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机会丰富
在10日举行的2024中国互联网大会低空经济安全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项锦武表示,低空经济是以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载体,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以空域为基础,以无人机产业为主导,无人化、电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其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论坛现场。中新社记者 吴涛 摄
如今,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正在逐步成熟。中国电信无人驾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单海峰表示,在物流运输方面,低空运输大大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在交通管理方面,5G无人机例行巡检弥补了传统地面监控设备的盲区,可以实时监测一些道路基础设施的状态、车辆异常事件等。
项金武表示,现在低空经济非常活跃,典型的“无人机+”应用场景非常丰富。总体来说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作业,二是公共服务,三是航空消费。“生产作业应用已经深度拓展,就像现在农林植保应用越来越广泛,公共服务应用日趋成熟,消费应用也在加速探索。”
由点及面,低空经济在一些地区发展到相当规模,并带动了产业链发展。江苏省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金小虎在论坛上表示,目前苏州低空经济产业链聚集企业近350家,涵盖生产制造、技术研发、软件开发、商业应用等各个环节。“以低空制造为例,苏州在碳纤维、锂电池、航空发动机、无人机整机等各个领域都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苏州无人机流量将近1万小时,位居全省第一。”
如何安全发展
低空经济发展前景总体看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中国互联网协会副会长黄澄清在论坛上表示,必须正视安全问题,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石,没有安全就没有可持续发展。
项金武特别指出,无人机系统当前面临技术融合、飞行安全、行业监管、多领域协同等挑战,飞行平台的可靠性、稳定性、智能化水平决定了其发展质量。
“就拿通讯导航来说,我们需要低时延、高精度定位,还要实现集群飞行。集群飞行需要通讯系统能够承受大容量并发,否则,特别是飞行汽车,飞到某个地方就突然卡住了,没有信号,那不是很可怕吗?”项金武说。
北京国际机场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建指出,低空经济目前面临关键领域创新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传感器等方面。另外,安全风险也在逐渐增大,现在估计每天有上万架次无人机飞行没有申报。还有一些低空经济标准亟待完善,比如低空航线。未来低空交通规则谁来制定、怎么管理?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军认为,解决低空经济的安全发展问题,在加强立法监管的同时,还要运用立法技术进行监测和应对,确保无人机有序合规使用。
李俊认为,应先做好低空通信网、低空感知网、低空计算网三大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应建设包括硬件设备、管理平台、服务队伍等在内的无人机探测与对抗体系,对进入保护区域的无人机进行全方位监控,做到实时预警、精准对抗,并通过白名单机制,确保被举报的无人机能够正常运行。(完)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