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引关注,专家称应由世贸组织判定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托马索·索阿夫表示,中国就欧盟最终的电动汽车反补贴措施向世贸组织提起额外诉讼是非常正确的。中国电动汽车是否因补贴获得了产品竞争力,是否对欧洲电动汽车产业造成损害,应由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根据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确定。

他还指出,几乎所有有能力的政府都在向某些行业提供公共援助。例如,美国和欧盟互相指责对方补贴飞机制造业。世贸组织裁定,美国和欧盟都以不同方式补贴飞机工业。国际贸易制裁是现有体系下可用的极端补救措施,鼓励争端各方进行谈判,努力找到双方都同意的解决方案。本着国际贸易体系的精神,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比经历争端、侵犯和报复要有利得多。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引关注,专家称应由世贸组织判定插图

以下为谈话实录。

记者:有人认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保护主义做法严重背离公平竞争原则,不仅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也干扰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您对此有何看法?

托马索·索阿维:中国就欧盟最终的电动汽车反补贴措施向世贸组织提起额外诉讼是非常正确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的电动汽车是否因补贴而获得了产品竞争力,补贴的程度如何。假设存在补贴因素,这是否对欧洲电动汽车行业造成损害,欧盟只有在存在损害性补贴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反制措施。这应由世贸组织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根据世贸组织《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定》作出裁决。从制度上讲,DSU(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第33条规定了专家组报告的通过程序,这是多边贸易体制的问题。但近年来,世贸组织失去了处理经济大国之间争端的核心作用,这些争端通常在双边层面解决,要么通过谈判,要么如果谈判失败,则通过针锋相对的措施。措施。

记者:我们注意到,欧美国家也对电动汽车有补贴政策,有的国家还有补贴政策。

托马索·索阿维:是的,几乎所有有能力承担的政府都在向某些行业提供公共援助。例如,美国和欧盟互相指责对方补贴飞机制造业。世贸组织裁定,美国和欧盟都以不同方式补贴飞机工业。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补贴和反补贴税问题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中美之间既有对抗,也有潜在的合作。关于世贸组织补贴相关规则的谈判,20世纪90年代西方主张绝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模式占主导地位,国家不干预。但现在情况不同了。甚至西方也意识到了产业政策的重要性。有些规则可能有点过时,需要更新。目前,补贴已融入各国多个经济领域,如加拿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将在未来国际经济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德国金属工业联盟、各大汽车制造商工会等工会认为,惩罚性关税并不能真正解决全球贸易公平问题,反而让消费者为政治买单;额外关税不会提高欧洲汽车业的竞争力。希望谈判能够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托马索·索阿维:德国是反对征收关税的最大欧盟成员国。德国担心中国对欧洲汽车产业采取关税报复措施,导致德国汽车产业蒙受损失。中国是大众汽车及其他品牌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近年来,大众汽车的经营状况有所下滑。德国不希望汽车工业在此背景下再次受到伤害。德国反对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 ,试图寻求谈判。对于欧盟消费者来说,反补贴税最终可能会导致电动汽车价格上涨,从而增加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记者: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税最终草案进行投票显示,27个成员国中有10个国家赞成,5个国家反对,12个国家弃权。其中,投反对票的五个国家包括德国、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马耳他。德国总理肖尔茨明确表示,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将为德国车企提供创新驱动力。此外,一些欧盟国家还在积极沟通谈判,希望中国车企在当地投资。您认为投票赞成增税的欧盟国家有哪些诉求?投弃权票的国家又如何看待?

托马索·索阿维:赞成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国家可能担心中国电动汽车产品进入欧洲会损害本国汽车产业,因为中国电动汽车质量高、价格低。这些成员国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的低价格离不开补贴。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最大经济体的投票方式截然不同,一些成员国希望吸引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或者已经有中国企业在其领土上投资,比如匈牙利就反对征收关税。而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则强烈投票赞成征收关税,并非出于市场原因,而可能是出于某些外交原因。也有不少国家投了弃权票,正在仔细权衡利弊。

这次投票非常分散。欧盟成员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表现出不同态度。这并不是本次投票的最佳结果。这种划分对欧洲和中国都不利。我认为,无论最终做出何种选择,成员国都应努力在这些问题上发出统一的声音,向贸易伙伴明确其政策和立场。另一方面,谈判的定位需要明确,欧盟成​​员国之间更大的团结将有助于在谈判中创造更明确的对话。这些成员国应该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的立场以及他们认为世贸组织的存在是什么。我们再次见证了国际贸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程,见证了中欧之间持续的对抗以及不同经济模式的相互观察。

记者:您认为中欧双方应如何进一步谈判解决问题,才能朝着对彼此有利的方向发展?

托马索·索阿维:在国际贸易法中,有两种解决争端的方法。一是通过法院,即WTO争端解决机制。这是现有系统下可用的极端补救措施,并且需要时间。会比较长,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得到世贸组织专家组的报告;另一种是通过谈判解决,比如中国和欧盟谈判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关税甚至取消关税。从目前情况看,争端轨道与谈判轨道同时进行。希望谈判进程能够加快推进,为双方带来积极成果。

谈判是前进的方向,贸易法为谈判提供便利。国际贸易法是现有体系下可用的极端补救措施,鼓励争端各方进行谈判并试图找到双方都同意的解决方案。本着国际贸易体系的精神,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比经历争端、侵犯和报复要有利得多。应鼓励双方就这些问题进行各种谈判,这也可能加强两国之间的合作和经济联系。

记者:历史上有没有类似的案例可供我们借鉴?

托马索·索阿维:从历史经验来看,补贴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世贸组织对公共机构的定义。对于中国国有企业是否属于事业单位、其行为是否构成补贴,中美、欧盟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是一个将来会重新讨论的辩论。不同的经济结构和市场结构在适应国际贸易框架方面存在差异。在WTO框架下,对于“公共机构”的定义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公共机构”的认定和补贴的定义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模式引起了许多西方人的关注。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令许多国家感到惊讶。许多西方政策制定者预测中国将转向完全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结构,类似于苏联国家的情况,这一预测并没有实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发展了一种独特且非常成功的经济治理模式,这种模式日益成为西方纯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

所以说到补贴,这不仅仅是电动汽车的争议,更是经济模式的对抗。中国和西方都可以从相互观察中受益,但只有当双方以清晰、明确、冷静的方式进行互动时,才能真正受益。在电动汽车方面存在一些紧张局势,但我也认为西方和中国有足够的空间相互学习并试图找到令人满意的妥协方案。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