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日报记者:张守林

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办公室透露,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启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即日起生效。

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交易者。原则上每月进行一次,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竞价、多次竞价中标的方式。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企业信用债等,回购操作结果将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官网相关栏目向社会公开。

这也是继临时性正回购、逆回购、国债买卖之后,今年央行第二次推出新工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此次央行将在现有工具基础上推出买断式逆回购,预计覆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增强1年内跨期流动性。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流动性管理精细化水平。

梳理央行现有的流动性注入工具,从短期到长期主要包括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购买国债的长期流动性注入和减少。 1个月至1年的精准中短期流动性注入工具相对缺乏。

市场专家分析,央行选择此时推出新工具,有望更好地对冲年底前MLF集中到期的情况。

央行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插图

Wind数据显示,11月和12月将有1.45万亿元MLF到期,达到当前MLF余额的40%。再加上国债发行和年底注资,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面临更大的填补缺口的压力。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上表示,预计年底前将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至0.5个百分点。市场专家分析,央行在此节点推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有利于更好对冲四季度MLF集中到期,更有能力维持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为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

据权威人士透露,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利率竞价和多次中标竞价方式,工具定位为流动性注入工具。本次推出的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竞价、多次中标竞价的方式。机构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利率竞标,并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中标。该机构的中标利率为其自身的竞标利率。 。这不仅可以减少机构在利率竞价中的“搭便车”行为,更真实地反映机构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它还凸显了该工具的定位仅作为流动性注入工具,因为没有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竞价利率。 。

权威人士解读,央行操作工具更加多元化,有望带动全市场买断式回购业务发展。我国货币市场的主流模式是质押式回购。交易过程中,债券抵押品被冻结在资金接收方账户中,无法继续在二级市场流通。违约等极端情况不利于保护资金出借人的权益。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券市场,他们更加习惯于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买断式回购。央行推出买断式逆回购,不仅丰富了自身的操作工具,也为市场上买断式回购业务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缓解了抵押品冻结对金融机构整体流动性监管指标的压力,银行间市场持续完善。流动性、安全性和国际化水平。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