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缴费后,社保缴费产生的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企业职工参保产生的养老金也由这两部分组成。具体计算公式相同,如下图:
①基础养老金部分,根据个人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可领取上一退休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
缴费指数为1,每月缴费,退休后领取上一年社会工资的1/12×1%,正好是一年的1%。
如果缴费指数为1.2,缴费一年产生的基本养老金为社会平均工资的1.1%。每变化0.2个百分点,缴费一年产生的基本养老金将变化社会平均工资的0.1%,最高为0.8%,最低为2%。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等于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月数。
个人账户余额每月按缴费基数的8%存入。也就是说,只要大家的缴费基数相同,产生的养老金就相同。
一般来说,退休年龄是相同的。
因此,从上述情况来看,只要缴费基数相同、缴费时间相同、退休年龄相同,养老金也是一样的。但有以下几点不同:
首先,退休年龄可能不同。比如,部分企业普通女职工可以50岁退休,机关事业单位普通女干部可以55岁退休,并可以再工作五年。副处级女干部和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为60岁。
其次,支付基础可能不同。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很多企业会选择较低的员工参保基数,但这种情况在机关事业单位基本不存在。有些公司为了给员工提供更高的福利,会选择较高的基本工资。可以说,企业是比较灵活的。严格来说,缴费基数是员工上一年工资总额的月平均数。
第三,退休福利可能不同。比如,如果10月退休,山东省部分老年人将获得冬季取暖补贴。企业和政府机构的补贴标准不同。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工会,有一定的行政级别,相应的标准也是按级别划分的。
第四,一些制度的福利待遇相对复杂。例如,一些地区对退休人员实行区域综合补贴,以弥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造成的养老金差异。前几年,一些地区的退休职工还可以获得精神文明奖。这些都是企业员工所不具备的。
第五,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区别。建立企业年金的单位不多,但机关事业单位统一建立职业年金,提供了额外的补充养老金待遇。职业年金的累积比例为个人4%,单位8%。以1万元缴费基数计算,每年可积累14400元,全部为个人养老金福利。
第六,退休经理不同。目前,企业退休人员全部实行社会化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很多地方仍由原单位管理。往往逢年过节,职工走访慰问、发放福利时,都会得到一定的福利。遇到困难时,工人可以向单位反映,往往能得到更及时、更有针对性的解决。
因此,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情况仍然会有所不同。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作为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在职雇员退休。 #组织养老金#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