

此外,由于华林证券2022年1月发行的面值10亿元的两年期公司债券于2024年1月25日到期,本息已全部兑付,应付债券由2023年末的10.64亿元大幅降至2023年末的1100万元。债务结构的这一大幅度变化,体现了公司主动以短期融资替代长期债务的举措。

与负债的咄咄逼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林证券的金融投资资产从33.79亿元飙升至2024年一季度的104.91亿元,增幅超过200%,使其自营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400万元增加到2024年一季度的5600万元,但从更深层次来看也大大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面对这种近乎“赌博式”的投资策略带来的潜在风险,林莉将带领华林证券走向何方?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