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官宣降准降息,一揽子金融政策组合拳助力经济稳定增长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编辑丨周艳艳

图片来源丨IC图片

一揽子金融政策正式公布后,降准降息如期而至。

9月27日8时,央行官网发布公告。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支持经济平稳增长,9月27日起,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将由此前的1.70%上调。调整为1.50%。

公告还表示,公开市场14天逆回购和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利率将继续按照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加减点确定。市场,增减幅度保持不变。

与此同时,央行还再次发布公告,自2024年9月27日起,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

至此,央行行长潘功胜在9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降准降息。此次降准降息实施的另一大背景是,9月政治局会议强调需要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强力降息。

分析人士表示,降准和降息同步实施,充分体现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以实际行动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决心。

他还表示,本次政策降息是近四年来幅度最大的一次,是货币政策支持的重要体现,将通过传导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本次降准幅度为0.5个百分点,是常规降准的两倍。预计每年将为市场带来1万亿元流动性,为金融机构节省120亿元。

市场化利率将相应调整

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下,政策利率的调整将带动各类市场基准利率的调整。潘功胜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本次政策利率调整后,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将下调0.3个百分点左右,贷款市场优惠利率(LPR)和存款利率将下调0.3个百分点左右。也减少了0.2个百分点。至0.25个百分点。

MLF利率、LPR利率和存款利率联合下调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当前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是央行主要政策利率,其他到期货币利率政策工具可以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由短到长逐渐理顺传导关系。 9月25日,央行启动3000亿元一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2.00%,较前值下调30个基点。这是继近期宣布降准和降息后,市场化利率首次下调。

其他公开市场正回购产品操作利率将按规定同步调整。央行在公告中还提到,14天期逆回购和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利率将继续按照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加减点确定,幅度为加法和减法将保持不变。根据该规则,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将下调至1.65%;临时远期和逆回购操作利率分别调整为2.0%和1.3%。

分析师还向记者表示,9月23日开展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较前次下降10个基点。这被一些市场机构误解为降息,但实际上只是7月22日7天的降息,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的后续调整并没有出现。政策影响。

临时远期和逆回购操作利率也相应调整。 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即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酌情开展临时远期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时间为工作日16:00-16:20,期间为隔夜,采用固定利率和数量。竞价过程中,临时隔夜远期和逆回购操作利率分别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20bp和50bp。

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的政策属性进一步强化。潘功胜在6月19日的2024陆家嘴论坛上明确表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起主要政策利率的功能。此次央行通过调整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再次宣布降息,进一步明确了央行完善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的改革方向。

此外,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兰在9月5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也明确表示,央行已明确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是主要利率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将由原来的利率竞价改为固定利率和数量竞价,充分满足了一级交易商的竞价需求。

邹兰还表示,这意味着利率不再是中标的结果,而是由央行根据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来决定。数量不再是央行调节流动性的手段,而是由一级交易商根据政策利率和市场判断共同决定,有利于提高机构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

潘功胜还预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将对称下降。他的理由是,存款利率重定价的速度慢于贷款利率重定价的速度,因此此前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对存款利率重定价的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显现出来。他还透露,经过央行技术团队多轮缜密的量化分析评估,本次政策调整对银行盈利的影响是中性的,银行净息差将保持基本稳定。

分析人士表示,央行大幅降息将继续提振市场信心。在近期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支持下,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A股市场连续多日上涨。上证指数连续突破2800、2900、3000点,成交量明显增加。在此背景下,及时落实降息举措,有利于保持政策力度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为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向好奠定坚实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市场健康向上发展。

今年三次降准仍有预期

此次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是继2月份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后,今年第二次降准。一般情况下,降准为0.25个百分点(2023年两次降准均为0.25个百分点),本次降准为0.5个百分点,是常规降准的两倍。

央行官宣降准降息,一揽子金融政策组合拳助力经济稳定增长插图

目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7%。其中,大型银行的流动比率为8.5%,本次下调后将降至8%;中型银行流动比率为6.5%,本次下调后将降至6%;农村金融机构几年前就实行了5%的存款要求。本次准备金率不调整。

潘功胜表示,降准政策实施后,银行业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与国际主要经济体央行相比仍有一定空间。距离年底还有3个月,央行可能根据情况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对记者表示,央行今年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降准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可以释放更加充足的长期流动性,可以平滑当前国债供给高峰期的资金过度波动,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

其次,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置换部分到期MLF,可以缓解央行续贷压力,进一步淡化MLF的利率色彩。 9月-12月MLF总到期规模4.28万亿元;

三是优化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节约成本,一定程度上缓解净息差收窄的压力;四是为银行体系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稳定信贷扩张,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动力和可持续性。

根据多位市场人士的反馈,此次央行大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即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同时,还宣布“根据市场流动性情况,年内可能选择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机会”。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认为,目前正值国债发行高峰期,央行降准可以有效支持国债发行。同时,央行大幅降准也将为银行四季度加大信贷投放提供支撑。这有望扭转1-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降幅较大的局面,也是目前稳定增长的一个因素。重要焦点。

王庆还表示,四季度财政政策可能通过增发国债有效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近两年财政政策已有先例,更大幅度的降准可能是为了配合财政债发行。

证监会

本期编辑金山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