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如何看待新情况、新问题?
对于当前经济形势,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哪些新情况、新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宏观经济学家刘元春:新情况新问题是指与我们年初、年中总结的经济形势相比,现阶段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外部环境:欧美经济的持续疲软导致了货币政策的全面转型,这也导致了我们整个政策空间的放松。当然,这也对我们对欧美的出口造成了进一步的压力,这对我们后续的订单持续增长造成了压力。内部环境:我们将看到7、8月份的经济数据公布,显示消费增速持续下滑,未来投资前景并不乐观。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房地产市场和股市都在下滑。压力之下,整体经济指标不容乐观。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我们更直接、更深入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同时出台一系列增量政策来面对这些新问题、新现象。
由“坚定不移”调整为“努力完成”
您如何看待实现全年经济目标的难度?
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与此前“坚定不移”的说法相比,此次说法有所变化和调整。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将实现全年5%的目标? GDP经济增长目标难吗?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宏观经济学家刘元春:这次政治局会议的召开是独一无二的。正视问题,高度重视当前稳增长、稳信心、稳房地产、稳股市的重要性。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看到信心坚定、明确,要努力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指标。我们还需要客观理性地判断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的复杂性,因为根据7、8月份的数据,我们第三季度的GDP增速可能会在4.6%的水平。如果要实现全年的目标,我们四季度的增速可能会在5.3%左右。因此,按照既定的政策力度和节奏,实现全年目标将是困难的。所以整个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和节奏都要全面加强,这就导致了我们看到的一些表现的变化。
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抓住重点”
有什么意义?
为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抓住重点”。您最看重哪些方面的进步?已经出台的政策中,首先应该稳定哪些?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宏观经济学家刘元春:当前的焦点无疑还是“扩大内需”。 “扩内需”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指标就是“稳信心”,而“稳信心”来自于我们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所以,这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一个非常重要的重点,就是把过去简单的“稳投资”、“稳消费”追溯到“稳房地产”、“稳股市”两个重点。目前看来,确实起到了及时的作用,对于提振我们的信心、扭转我们的预期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
新表述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宏观经济学家刘元春:这是我们近年来第一次这样表述。这说明我们房地产调控的目标已经从原来的“防风险”,即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和风险传染发生了转变。 ,逐步转向短期“止跌企稳”。这个止损包括交易量、价格参数等一系列数据的稳定性。这种稳定将对增加短期需求、恢复整个市场信心、稳定政府财政起到积极作用。稳定房地产对于短期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治局会议关于“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的表态,成为最受关注和深思的内容之一。 。
具体政策:
在供给方面,会议全面把握形势,要求加大对“白名单”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要求商品房建设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在这些方面都必须落实相应的政策。 。更重要的是,在需求方面,还需进一步发力。这不仅体现在限购、限贷的取消上,还体现在房地产股贷款利率的下调,这对于需求的恢复至关重要。因为现在稳定房地产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保持龙头企业相对稳定、交易需求相对稳定。需求侧政策的增加也将对市场稳定产生积极作用。
“我们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谁来帮忙?我能提供什么帮助吗?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宏观经济学家刘元春:“我们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是一个新的表述。 8月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还特别提到,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尚未缓解。从7、8月公布的新数据来看,企业目前面临以下困难:
经营业绩下降,特别是投资收益普遍下降。虽然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3%,但如果将样本规模扩大到规模以下企业和服务业,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当前的利润增速情况不容乐观。从上半年上市公司半年报中也可以发现,近一半的公司利润并未出现增长。订单减少,投资机会减少。这导致很多企业的预期减弱,信心相对较低,从而出现了一些大家都看到的“平淡”现象。非规范的执行和监管。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因财政困难执法不规范,给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造成了干扰。这种干扰也导致了新一轮企业信心下降、市场秩序混乱。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企业资金回收也存在问题。由于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和一些大企业经营不善,会出现新的债务现象,新的“三角债务现象”也会出现。这也导致了很多新的问题。这次会议还指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
如何通过政策推进
真正形成“就业第一”的导向吗?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宏观经济学家刘元春:当前就业困难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这是由于整个经济的需求压力以及供给增加等因素造成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央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因为它不仅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因此,就业优先战略是党中央审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 。针对重点群体的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青年就业,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就业。二是农民工就业。重要原因之一是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同时,由于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新增就业需求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这包括总量问题和结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多年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就业政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从今天看,要保证就业优先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有一些新的项目来保障主体和投资,这样才会有新的就业需求。我们还必须考虑新项目的就业导向。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排除在战略目标之外。我们的政策必须在稳定就业和结构转型之间取得相对平衡。
如何理解“促进消费和惠及民生结合起来”?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