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火爆后,投资者也纷纷入场。上交所系统一度瘫痪,券商开户数量激增。 A股牛市真的来了吗?
9月30日,腾讯财经联合中国金融协会推出“洞察股市”系列直播,邀请中信证券首席战略官陈果、中欧核心消费股票基金基金经理程宇轩、李立峰、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等重要嘉宾在线互动。
李立峰认为,当前市场的上涨是由于市场对政策变化稳增长的预期,特别是通过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循环。他认为上证指数不太可能止步于3300点,暗示市场仍有上涨空间。
李立峰 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政策方面,他提到政策的变化可能会持续一个季度以上,并认为政策将继续支撑市场;在资金方面,他认为外资和内资都有加大A股配置的空间,这将为市场提供支撑。在市场拥挤方面,他指出,市场尚未达到拥挤的状态,这意味着市场仍有上涨空间。
李立峰特别指出,投资者一定要设定自己的目标点,达到目标点后适度控制仓位。
对于具体的投资行业,李立峰建议避开高股息的防御性行业,重点关注增长型和消费型行业,尤其是有政策支持的行业。新投资者可以选择上证指数作为投资标的,避免盲目跟风。
他预计财政部可能出台超预期的稳增长政策。
以下是李立峰的一些精彩观点:
谈谈牛市逻辑:
也许股市让大家都能赚钱,这是稳定增长的充要条件。
李立峰:这次市场的繁荣是因为大家都在猜测稳增长的思路是否发生了变化。我们大多数人认为,要稳定增长,我们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或出口。
但是这次我们可以看到本周央行潘行长的讲话,包括政治局会议,所以我觉得大家其实都在猜测一个问题,就是在救经济还是稳经济的循环中,我们领导层是否想通过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两个“引擎”创造一个相对良性的经济循环?
比如,如果像政治局会议上提到的那样,股市上涨、楼市止跌企稳,人们口袋里的收入就会增加。此外,公司的经营业绩也将得到改善。这将导致整个经济的内需增加。如果按照这个推论,也就是说,这一轮政策牌的出发点就是希望股市包括房地产市场上涨。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股市或者房地产市场回暖后,整个经济会慢慢复苏吗?所以我想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想法。
如果是这样的思路的话,整个稳定增长的思路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或许已经成为股市让大家赚钱的充要条件。这也是我们相对看好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的推论。
谈论市场可持续性:
政策至少会持续一个季度,资金的增加和拥堵程度也必须考虑。
李立峰:其实我们也经历过,比如2012年底,我记得有一次突然大幅降息,引爆了整个A股市场。非银、券商涨幅非常大。从2012年底到2013年,增长速度非常快,持续了大约一个季度。此后,就进入分化阶段。这是一个参考。
另一个参考是2014年和2015年。2014年我们经历了多次降息。 2015年“两会”期间,我们央行系统领导在“两会”期间提到,要鼓励大家去投资股市,我记得2015年“两会”期间,整个央行系统市场牛市了近一年多,然后在2015年5月或6月出现了阶段性顶部。
站在这个点上,我一直建议股票投资者心里一定要有自己的所谓目标点。我和陈果老师无法公开说出我们的看法是什么。我建议投资者心里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观点,认为价格会在什么阶段上涨。
整个市场的解读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政策。从目前的政策来看,如果推测政策是为了保护资本市场,那么政策差异并不大。而最细心的照顾也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既然高层这周已经告诉大家他要做什么,我想这个关怀政策至少会持续一个季度以上。这就是政策。我认为政策上没有太大区别。
二是金融层面。目前整个资金层面的仓位是否特别高或者未来还会有追加资金吗?据我了解,国际投资者,比如外国投资者,在全球股市上,从以往的数据来看,都是减持A股,可能会配置更多的日本股票,然后再配置到美国股票。更多的。但在A股的配置上,大部分都只有3到6个点。事实上,整个A股市场在全球的权重地位大约是10到15个点,但目前整个国际资本在A股的配置只有4到6个点。如果从外资空间来看,标准配置还有很大的空间。
国内资本,比如私募、公募,都是做绝对回报的。事实上,他们在A股的仓位配置并不高。我认为内资和外资加仓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不相信短短一两周就能全部达到标准分配比例。我觉得从目前资本进入的空间来看,我觉得还是有空间的。
第三,要考虑拥挤问题。其实在2015年,大家的逻辑都没有问题。所有分析师,包括研究院的分析师,对股市的逻辑、政策、看多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在2015年5月和6月达到了阶段性高点。高点的主要原因是拥挤。如果你一直买筹码,你就会买很高的仓位,然后就会出现拥挤。目前我们的点位是3300点。我想每个人都会衡量他所在的行业或者他购买的一些标的。现在很难用拥挤这个词了。
从政策角度来看,毫无疑问是保护。增量资金方面,似乎也有比较大的配置空间。从拥挤的角度来看,现在谈论拥挤似乎还为时过早。
所以从这些因素来看,我个人认为应该给这个目标点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点。达到这个目标点后,大家都考虑控制某个位置,所以很难回答主持人连续提出的问题。
例如,我们设定了一个目标点后,到达该点的斜率是多少?如果价格每周都像本周这样上涨,可能很快就会达到目标点位。如果倾斜角度只有20度、30度,可能会持续四分之一年,甚至半年,甚至一年。
我想利用今天的时间,每个投资者都需要自己衡量一下所谓的目标点。这比我们猜测持续时间更重要。
谈谈投资建议:
一定要设置合理的止盈点,到达后一定要控制仓位。
李立峰:投资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一直认为投资是违背人性的事情。我们经常听说,当别人特别贪婪的时候,我们要适度理性。当别人极度恐慌、悲观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就要保持适度的理性。一群对市场能够适度乐观的人。话虽如此,如果你想在大家都非常兴奋的时期保持极度的独立和理性,我觉得是相当困难的。
包括最近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很多都是深卖的。最近价格上涨,然后一涨这么多就立即卖出。不知道为什么卖了之后还涨。我感觉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波段操作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真正的投资应该是长期投资。你选择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职业经理人,然后进行三年维度或者多年维度的长期投资。我想这应该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
当然,考虑到现在的情况,我还是回到之前说的。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都同意市场的启动才刚刚开始。但是,我们必须设定自己的所谓获利回吐点。即使未来达到这样的点位,市场似乎仍有上涨空间,但建议投资者适度控制仓位。比如假期过后,可能一两个月就达到了想要的点。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建议适当控制仓位。
另外一个建议是我们现在在购买目标等方面追求高贝塔值。例如,有的选择20厘米的股票。但我们要知道,当市场开始上涨时,人们可能会追逐一些弹性较高的股票。但当我们研究整个市场的时候,比如过去两轮牛市,其实大部分已经到了牛市中后期的股票往往都是股票当中有alpha的,然后是有alpha的股票。相对较小的回撤率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益。这个很难说,但是一开始可能就买一些中小票,涨得很快。但中后期在选择标的时要注意稳健性和回撤性。
简单来说,当大家都疯狂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我们一开始设定的目标点。如果达到了那个目标点,我们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仓位。
谈牛市选股:
牛市中,银行板块的绝对增速并不明显,我们看好增长板块和消费板块。
李立峰:我们回顾2013年、2014年、2015年的两次牛市,简单回顾一下行业的兴衰,其实我们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所谓牛市一定是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高,就是大家的信心都提振了,大家的风险偏好都提振了。经过这次提振,我们往往会发现,过去的牛市,首先表现并不好。行业。我们所说的业绩不佳,是指增速缓慢或较低的行业,往往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部分是首当其冲的银行。虽然银行在前两次牛市中都有绝对收益,但超额收益并不明显。在我的印象中,银行指数的涨幅可能在15到20左右。如果定义为牛市,银行的绝对增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其次,增幅不是那么明显,比如高速公路、公用事业、电力等。
我想通过今年年初到8月底的第二产业来看就可以回答楼主的问题了。上涨良好或抗跌的行业往往在下一个季度或半年里前景不乐观。因为逻辑很简单,我们之所以从年初到8月底配置电力、银行、高速公路,就是因为我们在风险偏好特别低的时候,配置了一些债券类的防御性产品。这个时候我们整个市场的结构就已经进入了风险偏好加大的所谓牛市阶段。防御性板块和高股息债类板块在牛市中不具备比较优势,建议不要配置这些板块。 ,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是消费与增长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我认为增长和消费是齐头并进的。因为从前两轮牛市中发现,增长板块和消费板块是交织在一起的。给出一个具体的数据,我们会发现,消费板块的增速可能在35左右,增长板块的平均增速也在35左右,也就是板块好增长和好增长的区别。差距不会超过5分。我自己的观点是首先要淘汰债券类产品和高分红防御性产品,这是我们不看好的。至于消费和增长,从历史经验来看,它们确实是一个并驾齐驱、相互领先、错开领先的过程。
第三个观点是增长。增长中有一个政策值得投资者关注。此次监管部门出台并购重组政策,就是鼓励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往往并购重组特别活跃的领域都是增长领域,即TMT领域,也就是计算机和电子领域。我认为是有政策支持的。至于消费,我们的监管实际上提到了引入或鼓励长期投资,这确实有利于消费。增长和消费其实有政策红利。我想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我对增长和消费持乐观态度。但对于接下来的纯防御性板块,我建议投资者可以分阶段搁置,进行板块转换。我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关于财政部的政策:
特别国债增发规模极有可能超出市场共识。
李立峰:现在大家普遍对财务会的讨论比较多。主要原因是其他部委基本都推出了计划,包括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住建部、发改委、等等,其实都已经拿出了计划。表达自己的立场目前就相当于我们的“财神爷”。财政部还没有及时拿出应对政治局会议的方案,这是最高决策层的部署。资本市场对财政部下一步的动作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和期待。
据我们猜测,财政部可能会在国庆期间或节后推出一系列组合政策。因为按照中国的流程和程序,最高决策层部署工作后,各部委往往会加班加点地制定一些配套的具体实施方案。我认为从时间上看,财政部大概率会拿出相应的方案和细节。这是一个过程的问题。
至于内容,大家普遍期待。具体数据我们其实并不知道。但如果我们看一下之前各部委提出的方案,比如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提出的方案,都是非常超预期的。另外住建部和上海、深圳住房政策的松动,包括广州住房政策的松动,我认为是超出预期的。
我觉得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这么多部委出台的政策非常重要,超出预期。我个人认为,财政部出台的稳增长方案,极有可能是一个超出大家预期的方案。这是从定性的角度来说的。
具体来说,我们也在猜测。一方面,有特殊国债。我认为增发特别国债的具体数字和金额很有可能超出市场预期。至于具体数据,我不能盲目猜测。我只能说,定性地讲,特别国债增发的规模很可能超出市场的普遍预期。
给股东的建议:
假期结束后,您可以购买综合指数等股票。设定目标点,不要随意分配。
李立峰:我觉得还可以。我主要关注上证指数,目前是3300点。我认为大家普遍认可的本轮牛市的止损阶段似乎不太可能止步于3300点,监管的目标点位也不太可能是3300点。我感觉如果节后上船的话,我更多的是上证指数的目标,绝对不会停在3300点。我觉得放假之后,股指指数如果车上这样的话,我想就还可以了。
对于新投资者来说,首先要设定自己的目标点。第二个就是在购买品种方面,我还是觉得新投资者不要随意配置。不要认为它们应该只与发展良好的产品相匹配。我更倾向于认为上证综合指数对于新投资者来说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我对上证指数有自己的目标点。这样我主要看绝对收益,因为我毕竟是一个比较缺乏经验的投资者,所以不要追。风啊,别追热点。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