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乘坐空中出租车通勤观光、用无人机进行农林植保、高空灭火、电力巡检……在广州,“低空经济”正让生产生活更加立体化,当地相关创新企业也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在今年全国人大上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广州如何成为“低空经济”?你是“天空城市”的领跑者吗?南方财经推出《低空对话》系列报道,与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从业者进行深度探讨,剖析低空经济的机遇与挑战,敬请关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梦萱广州报道
想象一下,当你陷入交通堵塞时,你乘坐的汽车突然张开翅膀,从车流中轻盈升起,摆脱了交通堵塞。这个曾经被视为科幻的情节,如今正逐渐成为现实。
2023年,小鹏回天自主研发的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将在1024小鹏汽车技术日上亮相。近日,在广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小鹏回天宣布签署《小鹏回天飞行汽车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建设飞行汽车研发、智能制造及销售中心,开展飞行汽车测试、生产、销售、营地运营等。
其中,智能制造中心是全球首个采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规模化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将首先用于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飞行本体。
据小鹏回天创始人兼总裁赵德力介绍,这艘“陆地航母”将在今年珠海航展上首飞,并在今年11月的广州车展上开启全球预订,明年年底前实现小批量交付,2026年实现大规模交付。
这也意味着普通人驾驶飞行汽车的时代即将到来。此前,小鹏惠天旅航哲X2已经飞过广州塔、深圳人才公园广场,甚至飞过飞行圣地迪拜Sky Dive Dubai。“载人飞机面对的是万亿级的市场,我相信最终所有的汽车都会飞。”在赵德利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发展低空经济最好的土壤。未来5到8年,随着政府不断完善低空经济的起降点、空域等基础设施,交通体系将从现在的二维升级为三维。新一代“陆地航母”的实施,也将成为培育中国航空文化的重要途径。
面向C端市场的飞行汽车
南方财经:从最早的飞行摩托车,到eVTOL,再到即将问世的“陆地航母”,小鹏回天的飞行汽车是如何一步步进化的?
赵德利:小鹏回天的定位是未来低空出行的探索者,在 2020 年获得小鹏汽车和何小鹏的投资之前,我们都是以技术研发为中心,但到了产品研发阶段,就得考虑产品背后的目标受众和市场规模了。
我们发现现阶段如果还以B2B场景为主,市场规模可能还不是很大。所以针对B2B场景,小鹏惠天的分体式飞行汽车将汽车和飞行体叠加在一起,对成本、品质、商业模式的要求变得更加具体。从外观上看,它首先是一辆汽车,而这辆车的后备箱里有一个小飞机,可以让用户飞行,可以公路通勤,也可以越野。不仅可以满足日常地面出行需求,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出行体验。
比如我们今天从广州出发,开车到了湖南长沙,那里有一个飞行营地,我们可以在那里飞行,从空中欣赏风景。当车开到张家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在张家界飞行,欣赏美丽的风景。飞行营地大概有三四百个,都是跟景区挂钩的,营地里除了固定翼直升机、动力滑翔伞、滑翔伞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飞行交通工具。当我们的飞行汽车车主开车到那里的时候,可以在那里,在他们的营地里飞行,营地里有空域、起降点,还有基本的能源补给、餐饮住宿等设施。因为它的飞行空域在野外,首先就解决了城市上空飞行难度大的问题。我们的商业模式也决定了我们需要投入几千人的研发团队,我们到现在为止所有的融资都用在了研发上,还没有开始拓展市场。 如果我们只制造一架纯电动飞机,可能需要四五百人。已经完成了。
南方财经:低空经济中的无人机与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共享大部分产业链环节,依托传统汽车产业链发展飞行汽车是否会事半功倍?小鹏飞天分体飞行汽车加上现代航空智能汽车两大先进制造业如何攻克难关?
赵德利:首先我觉得利用现在的汽车供应链、研发体系和资金去研发飞行汽车当然比传统的创业模式要好很多,因为汽车产业规模大,有完整的供应链,在这个基础上去打造飞行汽车,才是最优解。
但飞行汽车的核心部件包括动力、飞控等,都需要完全从零开始自主研发,才能适用于产品,不能只用汽车电机或者eVTOL电机,比如汽车的电池不需要考虑放电率,而飞行汽车的电池就需要考虑,我们的陆地车是增程式续航,飞行汽车用的是快充技术,另外汽车的电驱动不需要过多考虑重量,但飞行汽车的机体部分需要极度轻量化,并且要满足大功率、高速度的要求,产品研发的逻辑不一样,核心部件适配的场景也不一样,买一个国外的飞控可能要几十万元,要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就必须自己研发,否则成本下不去,数量上不去。
同时,从技术难度上来说,汽车需要满足道路交通法规,而飞行需要满足航空标准,还要考虑材料的轻量化,这两者是矛盾的,既要控制重量,又要控制成本,安全性和续航能力都提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现阶段我们是“陆空脱钩”,但最终目的是“陆空耦合”,所以我们推出了分体式飞行汽车,让陆地体符合车规,飞行体符合航空标准,可以自动分离和组合。以往飞机要停在通用航空机场,陆地航空母舰可以将飞机停放在车辆上,存放在车库里。飞机还可以自动上下车,不需要单独运输。还可以在车辆里充电,让用户出去玩,飞起来。使用设备时,可以同时解决存放、移动、能量补充三大问题。
南方财经:除了刚才提到的飞行营地之外,飞行汽车将在哪些领域率先起飞?
赵德利: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未来我们会在应急救援、消防等领域推出应用,让“陆地航母”开到现场,放出飞机进行救援。这是社会影响很广的事情。很多自然灾害发生,我觉得飞机在应急救援方面有很广泛的用途。
第二是通过野外飞行培育用户市场,让中国的航空文化先发展起来。中国的航空文化还远远落后于美国,至少让用户简单飞一飞,感受一下低空旅行的魅力。普通人乘坐直升机的门槛并不低,学会驾驶直升机、固定翼飞机都需要很长时间,而学会驾驶飞行汽车只需要几个小时,学会之后普通人也能自己操控飞行,这才是最让人兴奋的。驾驶自己的飞机和被当成“货物”运来运去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南方财经:普通人买这款车除了要有驾驶证外,还需要考取飞行员执照吗?
赵德利:飞行汽车首先是汽车,陆地车需要C级驾照,飞行汽车轻型运动驾驶证就可以了,很简单。但是我们的飞行汽车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所以不需要人工操作,设定好路线后就可以一键起飞降落,自动巡航。未来考驾照会比现在考直升机或者飞机驾照容易得多。
预计量产规模将超过3万台
南方财经:近日,小鹏惠天宣布将在广州开发区设立全球首个采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请问目前“陆地航母”的研发和量产进展如何?从研发到量产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赵德利:汽车制造需要多个阀点。“陆航母”项目即将进入生产制造体系的“关键一跃”,下一步就是开始验证测试。今年小鹏回天会有几十辆汽车出来测试。11月样车出来后,我们会在珠海航展首飞,然后在广州车展开发布会、开启预定。明年年底开始小规模交付,2026年大规模交付。
因为量产需要考虑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一致性、降本增效等问题,量产比研发需要更多的投入,在运营阶段还要考虑安全性问题。量产前期我们会进行大规模测试,先造几百辆飞行汽车进行各种平行测试、可靠性疲劳、耐久性测试,确保产品的高安全性和高质量。工厂建设计划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我相信它的产能规划足以满足我们的交付需求,因为我们的场地足够大,每年规划两三万台的产能是完全有可能的。
南方财经:分体飞行汽车预计2026年量产交付,如果现在开始建厂,是否会错过交付时间?
赵德利:以汽车厂为例,从建设到生产、第一辆汽车下线,一般需要12个月的时间,时间是绰绰有余的。
南方财经:飞行汽车一旦进入量产阶段,可能开拓哪些行业?
赵德利:首先是碳纤维的供应链。过去碳纤维主要用在航空领域,价格昂贵。我们的陆基航母用碳纤维很多,销量可能超过几万根,整体对碳纤维的需求比飞机还要大。另外,原有的汽车供应链也会扩大,毕竟我们很大一部分产品是汽车。
从运营方面来说,未来飞行营地的数量可能会增加。以前飞行营地可能不赚钱,但现在有了我们的飞行器,飞行营地就能赚钱了。其实中国早就喊过“低空开放”的口号,之后很多地方都建了航空小镇、飞行营地,但营地里飞行的飞机数量少,也不赚钱。希望陆地航母出来之后,我们的有车一族遍布全国,带动整个飞行营地。中国的航空文化也像汽车文化一样向前发展。
未来汽车肯定能飞
南方财经:您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低空经济有哪些优势?
赵德利: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比较密集,依托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我们60%到70%的零部件都可以在珠三角找到。另外,大湾区各地出台了各种政策,各地政府领导对低空作业的理解非常深入。我们跟他们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们比我们更了解低空经济,大力推广应用场景,建设起降点,开放空域开展试点。
今年4月,小鹏慧天与番禺区政府签署协议,共同把广州大学城打造成为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在这之前,我们做飞行测试非常不容易,特别是想做一些场景。这次合作之后,我们会在大学城建设4个起降点,第一个起降点已经建好了,就在我们公司旁边,有充电站。凡是有条件的地方,等大学城的四个起降点建好之后,我们就可以开着飞行汽车环岛飞行了。
南方财经:对飞机来说,起降点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您提到最理想的情况是每隔3-5分钟就有一个起降点,但如果要大规模部署,现在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赵德利:起降点的建设需要政府推动,我觉得大规模部署只是时间问题。因为我们现在还在发展飞机的阶段,现在没必要建那么多起降点,随着需求的增加会越来越多。所以政府应该建设一些合适的起降点,让无人机飞起来。等到需求真的上来的时候,我相信起降点就会准备好。在基础设施方面,除了起降点,更重要的是300米以下低空空域的开放。我觉得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过渡,可能还要5到8年。
南方财经:目前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您觉得我们还要多久才能实现真正的空中旅行?
赵德利:我们看到过去10年,中国的低空经济其实发展的挺好的。每个公司专注于不同的场景,大疆主要做航拍、测绘、巡检、货运;极飞专注于农业植保,亿航、广汽、小鹏慧天都在做载人飞行汽车eVTOL。各个公司包罗万象,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生活中的这些场景。无人机送货、航拍已经很常见了,载人飞行也越来越普及,汽车已经飞上天空,亿航把整个行业政策往前推了关键一步,现在的产品在一些短途出行上能发挥作用,广汽的分体式飞行汽车可以解决一些交通问题,未来,电动化的科技赋能,可以将交通从二维提升到三维,通过飞行汽车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
过去是堵车,但未来汽车可能长出翅膀。我相信最终的目标是所有的汽车都会飞,大家自己做出产品,然后交付,为中国的低空经济做贡献,是一件好事。我经常跟一些朋友聊天,讲到汽车发展到今天,从燃油时代到新能源时代,一开始汽车充满电只能跑100公里,现在可以跑1000公里,以前充电要一整晚,现在只要10分钟,跑500公里以后,自动驾驶越来越好了。自动驾驶这场仗打完以后,汽车会往哪里发展?我觉得很有可能长出翅膀,交通会从二维上升到三维,所以想象空间是极其巨大的。
过去,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可能只有几百亿(人民币,下同),工业级无人机已经达到几千亿的规模。而载人飞机作为交通工具,面临的是万亿级的市场。载人飞机的应用也将在2026年开始,逐渐从一些体验型的娱乐飞行转向交通领域。
南方财经:2022年10月,领航者X2在迪拜完成首次海外公共飞行,未来在海外方面有哪些规划?
赵德利:短期内我们会以产品研发为主,把模式在中国做起来。小鹏慧天是一个全球化发展公司,未来我们会有相应的海外计划。如果要出海,只要取得双边适航认证就可以了,我们会优先考虑跟我们有双边适航协议的国家,中东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地方,因为那里对新事物的包容性很强,像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还有东南亚国家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