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证券红博会展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转型计划处置新进展,两次流拍后如何处置成焦点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8月12日晚间,华林证券发布《涉及仲裁的进展公告》称,“宏博展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相关基础资产于2024年8月8日10时至2024年8月9日10时在“京东资产交易平台”进行第二次拍卖,拍卖结果再次为失败。

两次拍卖均告失败,华林证券将如何处理涉案标的资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针对上述情况,华林证券表示,为切实维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公司作为管理人,将继续秉持勤勉尽责的态度,积极推进债转股等资产处置程序。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在司法拍卖中,无法成交并不意味着相关资产“卡”在当事人手中无法处理,除了拍卖变卖外,还可能通过财产抵债等其他方式处理。

经过两次拍卖失败后,该房产可能会被用来偿还债务。

尽管起拍价降低了逾亿元,但华林证券“鸿博展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转换计划”(简称“鸿博展”)相关基础资产第二次拍卖最终还是流拍。

华林证券红博会展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转型计划处置新进展,两次流拍后如何处置成焦点插图

京东资产交易平台显示,截至8月9日10时,华林证券“红博展”标的资产,即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与红旗街交叉口商业办公区的占地面积.76平方米的商业物业及82730.30平方米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尽管吸引了1340名围观者、55条注意提醒,但因无人报名,资产拍卖最终流拍。

早在今年7月13日至14日,上述标的资产首次拍卖以13.53亿元起拍,最终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拍卖以12.18亿元起拍,结果保持不变。

“宏博展”标的资产两次拍卖失败,未来如何处理成为外界关注的话题。有法律专业人士指出,在司法拍卖中,拍卖失败并不意味着相关资产“砸”在手中,无法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除了拍卖,还有变卖、资产抵债等多种处置方式可供选择。华林证券下一步极有可能召开持有人大会,积极推动进一步资产处置,“资产抵债”很可能是唯一选择。

华林证券还在公告中指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2020年修订)相关规定,拍卖失败的,执行申请人有权向法院申请以物抵债。执行申请人不接受以物抵债的,法院应当解除查封、冻结,并将财产返还被执行人,但可以对该财产采取其他执行措施的除外。债权人最终不接受“以物抵债”,相当于放弃了债权优先受偿的机会。因此,如果债权人仍希望直接追偿损失,资产处置必然会走“以物抵债”的路子。

华林证券有望止损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拍卖事宜还与华林证券近期面临的两起仲裁案件有关。

根据公司此前公告,民生证券、大连银行均为“鸿博展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投资者,因对该专项计划违约责任存在争议,向专项计划管理人华林证券提起仲裁。华林证券作为鸿博展专项计划管理人,此前已启动专项计划底层资产处置程序。

目前,大连银行与华林证券的仲裁结果已经公布,根据仲裁裁决,华林证券需对大连银行约2.28亿元的本金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对此华林证券已计提了2023年的预计负债。同时,仲裁还明确,大连银行在后续清算过程中可获得的涉案专项计划分配的财产,须先从华林证券已赔偿的金额中扣除。

对于华林证券而言,一旦实施“债转股”,公司在取得法院的债转股通知书后即可取得基础资产的实际控制权,意味着资管计划项下有可支配的资产和稳定的租金收入。从财务角度看,华林证券或可通过认定资产来弥补或有负债。

一位会计师指出,华林证券一旦确认该项资产,预计该案项下的资产收益与负债损失将同时确认,将大大减轻公司的财务负担和可能产生的利润损失,并有望消除相关仲裁对华林证券的影响,为公司彻底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同时,此举也能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该事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对于华林证券而言,尽快启动下一步资产处置程序或许是降低影响的关键。有业内人士表示,面对当前的困境,华林证券需要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推进债转股进程,确保投资者利益,弥补公司可能遭受的损失。同时,公司在处理这些仲裁案件时需要保持透明度,及时向市场和公众通报进展情况,维护公司声誉和市场信心。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