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0日,吴永明正式“接替”张勇出任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不过,在去年10月底的2023云栖大会上,刚刚上任的吴永明却选择坐镇台下,并未登台。吴永明对阿里云的战略规划直到2023年11月才全面揭晓。当时,在确定阿里云不再完全脱离集团后,他宣布阿里云未来将朝着“AI驱动、公有云先行”两大方向发展。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吴永明分享了自己这两年对AI发展的观察,以及对未来“AI驱动的世界”的预测。
吴永明在演讲中表示,在过去的22个月里,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快,但我们仍处于AGI革命的早期阶段。他认为,去年大模型还只能辅助程序员编写简单的代码,而今天它可以直接理解需求,完成复杂的编程任务。去年大模型的数学还只是中学生的水平,而今天它已经达到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金牌水平,并且接近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博士水平。
他提到,过去一段时间,模型推理成本呈指数级下降,远超摩尔定律。过去一年,阿里云百联统一推理API调用价格下降97%,百万次调用最低成本降至5毛钱。推理成本是应用爆发的关键问题,阿里云会努力持续降低成本。
要实现真正的AGI,下一代模型需要拥有更庞大、更泛化的知识体系,以及更复杂、多层次的逻辑推理能力。全球先进模型竞赛的投资门槛将达到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场景中被广泛应用的可能性正在打开。
吴永明认为,AI最大的想象空间不在手机屏幕,而是接管数字世界、改变物理世界。他认为,生成式AI通过为生产力供给增加智能,为世界创造了更大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创造可能是移动互联网连接价值的十倍、几十倍。生成式AI将逐步渗透到数字世界、接管数字世界,物理世界大部分事物都将具备AI能力,形成下一代的新产品,并在云端AI驱动下与数字世界连接,产生协同效应。
同时他提到了汽车行业使用AI模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并预测机器人将是下一个发生巨大变革的行业。他认为,未来所有可移动的物体都将成为智能机器人,可以是工厂里的机械臂、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仓库里的搬运工、火灾现场的消防员、家庭里的宠物狗。未来工厂里会有很多机器人,机器人将在AI大模型的指挥下生产。现在每个城市家庭都有一辆汽车,未来每个家庭可能都会有两到三个机器人。
此外,吴永明还表示,AI计算正在加速演进,成为主导计算体系。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重构,将带来计算架构的根本性变革。过去几十年以CPU为主的计算体系,正在加速向以GPU为主的AI计算体系转变。未来,几乎所有的软件和硬件都具备推理能力,其计算核心将变成CPU计算引擎+GPU推理引擎的双引擎驱动。
阿里云观察到,在新增算力市场中,超过50%的需求是由AI驱动,AI算力需求已成为主流,这一趋势还会不断扩大。阿里云在过去一年投入了大量的AI新增算力,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旺盛需求。吴永明认为,各行各业都需要性能更强、规模更大、能更好适应AI需求的基础设施。
吴永明提到,阿里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AI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阿里云单网集群已经扩展到十万卡级别,从芯片、服务器、网络、存储到散热、电源、数据中心等各个方面。
“从历史经验看,人们往往在短期内高估新技术革命,在长期内低估它。因为在新技术应用的早期,普及率还比较低,人们在切身体验中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件,所以大多数人都会本能地产生怀疑,这很正常。但它会在你的怀疑中成长,你会在犹豫中错过大的趋势。站在AI时代浪潮的开端,我感到无比激动”,吴永明说。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