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机制
我们居住的很多房屋已经进入“中老年”阶段,就像人们需要定期体检、发现身体有问题就去医院治疗一样,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房屋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确保房屋安全。即使是现在“年轻”的房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变成老房子,安全隐患也会逐年增多。
近年来发生的房屋倒塌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这些倒塌房屋能早点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这些令人心碎的事故也许就不会发生。“不体检,不改造”,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改造的重要时期,保障建筑、设施、房屋等的安全要放在首位,实施城市改造前,要先进行城市和房屋体检,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时维护、修缮。
房屋检验是通过数据核实、现场检测、分析计算等方式,对既有建筑的安全性能进行综合评估的活动。如何进行房屋检验?
业内专家表示,不同建造年代、不同功能用途的房屋,房屋体检要求会有所不同。对于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如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等,房屋体检要求应更高。房屋越老,体检频次应越高。对于越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房屋,房屋体检更为重要。房屋体检应由具备相应技术条件和技术能力的机构实施。
一些城市积极探索推行房屋定期检查。厦门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厦门正积极探索先检查后实物检查的方式,实行房屋结构安全栅定期检查机制,分类开展房屋月度例行检查和年度专业检查,并视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全覆盖检查可收集房屋现状信息,筛选实物检查对象。检查结束后,房屋安全实物检查信息管理系统会生成应检项目清单,督促安全责任人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房屋安全实物检查。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宁波计划先对城区开发边界内老旧多业主房屋进行全面体检,随后逐步扩大到公建、商品房自建等。目前,《宁波市房屋体检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已起草完成,并结合当地特点,增加了台风前后房屋安全、软土地基安全等专项体检指标。
房屋维修和保养资金
建立住房养老制度,是进入城市更新期后,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燃眉之急、加强既有住房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既照顾基本,更着眼长远。
近期,住房养老基金资金来源问题引发舆论关注。对此,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住房养老基金由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两部分组成。个人账户是业主缴纳的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缴纳情况按现行规定执行。住房专项维修资金一般在居民购房时缴纳。因此,可直接建立住房养老个人账户,居民无需另外缴纳住房养老个人账户费用。
住房公账资金是城市政府住房安全专项资金或应急储备资金,是政府履行住房安全管理基本公共服务职责而支出的资金。住房养老公账资金由政府按照“取之于房,用之于房”和“不增加个人负担、不损害个人权益”的原则设立。从试点城市开始,地方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土地出让金等方式筹集资金。目的是建立稳定的住房安全管理资金渠道,不要求居民额外缴纳费用,不增加个人负担。
住房养老金到底用来干什么?相关负责人介绍,住房养老金个人账户和公账资金共同保障住房全寿命周期安全。按照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规定,个人账户资金专项用于住宅楼共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更新改造等;公账资金主要用于房屋体检、保险费用等。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尹飞认为,住房养老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公共账户。我国现有存量住房安全隐患日益突出,住房安全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建立公共账户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保底线、应急、长治久安,在出现区域性事故先兆或者非特定房屋出现安全隐患时,为相关房屋提供体检、安全监测等公共服务,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保障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江苏省徐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徐州市积极推进住房养老试点工作,目前已建立住房养老公共账户和个人账户,公共账户资金主要为政府财政投入,个人账户为业主缴存的专项住房维修资金。试点地区个人养老账户也已建立,共涉及242个社区。
运用市场化手段保障住房安全
住房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全面保障房屋在正常使用以及自然灾害和事故情况下的质量安全。
新建住宅投保新房质量险,可对房屋建成后一定期限内出现的地基、主体结构、保温防水、设备管线、装饰装修工程等质量问题提供保障。据了解,新房质量险一般由建设单位投保,而现有住宅可投保现有住宅安全险。
上海市房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已实行城镇房屋安全保险制度,分为既有房屋安全保险和新建房屋质量保险。既有房屋安全保险包括主险和补充险,其中主险包括主体结构整体或局部倒塌造成的房屋损失、临时灾害安置费用、人员伤亡赔偿等。新建房屋质量保险是针对既有工程质量潜在缺陷的保险,鼓励继续购买保温防水工程保险。还将研究对住宅外墙及附属构件高处坠落危险、电梯、消防设施安全等引入保险机制的可行性。
过去,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为确保住房建设工程质量,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加强监管,压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职责。住房保险机制出台后,保险机构成为通过商业化、市场化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住房安全的独特力量,有利于通过市场化手段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方式。为避免房屋漏水、开裂等质量问题频发,甚至发生倒塌等安全事故,进而支付高额赔付,保险机构有充分的动力加强对受保新建工程的质量风险管控,以及对存量房屋的日常检查和安全监测。实践中,一些保险机构会拿出一定比例的保费,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受保房屋进行定期安全监测,客观上对保障房屋安全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圳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实施风险降本管理,推动保险机构成立专业服务团队和专家库,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区分不同阶段不同险种,采取“人工智能+智能化”方式,实施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房屋体检、动态安全监测、幕墙安全检查等全方位安全保障,把隐患发现、识别、管控的门槛前移,防患于未然。
推进住房体检、养老、保险三项制度建设,要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包括落实住房安全各方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明确相关部门监管责任等。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提升城市安全韧性要靠体制机制创新。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加快推进住房体检、养老、保险三项制度建设,总结各地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不断完善现有的住房安全管理基础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