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中国企业海外扩张中,中东已成为最重要的潜在市场之一。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美团、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京东、Shein等中国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加快了在中东的布局,用行动上演了一出“即使财富也有”的好戏。远在中东,我们还是应该去寻找。”图片。
中东这片枪炮与玫瑰、贫穷与财富、冲突与变革的土地如何成为中国企业的热门投资目的地?
中国巨头齐聚中东
今年9月,美团海外版“Keeta”在沙特上线。 “沙漠送餐”的新颖理念再次引起了公众对这个独特地区的关注。
来源:Keeta官网
此前,美团在内部组织架构调整中多次加大国际业务的重要性。创始人王兴甚至亲自带团队前往沙特阿拉伯,评估在当地推出外卖试点计划的可行性。
同样,今年3月,CEO周受资也现身沙特首都利雅得。在现场交流中,周受子表示:“我们将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制作视频,最终赋能200万年轻人。”
来源:霞光社
同时,在电商领域,我们今年2月在中东内试货架电商,并启动招商。
此外,“跨境电商四虎”中剩下的三个:特木、速卖通、SHEIN也不甘示弱:
其中,Temu继去年8月进入以色列后,今年已在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上市。凭借低价促销策略,特木一度登上当地APP下载榜榜首,复制了此前在北美市场的成功。
“淘宝国际版”速卖通先是签下了两名沙特足球明星,随后在斋月前后在当地展开大规模营销。此前在土耳其的收购也保持了快速增长。
2023年,SHEIN获得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两家主权财富基金约2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并成为今年夏天沙特阿拉伯访问量最大的服装时尚购物网站,领先于其他同类网站。
可见,无论是外卖、短视频,还是电商,“把货卖到中东”已经是中国巨头近年来出海的共同目标。
此前,中国互联网企业赴沙特淘金,可以追溯到2017年。当时,一家名为知鱼的浙江企业在中东推出了电商平台,迎来了电子商务元年。 - 中东的商业。
随后,中东市场经历了2017年至2021年的混乱,混战过后,曾经奋进的智宇惨败,这也代表着中东最早一批跨境电商企业的终结。如今,首批进入中东的国外电商平台中,只剩下亚马逊和SHEIN幸存下来。
2017年至2021年的“混战”也让中东的物流、支付等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物流为例,极兔快递将于2021年进入迪拜,目前覆盖整个阿联酋;字节跳动收购了被誉为“中东顺丰速运”的中东本土电商物流公司iMile,专注于解决中东电商物流问题。 “最后一公里”问题。
这意味着,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成,中东市场隐藏的巨大价值才能真正被挖掘出来。也正是因为如此,在2024年这个时间点上,那么多中国巨头都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中东。
出境游选择如此多,为何选择中东?
事实上,巨头们并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阿里巴巴国际为例。产品远销中东、欧美,东南亚有Daraz。既有B2B,也有B2C,有跨境电商,也有本地电商。
然而,在所有“篮子”中,中东表现最好:
阿里巴巴国际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季度速卖通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3%。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订单的强劲增长。
2023年,它将成为阿里巴巴国际海外业务中增长最快的业务。 2024年第一季度仍将保持两位数的订单增长。
中东市场能够保持如此高的增速,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1、中东也在搞“改革开放”,政策友好,鼓励外资。
来源:大树跨境
2016年,沙特提出“2030愿景”,确立了经济“去石油化”、政治集权化、宗教温和化、社会世俗化等一系列国家转型目标。次年,阿联酋启动“2071年百年计划”。
改革的重要政策之一是引进外资。据沙特投资部长介绍,截至去年11月,沙特已向180家国际公司发放了许可证,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Meta等众多美国互联网巨头。
正是通过这股“春风”,中国企业才能更快地进入中东市场。 DMCC数据显示,目前约有6000家中国企业在阿联酋开展业务。 2023年上半年,仅迪拜就有664家中国企业成功落户。
2、人均收入高,消费能力强。石油财富形成的强大购买力带来高客单价和高利润。
以电商行业为例,阿联酋、沙特电商用户单价约为150美元,卡塔尔则高达260美元,无限接近甚至超越欧美发达国家。同时,根据沙特官方数据,沙特家庭的最低月收入为12800里亚尔,折合人民币约23000元,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总人口的45%。
高收入意味着高支付能力,年轻化意味着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高。两者结合,足以在中东市场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
3、中东当地制造业基础薄弱,消费品高度依赖进口,需求旺盛。
来源:大树跨境
与发达的石油工业相比,中东国家的轻工制造业相对薄弱,对大宗商品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作为“制造大国”,中国是中东地区的主要进口来源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展开,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受到中东消费者的热情和喜爱。这对于想要开拓中东市场的国内卖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综合以上几点,放眼欧美、东南亚市场,要么存在政策风险、竞争激烈,要么偏爱低价商品,无法获得高客单价。相比之下,中东显然是潜力更大的地区。
沙漠业务面临哪些挑战?
市场潜力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机会。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
如今,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虽然远小于以前,但依然不简单:
首先,与欧美相比,沙特、阿联酋、土耳其等国家的支付和分发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据长期居住在迪拜的科迪楚海CEO栾田介绍,中东大部分国家的住宅地址并不是按照邮政编码、门牌号等系统进行管理的。导致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存在,配送效率低下,物流成本被迫增加。
其次,由于中东地区独特的家庭结构,虽然家庭成员众多,但往往只有在国外工作的男户主拥有信用卡。这导致家庭中的妇女和失业的年轻人往往不得不用现金解决问题。到2024年,60%以上的线上消费仍以货到付款方式结算,导致收货效率低、退换货困难。
第三,觊觎中东市场“蛋糕”的不只是中国巨头。早在2017年3月,亚马逊斥资6.5亿美元收购本土购物网站SOUQ。如今,亚马逊中东仍然是中东地区最大的综合电商平台,月访问量超过7000万,活跃卖家超过2万,产品21个不同品类,近千万件产品,先发优势明显。同时,还有中东的Noon等本土电商公司,自然具有本土优势。
当中国跨境玩家到来时,他们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主动发起进攻:此前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亚马逊正在给卖家预览即将推出的新渠道很快,专门销售低价白标产品。产品基于Temu的畅销产品。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仅要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还要应对来自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国企业前进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对中国巨头的一次重大考验,也是中国智慧在世界舞台上的又一次精彩展现。时间会告诉我们结果如何。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