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丨作者拍摄
作为年度车市的收官之战,广州车展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各车企的亮点、惨淡、无奈和落寞。
与近几年车展的情况类似,新能源依然是本届车展的焦点。广汽集团、比亚迪两家广东企业大张旗鼓地在主场预留了一整层展位;小米、乐多、一真等品牌首次亮相广州车展; 13个品牌悄然缺席展会。
虽然本届车展上重磅亮相的新车数量有所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各车企无牌竞争。大家都在智力等方面进行着明或暗的竞争。不少车企展示了自己在端到端大车型、新技术、新品牌方面的最新成果。
原本热闹非凡的车展,其实暗流汹涌。
华米抢尽风头,新势力却沉寂
尽管广州车展人气大幅下滑,但小米和华为依然占据着绝对的流量优势。
拥有自己“流量圣体”的雷军几乎是“人走到哪里,人群就跟到哪里”。发布会期间,小米的展位内外三层楼也挤满了人。这次引起关注的是小米SU7 Ultra原型机。此前,雷军表示,小米SU7 Ultra量产版将于明年3月正式上市。官方数据显示,仅10分钟预售量就突破3680台。
展台发布会结束后,雷军参观了小鹏、乐淘等多家新势力展台,甚至还打卡了宝马、奔驰、宾利、长安、长城等,所到之处人头攒动。
余承东的亮相也引起了极大关注。他与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共同介绍了智捷R7和智捷S7两款车型。
鸿蒙智行展位上,文杰M5、M7、M9、智杰S7、R7、祥杰S9悉数登场。不过,新人“尊杰”的首款产品并未在车展上公开亮相。而是在展区设置了仅限邀请的共享空间,让这款百万元行政轿车又多了一层神秘感。
值得一提的是,赛勒斯在广州车展上设置了独立的立场,并且有一种“另类”的态度。虽然没有鸿蒙智行那么受欢迎,但也算是迈出了独立的一小步。
除了鸿蒙智行展位上的“四大境界”,华为的人气也贯穿各个会场,包括艾维塔、长安深蓝、岚图、方宝、奥迪、广汽等品牌,也都搭载了华为ADS智能驾驶计划成为展位公告和采访中的热门话题。
相比之下,新品发布会较少的新造车企业在本届车展上显得惨淡。除了推出新款B10车型的豹豹和推出AI智能驾驶超跑的极悦之外,极悦ROBO X、维小利和哪吒仅展出了已发布的车型。
在展台上,新B系列首款车型B10吸引了众多目光。 表示,B10计划于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B系列三款产品将于明年内全部发布。
B10采用Leap 3.5的技术架构。为了实现座驾一体化,该车型搭载了高通8295座舱芯片和8650智能驾驶芯片。这是业界少有的智能驾驶硬件解决方案。 Leapo表示,明年我们会在智能驾驶层面发力。
展出的极悦旗下极悦ROBO X超级跑车也吸引了众多关注。该车型利息费用仅为49999元,预计2027年量产。
尚未发布新车的韦小礼,定期进行动态更新。小鹏汽车宣布,“车位到车位”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正式启动全网首次测试。理想宣布将于11月底正式推出OTA 6.5版本车机系统。 ,新增车位对车位智能驾驶、R-MAI后向误加速抑制、R-AEB后向自动紧急制动、手持车辆控制等新功能。
蔚来保持沉默,旗下子品牌乐淘被推到风口浪尖。虽然只有一款车型,虽然是第一次参展,但乐多并没有融入蔚来展台,而是作为品牌以独立展位参展。
截至11月14日,乐多已交付新车7000余辆。面对近期被诟病的交付缓慢问题,艾铁城表示,交付正在按照计划节奏进行。 12月交付量将突破1万辆,明年1-2月将攀升至1.5万辆、2万辆,力争3月交付2万辆。 。
尽管没有发布任何车,但韦小礼的展位依然人流如织,而最近被曝出关店、停产等诸多负面消息的哪吒几乎成了车展上的透明人。
虽然看似各个新生力量都陷入了片刻的沉寂,但其背后的原因却各有不同。其中,理想宣布上半年纯电动产品投放放缓,导致下半年新品出现缺口,没有新车发布;车展前一周,小鹏汽车举办了AI技术日暨小鹏P7+发布会;因为NIO DAY即将举办,我们正在准备下个月的年终盛宴。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的广州车展上,新势力并不像往年那么受追捧,聚光灯已经转向。
合资转型面临诸多挑战
东风日产副总经理周峰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合资企业推出的产品数量仅占12%,约30款车型,因此他认为“合资企业做不到新”。能量好。”这个判断还为时过早,他们还没有进入市场。截至今年10月,日本在中国的份额已缩水至12.9%,几乎减半。与同期德国市场份额15.8%相比,压力明显更大。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什么时候进入市场呢?本届广州车展已经看到端倪。
首当其冲的是丰田。作为一款A级纯电动SUV,广汽丰田铂金3X售价10万元,对于上班族来说非常实惠。空间大、配置丰富,性价比极高。最值得关注的是,博智3X采用5.0,成为合资品牌首款实现一级端到端智能驾驶的车型,拥有1个激光、3个毫米波、12个超声波雷达、11个摄像头。 ,可以在高速公路和市区实现辅助驾驶。
谁能想到有一天,合资品牌成为了性价比的代表,一款售价仅10万元、配置齐全、实用可靠、搭载华为HiCar的纯电动SUV。最重要的是它还有你熟悉的、你所有亲戚都认得的牛头标志。
东风日产推出基于东风日产新能源技术架构的首款纯电动轿车N7。
新车搭载鸿蒙智能座舱和8295P芯片。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采用可实现高速NOA领先、全场景停车、城市记忆NOA领先的解决方案,保证全国范围内可行驶。电池采用91.3度刀片电池。两驱版的CLTC续航里程为702公里,四驱版的CLTC续航里程为630公里。支持双枪快充。
说起日产,就不得不提大沙发的传统。 N7配备了AI零压云毯座椅。由49个传感器组成的电子皮肤可以精确感知1毫牛顿的人体压力变化,并自动调整座椅体验。 。
中国用户喜欢这样的汽车,日产也需要这样的产品才能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
本田方面,首款车型野P7由广汽本田生产,计划年内上市。野P7看起来完全颠覆了本田的传统形象。驾驶乐趣是野P7的核心优势,双横臂+5连杆、ADS悬挂跑车级底盘硬件,以及50:50的前后配重黄金比例,4.6即可破百公里/小时秒。
广汽本田还宣布将建设新的电动汽车工厂,将于年底正式投产。其还表示,计划三年内推出三款新车,包括中高端轿车和大型SUV。 “野”品牌将是广汽本田电动业务的彻底变革。
在本届广州车展上,我们看到了日系品牌的思维转变,紧紧拥抱中国成熟的产业链,比如鸿蒙座舱、智能驾驶等,再加上自主品牌独特的风格,产品很快就被大众所接受。推出。
与日系品牌相比,大众、通用的“入局”已经初见成效。南北大众的ID系列车型如今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上汽大众的ID家族至今都能保持月销量1万辆。
至于通用汽车,别克将在2024年迎来密集的产品升级。别克MPV家族包括2025世纪、GL8 PHEV、新款GL8陆尊。与9月全球首发的别克新能源MPV概念车OMPV一起,在本届车展上展现了MPV市场的新形象。
不管网友怎么说,别克GL8对于MPV的价值是不可动摇的。 11月第一周MPV终端销量显示,别克GL8以1930+辆位居榜首。 GL8 PHEV、GL8陆尊、GL8陆地商务舱均保持热销,在各自细分市场保持优异成绩。 。
别克MPV拥有市场最广泛的产品布局,其中包括“真龙”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保值率高,拥有超过200万用户的口碑。新一代昂科威Plus、君越2025白金版、别克E5等车型也通过“限时定价”等营销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
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份主流合资车企新车批发量约为57万辆,同比下降20%,但环比增长7% %。在此背景下,合资品牌也不甘示弱,“入市后”的市场表现也面临诸多挑战。
奢侈品牌失去了放松感
今年下半年,以BBA为首的豪华品牌在价格战、经销商关店等各种消息的包围下,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遇到了较大的阻力。面对国内汽车厂商对市场份额的加速蚕食,BBA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轻松感。
目前,宝马已在中国建立了德国以外规模最大、最完善的研发网络,具备全栈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开发能力。
在广州车展上,宝马发布了搭载V2X模块的宝马5系车型。宝马表示,V2X技术是实现高水平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宝马V2X技术可以实现前方车辆的紧急制动警告(EBW)。 )、红灯预警(RLVW)和路口碰撞预警(ICW)3种主动安全预警功能。据悉,2025年1月起,搭载“车路云一体化”V2X模块的新宝马5系将在沈阳量产。
此外,宝马还宣布,首款国产“新一代”车型将于2026年在宝马沉阳铁西工厂利达工厂下线。
与宝马相比,奥迪的电动化转型成果更为明显,并呈现出四环标志与AUDI的双品牌战略。
一汽奥迪已梳理车型命名,为电动化让路。从车展上发布的Q6L e-tron来看,虽然PPE平台与目前国内技术还有一定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运动操控依然处于天花板水平,品味绝对对。
国产化方面,Q6L e-tron与华为合作“双激光雷达+视觉融合感知解决方案”,实现无像L2++全场景智能驾驶,相当于通过合作直接弥补了其最大的短板模型。
上汽奥迪的做法则截然不同。上汽并没有直接采用奥迪的设计,而是直接采用了智继L7/LS7的E1架构、800V高压系统、后轮转向、空气悬架CDC等技术。连上汽的兄弟都直接使用,产品也很快上市。 ,将于明年第二季度交付。
至于消费者选择“四环”还是“字母”,还是等待市场反馈吧。
奔驰显得比较冷清。它拥有三款新车:电动Grand G、GLC轿跑车和2018款EQE。备受期待的奔驰纯电动G级越野车G 580特别版正式上市,售价217万元。此外,此次奔驰重点宣传了其在电气化安全方面的实力。
过去,新势力想要踩踏传统奢侈品牌。这一次,传统奢侈品牌不再有以往的轻松感。坚持走自己的路,或者感受新的力量过河。现阶段品牌溢价很难成为胜负的关键。
传统车企对智能驾驶疯狂
对于传统车企来说,除了比亚迪多款产品发布——中大型旗舰MPV比亚迪夏内饰发布、腾势N9首发、腾势Z9上市,长安、广汽、长城、东风、上汽等都将聚焦于通讯、智能驾驶层面。
有趣的是,各车企一致喊出了“进入智能驾驶第一梯队”的口号,但没有人透露梯队的标准线在哪里。
今年广州车展长城偌大的展台上,长城只展出了一辆汽车,其中23辆都是蔚来品牌的蓝山智能驾驶版。哈弗、坦克、欧拉没有来。
对于长城汽车来说,目前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来自哈弗或者坦克品牌,因为这两个品牌的销售表现都比较稳定。只有蔚来品牌尚未在高端SUV市场的竞争中站稳自己的地位。
长城以一种浪费的方式向外界强调了一个信号:全力押注微派,推动智能驾驶。占据一半展馆场地的蓝山城,可实现无地图NOA城市全国开放。其特点是不依赖高精度地图。有路就开,有座位就停。
长安汽车以早茶会的形式举办了全面的技术输出。常务副院长张晓宇、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首席专家兼总经理陶吉、汽车工程研究院总经理胡铁刚被推上台。
目前,长安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能力首先应用在启元车型上。深蓝和Avita是与华为合作的两大品牌。据笔者了解,长安自主研发与华为解决方案是竞争与合作并存。深蓝作为独立品牌,不会完全依赖华为,也不排除采用内部自研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上汽智能驾驶重点在智机。继上个月量产“一级端到端大模型IM AD3.0”后,智集此次又迎来一次小升级,打通了环岛、调头等高端场景的交通能力(明年将开通ETC自动交通)。新款智己LS6和L6都将具备上述OTA能力。
此外,智机宣布已与正式签约,的Thor解决方案将于明年推出。虽然上汽很早就提出了“灵魂论”,但知己实际上是最早采用供应商解决方案的车企之一,知己几乎成了样板房。
广汽集团还采用了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Aion和浩博两大品牌在与多家供应商进行试验后,最终敲定了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浩博HT、浩博GT、怡安RT等高端智能驾驶快速交付。从艾安下半年的动态来看,智能驾驶成为其产品发布的重点。此外,广汽传祺近期与华为接触密切,不排除采用华为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东风蓝图率先收获了华为的红利。据蓝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林介绍,搭载华为乾坤智能驾驶的新款蓝图梦想家订单比例已达近30%,带动了蓝图的销量。两个月内整体销售业绩交付过万。据悉,岚图FREE、岚图追光、岚图智音也将在明年获得智能车型升级。
可见,传统车企大多采取外包+自主开发的“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外部采购可以快速弥补智力上的差距和落后;另一方面,传统车企不想彻底失去灵魂,但也别无选择,只能跟上自主研发解决方案的进步和水平。在竞争压力下,“外包”“保销量、自研、灵魂”的矛盾一直延续至今,并不断放大。
写在最后
在新车数量相对较少的今年车展上,大多数车企都开始以技术比拼为主,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科技思维渗透到展台的各个角落,一扫往日浮躁的排场和氛围。使得车展很难再回归。原因。
可见,在年底的最后一场行业盛会上,各家车企手中的牌已经相差无几。车企希望通过技术更新和升级来延长产品周期、增强竞争力,于是各种高端产品应运而生。 “进入智能驾驶第一梯队”背后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车企的销售焦虑。
看来产品实力只能先贴上标签才能体现。一些车企甚至内部团队并不了解技术路线的变化,只是喊出“端到端”、“无图NOA”等热词。其实,上面是直接采用供应商的方案,对于后续的迭代和更新没有任何解释。
车企的焦虑还不仅仅于此。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缩小,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不断升级。例如,小鹏汽车、Avita、Aion等已经开始部署或计划部署增程车型,以寻求更多增量。
此外,出海也是各大展会上频频提及的热词。尽管关税政策巨额,海外市场却成为各车企寻求销量增长的重要布局。
车企之间的竞争仍在持续,而广州车展只是这场不断升级的竞争的一个注脚。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