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国人羡慕的凯迪拉克在中国。”
这几天,我参加了新款XT5的发布会,凯迪拉克中国副总裁何天的一番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何天为何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他现场列举了海外社交平台上众多网友的评论,原因不言而喻。
事实上,不仅仅是凯迪拉克。国产大众ID.3此前也曾被德国车主“嫉妒”,甚至“因爱而恨”,以至于发起本土抵制。
也许不仅仅是美国人和德国人,也许所有外国人都羡慕中国市场的汽车。
为什么令人羡慕呢?答案肯定是价格。
让德国人突破防线的大众ID.3,在德国的售价一度是中国的2.5倍。 “德国人”不会欺骗中国人,这是一件好事。
凯迪拉克全新XT5也是首款在中国上市的车型。限时售价仅26.59万元起。内饰和底盘全面升级,价格已经低于海外。相比之下,海外现款凯迪拉克XT5售价为43,895美元(约合人民币31万元)。
在燃油车时代,大众、凯迪拉克在中国的售价比国内还要高,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简直与天罡相反。
过去,由于关税等多种原因,很多全球汽车在中国的价格远高于海外市场。现在,随着当地产业链的成熟,燃油车的价格不断下降。例如,1983年,第一代桑塔纳售价超过20万元,而当时中国员工的平均月薪为64.35元。到2021年,桑塔纳的起售价仅为8.79万元。
同样的原理也出现在新能源车型上,比如大众ID。系列。大众此前在回应为何国产ID.3的售价低于德国市场时解释称,中国市场的生产优势和供应链优势是一大原因。
同时,“价格战”也是许多全球车型在中国价格低于海外的原因。目前,我国新能源渗透率已连续两个月超过50%。以燃油车为主的海外品牌生存空间受到极大挤压,不得不“以价换量”。就连BBA也无法控制。比如,虽然他们在7月份就宣布退出价格战,但后来就处理不了了。 8月份,它甚至在航站楼提供了更高的折扣。
深度参与“价格战”也导致海外品牌利润下滑,以至于一些车企不得不关闭工厂、减产来维持利润。最近奥迪比利时工厂的重组和关闭就是一个例子。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海外品牌在中国轻松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
那么合资品牌接下来将如何发展呢?价格会继续下跌吗?
我认为希望不大。从不少车企减产保利润的情况可以看出,目前的价格已经接近极限,很难有任何下调的空间。
于是一种折衷的方法就出现了。我们看到很多车企的销售模式发生了变化。比如最近上市的上汽大众途岳新锐和帕萨特Pro,以及凯迪拉克的新款XT5和别克昂科威Plus,都直接定价高于指导价。以低得多的限时固定价格出售。
虽然限时固定价格与此前新车上市几个月后的终端优惠价格类似,但可以省去斗智斗勇的精力,这对大家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那么我们真的可以限时固定价格买车吗?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品牌近日发布的声明显示,消费者在别克品牌授权经销商处无法以“金秋限时定价”购买远景Plus的,可以通过别克客户服务热线进行投诉。
看来,当市场压力急剧增大时,车企的效率和执行能力都比以前好很多。
虽然现在合资车在下降,国产车销量在大幅增长,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很多地区都在打压中国汽车的发展。
今年10月4日,欧盟将就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45%的关税进行投票,法国也公开表示支持这一计划。
此外,美国正在制定新的法规和计划,全面禁止美国道路上的联网车辆使用中国生产的汽车软件和硬件,包括任何在中国生产并在美国销售的汽车。
既然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受到很多限制,那么在海外建厂岂不是可以吗?例如,比亚迪宣布将在墨西哥建厂,因为根据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如果这三个成员国在汽车生产上达到一定标准,则在出口到其他成员国时可以享受较低的关税。
但美墨加协议即将在2026年进行审查,地缘政治将极大影响协议内容,中国汽车出海将面临新的未知数。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车企在东南亚的扩张进展顺利,尤其是印尼、泰国、新加坡等市场。
总而言之,只要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好的产品就一定会畅销。
外国人开始羡慕中国市场的汽车,这暴露了合资汽车在中国被自主品牌打压的状况。那么您认为国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最终会是多少呢?
虽然目前走出去的中国汽车在一些地区暂时遭遇了不公平待遇,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只会阻碍当地汽车市场的发展。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预见,未来当海外市场的竞争环境变得公平时,中国汽车将会与日韩汽车并驾齐驱,甚至超越日韩汽车。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