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公共场所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现状及专项整治效果探访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人脸识别、人脸验证、人脸支付……“人脸识别”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正在上海有序规范,特别是在地铁、校园、超市等消费场景。自动售货机“刷脸”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今年8月,上海市网信办启动“亮剑浦江·2024”专项整治刷脸行动,重点整治多地重要场所“刷脸”问题。现在上海的情况怎么样? 10月底,澎湃新闻记者走访了10个地铁站、4个大学校园、部分超市以及不同线路、不同区域的公园和绿地一探究竟。

与此同时,此前曾带领学生团队到上海多所高校调查自动售货机的大学老师刘杰(化名)也告诉澎湃新闻,上海及时发现了自动售货机过度索取个人信息的问题,并迅速推动整改。这是推动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社会各界仍需加强联动,增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直达不同线路10个地铁站:“刷脸”支付明显改善

“你必须‘刷脸’才能在自动售货机上买一瓶水。”今年7月,上海多家媒体报道称,地铁、校园、公园等公共场所的自动售货机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诱导使用“刷脸”支付。这可能会导致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

前期,针对市民举报部分地铁站自动售货机存在违规“刷脸”问题,上海市网信办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管委会依法联合约谈了3家自动售货机运营企业并给予指导。申通地铁对全市地铁站自动售货机滥用人脸识别技术的行为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整改。

2024年上海公共场所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现状及专项整治效果探访插图

针对自动售货机“人脸识别”问题,澎湃新闻记者近日走访了上海多个地铁站。

“申通地铁对全市地铁站租赁运营的自动售货机进行调查后发现,共有14家公司在地铁站运营1462台自动售货机,其中829台存在问题,刷脸支付功能已暂停。整改完成,已恢复上线。”在网信上海10月14日发布的消息中,上海市网信办还透露了申通地铁调查的具体数据和整改措施。

10月24日至28日,澎湃新闻走访了上海不同线路、不同区域的10个地铁站发现,诱导使用刷脸支付的情况明显好转。

在地铁8号线西藏南路站的一台自动售货机前,澎湃新闻发现,自动售货机柜体上显示的支付方式为刷脸或扫码。同网站的“黑石”智能柜还显示,其支持微信、支付宝、数字人民币等支付方式,消费者无需担心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

9号线宜山路地铁站的自动售货机不再具备刷脸支付功能。澎湃新闻随机挑选了一款产品,页面显示支持扫码、现金、刷卡支付。记者完成支付后,迅速拿起自动售货机下的产品。

在12号线曲阜路站一台名为“黑皮取”的自动售货机前,澎湃新闻注意到,自动售货机下方给出了清晰的操作说明:点击商品——选择支付方式——付款,完成发货——提货提货 在口提货。记者随机挑选了一款产品,页面显示微信、支付宝、数字人民币三种支付方式。

在地铁四号线塘桥站的自动售货机前,澎湃新闻随机挑选了一款商品后,自动售货机显示支持移动支付客户端扫码和现金两种支付方式。平台上一台名为“友宝”的自动售货机旁边,工作人员正在对柜子里的商品进行分类。记者注意到,设备柜子上显示“扫脸/扫码开门,开门结算”。工作人员表示,该机是新机,“根据近期通知,面部识别功能将被关闭”。

11号线龙耀路站、12号线提篮桥站、9号线陆家浜路站、6号线东方体育中心站等多个地铁站的自动售货机均弹出微信、支付宝二维码进行消费。扫描二维码即可支付。这些自动售货机外观简洁,支付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绑定等步骤。龙耀路站农夫山泉自动售货机柜体上贴心地显示“本机推荐微信、支付宝购买”,为消费者提供更清晰的支付指引。

此外,3号线宜山路地铁站和9号线嘉善路地铁站的自动售货机,除了支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外,还支持银联和数字人民币支付。

北京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凤虎表示,刷脸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提供了便利,但也增加了个人敏感信息暴露的风险。例如,面部识别支付需要扫描用户的面部。特征用于收集和存储数据。这些个人信息数据可能被他人非法获取,导致用户面临人脸信息泄露的风险。不法分子甚至可能利用泄露或非法获取的人脸信息进行复制、伪造,从而冒充其身份实施犯罪,从而对用户的人格尊严乃至人身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害。

“上海地铁针对刷脸支付的整改措施,无疑是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力回应。”吴凤虎说道。

四所大学校园实测:大部分支持扫码支付

今年8月,澎湃新闻报道,大学老师刘杰(化名)以《大学45台自动售货机中40台索要个人信息,老师呼吁完善立法》为题,指导7名法学院学生关注无人消费场景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刘杰表示,通过对上海28所高校的45台自动售货机进行现场测试,发现只有5台没有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此外,40家车站大多需要绑定手机号码,有的甚至通过刷脸诱导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

2024年上海公共场所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现状及专项整治效果探访插图1

上海徐汇滨江绿地的一台自动售货机被强制绑定个人手机号码。

10月24日至28日,澎湃新闻走访了上海四所大学校园。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澎湃新闻发现,校园内的自动售货机大多采用微信或支付宝扫码支付,部分自动售货机引导消费者使用微信支付单独激活“免密支付”。记者随机挑选了一款产品,机器弹出一个界面,要求使用微信支付积分并激活“先享后付”功能。验证支付密码并确认是您本人操作后,即可开通小额免密支付。

2024年上海公共场所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现状及专项整治效果探访插图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部分自动售货机引导消费者使用微信支付积分并激活“免密支付”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的学生反映,校园内的自动售货机此前支持扫码支付和人脸识别支付两种支付方式,但现在只支持扫码支付,不需要消费者绑定。

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自动售货机大致分为两种。大多数自动售货机支持扫码支付,只有部分自动售货机支持刷脸支付和扫码支付并行。记者注意到,支持扫码支付的自动售货机将要求消费者在首次使用时使用微信支付积分并激活小额无密码支付。一些以前只支持扫码支付的自动售货机,现在增加了支持刷脸支付的功能。

澎湃新闻指出,支持刷脸支付的机器基本上都是通过链接消费者的支付宝账户来完成的。点击扫脸支付后,机器摄像头会自动开启识别您的脸部。

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的自动售货机也基本支持扫码和刷脸两种支付方式。在一台名为“嗨便利”的自动售货机前,澎湃新闻注意到,该机器仅支持刷脸支付。消费者通过刷脸绑定支付宝账户后,可以选择“左开门/右开门”开门。然后选择产品,关门并自动结算。

此外,当记者在一台名为“谷社”的自动售货机前尝试扫微信码支付时,机器弹出了“申请获取并验证手机号码”的页面。页面有两个选项,一是绑定手机号码,二是不绑定手机号码。当您选择不绑定时,页面会自动跳转回上一页,这意味着如果您不绑定手机号码,则无法完成支付。

世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新锐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刷脸支付只是支付方式之一,消费者有权选择输入密码或其他传统支付方式。

王新锐提醒,并不是所有支付场景都需要采集人脸识别信息(刷脸支付功能)。强制、诱导消费者刷脸支付,或者消费者拒绝刷脸而无法完成支付交易的行为,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最低必要原则。

探访商超公园小区:总体情况良好

10月25日,在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澎湃新闻发现,航站楼一楼的自动售货机不再具备刷脸支付功能。记者随机挑选一款产品后发现,该产品支持扫码和现金两种支付方式。

此外,航站楼二楼的一个名为“海诺”的智能货柜虽然显示可以刷脸支付,但实际使用中只支持扫码和现金两种支付方式。

10月25日,在上海静安区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的“Sense Mart Go”自动售货机前,澎湃新闻发现,机器显示屏显示可以使用微信和支付宝支付。点击“扫码支付”后,机器显示“点击开门购买商品,关门离开自动结算”。点击“打开购物”后,出现“申请获取并验证手机号码”的提示。这时,有两个选择。一是让机器获取微信绑定的手机号,二是“不允许”获取手机号。

2024年上海公共场所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现状及专项整治效果探访插图3

上海静安区金鹰国际购物中心自动售货机

记者选择“不允许”后,机器仍然自动开门。购买商品后,关闭机门,手机APP会显示“关闭成功,请放心离开”。此时小程序会弹出微信“发送以下消息一次”,有“拒绝”和“允许”两个选项。 “拒绝”选项比较显眼,点击“拒绝”并不影响购物和支付。

在静安区大宁国际商业广场的一台“丰格石狮智能柜”自动售货机前,记者扫描二维码后,机器的门自动打开。在选择是否允许绑定手机号码时,点击“不允许”后,购物将不受影响。

2024年上海公共场所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现状及专项整治效果探访插图4

上海静安区大宁国际商城内的自动售货机

10月26日,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小陈在上海世博会附近的路边随机发现一台自动售货机。她发现这次的购物体验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