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 2025 财年 Q1 财报:电商业务稳步增长,用户体验策略奏效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整体来看,本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巴巴在持续加大对用户体验的投入,电商业务实现规模和市场份额稳步增长;云业务、海外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本地生活业务大幅减亏。

在核心电商板块,淘天集团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高个位数,买家数量及购买频次持续增长,订单量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这意味着,今年618购物节取消沿用多年的预售制、打通淘宝、天猫折扣机制、升级88VIP会员权益等一系列提升用户体验的策略继续发力。淘天集团对“好商品、好价格、好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大,形成了明显的正向循环效应。

淘宝加强对核心群体资产的维护,为88VIP用户提供退换货免运费、积分兑换红包、618大额优惠券等多轮权益升级,88VIP会员数量已由上季度的3500万突破至本季度的4200万。

今年4月,淘宝推出全新AI全平台营销工具“全站推广”,提升商品与用户需求匹配度,提升流量与购买力的转化率。

在愈发激烈的电商大战中,阿里巴巴始终保持着市场份额。据易观国际统计,今年整个618购物节期间,淘宝、天猫交易额同比增长12.0%,超过综合电商平台平均增速;其市场份额占主要电商平台交易额的49.5%,电商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扩大。

云业务方面,收入同比增长6%至265.49亿元,主要受惠于公有云业务的双位数增长以及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采用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产品收入继续录得三位数同比增长,阿里云季度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155%。使用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百联)的付费用户数环比增长超过200%。在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超过三分之二的转播商使用阿里云在全球范围内实时传输奥运直播信号,覆盖数十亿观众。

阿里巴巴国际数字业务集团(AIDC)营收同比增长32%至292.93亿元,主要受跨境业务增长推动,尤其是速卖通业务。最新消息是,今年7月EBITA转正,实现盈利。

菜鸟业务方面,受惠于跨境物流解决方案收入增长,菜鸟营收同比增长16%至268.11亿元。

本地生活服务方面,受益于高德、饿了么订单增长,以及营销服务收入增长,本地生活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2%至人民币162.29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大娱乐业务受惠于演出及活动在线票务平台GMV及收入的增长,收入同比增长4%至55.81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永明表示:“本季度的业绩表明我们的策略正在奏效。我们专注于通过‘好产品、好价格、好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推动桃田集团稳定市场份额,业务重回增长轨道。云计算业务收入实现正增长势头,得益于公有云和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普及。我们将继续投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据了解,淘宝、天猫目前将业务重点放在提升用户购买体验,从而提升用户购买频次,推动GMV增长。在市场份额初步稳定后,从本季度开始,阿里巴巴将开始加快提升利润率和商业化的举措进度。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阿里巴巴透露,除了电商和云业务外,阿里巴巴旗下多个业务都在重新调整业务策略,重点提升商业化能力的优先级。这些业务能力在本季度都有明显提升,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这一趋势仍将延续。预计未来1~2年内大部分业务将​​实现盈亏平衡,并贡献规模盈利能力。

阿里巴巴 2025 财年 Q1 财报:电商业务稳步增长,用户体验策略奏效插图

通过大力发力核心业务,提升多项业务的效率和变现率,并持续加大对用户体验和AI技术的投入,阿里巴巴正在重新找到正增长的方向。

以下为8月15日晚间财报电话会议内容,经过编辑和整理:

关于 GMV 恢复

问:我们注意到桃天集团GMV(交易总额)的增速已经跟上大盘的增速,这其中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A:我觉得是电商最基本的用户体验投入。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淘宝、天猫来说,产品供给非常丰富,服务的消费群体也非常复杂。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好产品、好价格、好服务”是有层次的,是有区别的。我们把消费者分成不同层次的需求,通过消费者需求的分层,我们划分不同的产品供给,区分不同的服务体验,不同的产品供给。我们需要用不同的产品形态或者不同的产品能力去满足不同的消费者。所以总体来说,你可以理解最根本的就是“好产品、好价格、好服务”。

但对于淘宝来说,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人,提供这三个维度不同的体验,而在这三个维度不同的体验背后,我们要通过供应链的优化,不断去优化“好商品、好价格、好服务”。

问:在退货率方面,你们有遇到压力吗?

A:首先,整个中国电商行业的退货率是上升的,所以我们的退货率还是比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要低一些,这是第一点。

第二,我们认为退货体验是消费者体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留住消费者的重要环节。所以当我们看到消费者留存、购买频率、购物体验的反馈的时候,其实随着一些退货体验的改善,是有提升的。相对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健康的表现。我们还特别观察到,在MPS(消息推送服务)净推荐指数上,我们平台特别是中高端用户,今年以来持续提升。这也体现了售后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包括退货的便捷性。

问:我的问题是关于CMR(客户管理收入)和GMV(商品交易总额)之间的差距。本季度GMV的增长率达到了较高的个位数水平,但CMR和GMV之间的差距也处于较高的个位数水平。这是我们未来会看到的最高水平吗?

A:GMV和CMR的差异体现了我们的take rate,我们GMV增长最快的一些业务恰恰是商业化率较低的业务。未来几个季度,我们认为CMR的增速会跟GMV的增速持平,take rate会趋于稳定。我们一直在投资消费者体验,提高购买频次,推动GMV增长。随着市场份额稳定,我们可以加快商业化。后期全站推广的到来,也会加速我们CMR的增长。

关于“全站推广”及未来利润率提升

问:能否介绍一下现在和未来几个季度将会推出的一些新软件和产品,它们会带来什么不同?

答:我认为淘宝和天猫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用户的购买体验,从而提高用户的购买频率,推动GMV的增长。在我们看到初步的市场份额稳定下来后,我们将从本季度开始加快一些旨在提高利润率的项目和商业化措施的进展。

其实主要有几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我们有很多新的产品形态,比如直播、百亿补贴等,这些我们今年重点布局的新产品形态,带来了很高的用户流量和用户复购。但是这些新产品的商业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推动,这也是我们下个季度会逐步推进的。第二点,我们认为另外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广告产品“全站推广”在逐步加速。“全站推广”要跑好,需要三个方面的配合,就是淘宝端所有的流量和用户端的流量渠道要有比较有效的对接。第二点,特别是在广告组端,要有足够的行业覆盖。这个产品可能需要6个月以上的广告算法优化和用户数据优化,所以我们相信全站推广在我们4月份上线之后,6到12个月内就会看到一些明显的效果和进展。

问:管理层说我们目前有亏损业务,预计一到两年内实现盈亏平衡。您能否细分一下,解释一下不同的业务,比如本地生活、AIDC等,这些业务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可以实现盈亏平衡?

A:我们之前讲的是,除了淘宝天猫、云、AIDC等核心业务,其他一些业务目前还在亏损,接下来会大力提升效率,大力推进商业化,减少亏损,预计一两年左右就能实现盈亏平衡,盈亏平衡之后才能逐渐给集团带来规模化的利润贡献。

如何实现呢?第一,这些业务需要进一步提高投入和运营效率。规模和效率之间的平衡非常重要。第二,你需要更加注重商业化率。就是在投入资金的同时,提高效率和商业化率。这样你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从而产生利润。

我刚才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本地生活,一个是。对于本地生活来说,要增加规模,增加订单量,提高UE(用户体验)。饿了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现在要逐步提高它的UE。高德地图里的打车也要提高它的UE。当规模和效率都提高的时候,我相信这些公司和商家可以明显减少亏损,走向正盈利。

关于阿里巴巴国际商务集团

Q:您怎么看待现在海外的竞争环境和变化?我们在商家端和消费者端有什么优势,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市场地位?我们注意到我们在7月份开始盈利,那么AIDC(阿里巴巴国际数字事业群)在这个时候也会开始盈利吗?

A:首先我觉得阿里巴巴的海外业务是包含多个业务板块的,我们可能跟很多其他公司的单一业务模式有一些不同,我们在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品牌,也有很多本地的团队在运营这些平台。

另外我们也希望尽快整合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供应,特别是来自中国的供应,包括来自淘宝的供应,以及1688等平台的供应。

我觉得我们在很多市场还是有非常好的消费者、品牌、非常广泛的市场认可度的。我们现在主要在做的是商业模式的升级转型。比如说二线的创业公司过去可能效率比较低,商业模式比较弱,我们也在转型这个商业模式。

刚才你提到盈利,我们在7月份首次实现了盈利,我们会根据市场情况不断调整,希望在保持这个市场份额的同时,不断优化盈利能力。速卖通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它的商业模式在转型和投入中,我们也在不断优化。

关于云业务和AI投资

Q:当前的市场状况对于云业务会产生什么影响?

A:我们其实看到大部分企业,特别是我们的云客户,今年对于新的AI需求的预算比去年都扩大了。因为对于大部分数字化的企业来说,这个需求是必须要投入的。各个行业都在利用AI来提升自己的产品能力或者产品效率。我们看到对数字化依赖度非常高的行业和企业,整体上不会减少对这个领域的投入。所以我们看到这个领域的需求还是非常明显的,并没有出现下降的趋势。这是一个非常新的行业趋势。

问:看到人工智能的资本支出增长了一倍多,这是本财年剩余时间的合理收入运行率吗,还是必须这样?人工智能什么时候会开始带来真正的投资回报,或者我们在哪些领域已经开始看到这种萌芽?

答:未来几个季度,我们会继续按照目前的速度投入AI项目,因为我们看到客户需求强劲,客户对我们的AI产品在训练、推理、API调用等方面的需求,比如统一钱文等,都在快速增长。

我们的服务器只要投放到市场上,基本上都会被客户满负荷使用。所以实际上我们在最近几个季度看到了这些开发商非常可观的投资回报。现在基本上大部分算力在我们投放到市场上之后都会产生收入,基本上满负荷使用就会开始产生收入。

我们大幅增加了投资,因为我们清楚地看到市场对这方面有非常强劲且被压抑的需求,所以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继续投资。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