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报告预测,到2025年,国内市场搭载NOA的汽车保有量有望突破400万辆,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目前比亚迪、文杰、小鹏、小米、智己等汽车品牌均宣布将于今年年底实现“全国覆盖城市NOA”。
作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各国竞争的重点,“智能车”与“智能路”或将共同演绎未来智慧交通的主旋律。
7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以下简称“五部门”)印发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经自愿申报、组织评估,确定20个城市(联合体)作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车路云一体化’就是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把人、车、路、云的物理层、信息层、应用层融合在一起,实现基于系统协同感知、决策、控制的交通体系。”也就是说,在这个系统的支持下,汽车将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连接路边设备、与云端服务器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节点。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在“车路云一体化”领域不断加大投入,此次应用试点名单的公布无疑将助力智能驾驶加速由“小范围测试验证”迈向“大规模实施”阶段,加速高级别智能驾驶的普及和商业化落地,进一步编织出中国特色的密集智能交通网络。
打造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中国方案”
从今年1月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研究确定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到7月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启动,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不到半年时间,五部门联合成立专门工作组,组织编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应用评估管理办法》,并依托试点开展试点评审工作。
“如此快速、高效的工作,不仅体现了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朝着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徐宏分析道。
记者注意到,此次《通知》中的试点城市不仅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还包括杭州、武汉、合肥、成都、济南等省会城市,以及十堰、鄂尔多斯等地级市,实现了不同区域、不同层级城市的全覆盖。
其中,上海在东海大桥与洋山深水港间建成智慧物流环线,实现智能重卡“无人驾驶”跨海集疏运示范运行;长沙开通了全国首条开放式L3级自动驾驶公交车示范线,完成2000余辆公交车智能网联改造;十堰围绕中国商用车之都定位,重点推进智慧物流、智慧环卫、无人配送、智慧公交、智慧停车等。鄂尔多斯还支持自动驾驶卡车以编队行驶模式开展“无人落后”示范应用,重点在干线物流、点对点短途货运、园区内货物中转运输等场景。
据悉,这些入选城市将依托相关测试示范区,不断提升路、云和基础设施水平,形成“车路云一体化”落地实施的经验案例,为全国推广“车路云一体化”积累实践经验和相关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网联汽车在“车路云一体化”的应用也在稳步推进,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统计显示,截至目前,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累计开放测试道路超过3.2万公里,发放测试牌照超过7700张,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部署智能路侧单元超过8700个,并在多地开展云控基础平台建设。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迭代和辅助驾驶的规模化应用,‘车路云一体化’正处于向规模化应用过渡的关键阶段。”徐宏坦言,为了让“智能汽车跑在智能路上”,多地政府已启动相关项目招标。
今年5月,北京发布近百亿元“车路云一体化”新基建项目计划;6月,武汉“车路云一体化”重大示范项目获市发改委核准,注册资金170亿元;6月,鄂尔多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总投资约1.05亿元……
永兴证券报告指出,随着全国“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逐步展开,预计未来相关项目将在多个城市落地,相比北京、武汉等城市的项目规模,“车路云一体化”整体市场发展前景颇为可观。
“在国家规划的支持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发展,‘车路云一体化’可以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更全面的交通信息,加速产业规模化落地。”大学教授李克强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自动驾驶发展的新阶段,‘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在系统定义、关键技术、产业生态等方面都具备‘中国方案’的特点。”
但需要看到,目前各地“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构建完整的体系架构,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难以支撑自动驾驶技术和网联功能的规模化应用。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指出,“车路云一体化”大规模建设运营需要跨行业、跨领域的多方参与,要努力追求符合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找到一条互利共赢的道路,从而探索形成适合的、清晰的商业模式,推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车路云一体化’体系的商业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公共交通系统、智慧环卫系统、无人配送系统、网联智能驾驶乘用车、无人驾驶出租车等。”李克强总理建议,各部门、地方政府要结合各示范城市特点、需求和利益相关方关切,以获得获得感为主要目标,在各地有针对性地建设应用价值明显的应用试点,明确分阶段的商业模式,最终形成良性的商业闭环。”
单车智能化是基础,“车路云一体化”是必然
近年来,汽车行业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产业界齐心协力,推进战略规划、行业管理等工作,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取得积极发展成效。
但在加速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应用、智能网联汽车接入道路试点过程中,业界围绕单车智能化和“车路云一体化”两条技术路线产生了较大争议:一部分人认为,目前智能道路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每辆车的智能化至关重要;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智能道路一旦建成,其风险和不确定性远低于智能汽车。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俊看来,单车智能化与“车路云一体化”并不是两条独立的技术路线,而是相互促进的作用。“在‘车路云一体化’基础上,‘车路云’才能为汽车赋能。”李俊告诉记者。
李克强还认为,单车智能化与“车路云一体化”并不矛盾,属于同一技术的不同发展过程。“目前,‘车路云一体化’研发和示范还处于早期阶段,很多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先从单车智能化入手,积累经验、积累有效数据。”李克强说。
作为单车智能化的主要体现,从去年开始,各大车企纷纷进入“城市NOA智能驾驶竞赛”,并进行技术投入和场地测试。
众所周知,Urban NOA通常被业界译为“领航辅助驾驶”或“高阶智能驾驶”,不同公司叫法略有不同,但本质区别不大。其中小鹏的智能辅助系统叫XNGP,理想智行的叫NOA,蔚来的全域导航辅助叫NOP+,长城汽车的叫NOH……
《智能汽车与城市NOA市场研究报告(2024)》预计,至2025年,国内市场搭载NOA的汽车保有量将超过400万辆,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经过打磨,城市NOA或将在2026年迎来量产增长的拐点,至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7%。
在此背景下,各大车企的城市NOA竞争,也逐渐从开放城市的竞争,演变为在全国范围内开放NOA的军备竞赛。以“NOA”覆盖全国城市的汽车品牌,有文捷、小鹏、比亚迪、小米、智己等。
可以说,城市NOA将是今年乃至未来几年智能驾驶行业的战场。除了上述车企,依靠安装在车顶的激光雷达、多摄像头、高精度地图等传感器,能够在城市“毛细血管”提供柔性出行服务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也采用了“单车智能”模式。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百度宣布萝卜跑即将实现“单城盈利”的目标,这也给汽车行业带来了“L4自动驾驶能盈利”的希望,标志着自动驾驶行业或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虽然基于单车智能的辅助驾驶功能已经量产,但面对高级别智能驾驶的复杂场景,单车智能的技术发展路线仍然无法解决对不确定事物的感知、判断等问题。因此,下一步需要发展的新场景应该是汽车领域的网联协同智能。”李克强说,“单车智能化是‘车路云一体化’的基础,‘车路云一体化’是单车智能化的升级。只有把单车智能化了,才能最终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的目标。”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