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股首个交易日新政落地:分红手续费减半、跨境投资放宽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如今,多项资本市场相关新政策相继落地。股息红利方面,沪深市场A股股息红利手续费减半。同时,如果现金分红不符合标准,则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措施。

跨境投资方面,《互认基金新规》今日也正式生效,互认基金在香港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

此外,昨日,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和中国证监会(以下简称“证监会”)的消息显示,前期,证监会证监会和央行开展证券基金公司互换便利首次操作,操作金额5001亿,目前首批操作已落地,实际投放率超过90%。银行近期将针对证券、基金、保险公司推出第二期掉期操作,掉期期限为一年。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第二次操作量预计不低于500亿元。

A股股息支付手续费减半

12月17日,中证结算发布公告称,为加大对上市公司的分红激励,促进提高投资者回报,中证结算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对沪深市场A股实行分红手续费费用减半的优惠措施是,按派发现金总额的0.5‰收取分红手续费,超过150万元的部分免收手续费。

2025年A股首个交易日新政落地:分红手续费减半、跨境投资放宽插图

同时,新“国九规定”实施,加强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监管。 2024年4月30日,沪深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9项配套业务规则,引入不符合标准的现金分红。 “其他风险警示”(ST)措施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主板方面,对符合分红基本条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年均净利润30%且累计分红金额的公司实行ST不足5000万元。对于创业板和科创板,考虑到不同板块的特点和公司之间的差异,分红金额的绝对值将调整为3000万元。同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15%以上或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免于执行ST。回购及注销金额纳入现金分红金额计算。

2024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报意识逐渐增强。 Wind统计显示,截至目前,A股公司公布的2024年分红总额已达近7000万元(不含2023年利润分配方案)。

分析人士认为,在加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的新“九国规定”下,原本有能力和意愿支付股息但实际股息率较低的公司可能会加速股息率上涨,为公司贡献超额回报。投资者。

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不仅向投资者发出积极信号,也展现了公司良好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中航证券表示,新股利及退市规则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将成为首份适用的年报。近期支持政策的落实,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加大分红力度。在当前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预计短期市场风格或将继续向红利、政策引导下的市场风格倾斜。

兴业证券认为,在政策支持下,分红股或将迎来长期估值重塑,A股及港股市场或将迎来分红时代。

长城证券研究指出,随着全A股分红稳定性、分红率、分红比例的提升,全A类资产对长期资金的吸引力将逐步提升。未来分红预案的发布,有利于提高公司分红稳定性和分红比例;随着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计划》的公司不断增多,全额A股股息稳定性的改善以及整体股息率的提升或能对A股估值水平起到支撑作用-股,全A股分红比例的提高将增强全A股资产的吸引力。

跨境投资迎利好

2024年12月20日,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管理规定》包括三大内容:一是将香港互认基金的客户销售比例限制从50%放宽至80%;二是适当放宽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分授权限制,允许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下放到集团内的境外关联机构;三是为未来更多常规类型产品纳入香港互认基金范围预留空间。

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机制于2015年7月启动。自推出以来,香港互认基金的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香港互认基金市场共有39款产品,在内地净销售额约366亿元,增加近200亿元与年初相比,增加了100多元。 %,充分体现了内地投资者多元化配置的强烈需求。

此前,业内也有互认基金因两地销售比例限制而暂时关门接受客户。例如,由于内地销售占比超过40%,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将于10月25日起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的认购申请;今年8月,华夏(香港)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基金也同样暂停了内地认购,因为内地销售占比超过45%。

不少基金公司预计,《基金互认新规》的实施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元化的全球配置机会和更丰富的全球配置选择,也有利于吸引大型跨国资管机构进入内地市场。 。

A股再次迎来增量资金

2024年12月31日,据证监会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金融体系工作会议要求,相关机构积极申请。在首批20家参与机构的基础上,证监会、人民银行按照分类依据评价、合规、风控等条件,增选20家参与机构,形成40家备选库机构。每批操作中,将根据拟参与规模选择20家左右机构参与中国人民银行的招标操作。目前,第二次兑换便利操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就绪,将于当天开始操作。证监会要求有关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投资能力,加强合规和风控管理,有效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的功能,加强和改善市场预期管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办公室当天也宣布,为支持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将推出第二次证券、基金、金融工具便捷互换操作。不久的将来保险公司。交换期限为一年,视情况而定。延长期内,对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进行操作,互换利率由参与机构竞价确定。即日起接受院校申请。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今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推出首笔互换便利操作,规模达500亿元。截至年底,上述500亿元已基本用完,市场反应良好。据了解,共有20家证券、基金公司参与了首次操作。第二次行动将新增多家证券基金公司和5家龙头保险机构。第二次操作量预计不低于500亿元。 。

今天晚上,一些机构也公布了最新进展。方正证券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互换融资有关事项的复函》(简称“复函”)。根据复函,证监会对公司参与互换便利(SFISF)没有异议。

此外,昨日晚间,东吴证券、国联证券、红塔证券也发布相关公告,参与互换融资并获得证监会无异议回复。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