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开启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以购代建模式引发关注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通知称,为积极构建“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双方自愿的原则,深圳市安居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拟购买商品房转为保障性住房,目前,深圳市正在开展商品房转为保障性住房项目征集工作。

这是第二个一线城市启动“以购代建”模式。5月30日,广州增城市政府宣布,将公开征集广州(新塘)至汕尾铁路项目(新塘段)符合条件的商品房安置房源申请,即向社会征集符合条件的住宅房源(房地产公司),再按相关程序遴选安置房源。

业内人士认为,深圳收购存量房的标准与其他城市类似,概括起来就是建筑完整、地段优越、户型符合保障性住房要求、配套齐全、房产证齐全。这意味着,一线城市已开启“以购代建”模式,预计北京、上海也将效仿。

65平米以下,优先考虑整栋楼或单元未售出的项目

通知指出,征集范围包括深圳市范围内(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商品房、公寓、宿舍等,优先考虑未售出整栋或整套、可结业管理的楼盘(房源)。

房源条件包括位置适宜、交通便利、配套比较齐全,紧邻区域发展核心区,具备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户型适宜,原则上项目(房源)主力户型应符合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户型及面积要求(65平米以下);生活便捷,周边交通便捷,紧邻地铁出入口及公交站,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等宜居条件比较完善;手续齐全,拟收购项目须四证齐全,确保项目合法合规,满足金融机构贷款要求。

征集期限为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10月31日。

深圳开启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以购代建模式引发关注插图

官方囤货的原因是深圳新房市场库存压力大、销售周期长,以及成交活跃度低于预期。

深圳房地产信息平台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深圳一手住宅待售套数为48974套。乐优家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市新房库存面积516万平方米,销售周期为24.8个月。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响应国家关于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存量的政策,这是自上而下落实的体现。

不过,他也指出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首先,符合政府收购标准的保障房可能不够,新建房大多为大户型,小户型比较分散,不在一个楼盘内;其次,政府提出的收购价格偏低,可能影响开发商的销售意愿。

李宇嘉提到,收购价格是一个关键问题,可能低于同区域商品房价格的50%,这样的价格对于资金链紧张、交楼压力大的开发商来说,或许有吸引力。但同时,只有符合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定,且在面积、配套、位置等方面具有优势的项目,才能以较低的价格被收购。

北京和上海预计将效仿

深圳开启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以购代建模式引发关注插图1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深圳已开启“以买代建”模式,而广州此前的做法有些特殊,因为是在具体项目下“以买代建”,但深圳是全市推行,示范效应更强,信号意义更大。深圳的行动也意味着一线城市开启“以买代建”模式,预计北京、上海也将效仿。

严跃进认为,一线城市开展此类工作有较大优势,因为保障房市场吸纳能力强,另外一线城市资金条件也不错,如果未来积极争取3000亿元“以购代建”资金,此类收购步伐会加快。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人们之所以非常关注国家队限购政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能够直接改变目前市场的供需结构。当前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库存问题,如果想要去库存,要么靠个人购房,要么靠机构购房。

“现在推动个人购房的政策出台很多,但总体效果并不完全乐观。”张大伟强调,政府推动直接收购现有住房作为保障性住房,这个政策本身可以说很好地解决了目前的一些市场问题。

“但这个政策最大的难点其实是资金来源,这决定了影响会有多大。”张大伟分析称,从深圳的收购条件来看,主力户型要求在65平米以下,这在深圳可能比较难匹配,所以这个政策实际影响应该不会很大。

李宇嘉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由于符合条件的项目较少,开发商出售意愿不强,该政策对房价影响有限。他还强调,收购政策实施的前提是保证资金平衡,以保证政策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每日经济新闻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