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员工集体事件背后:取消分红引发的劳动合同变动风波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近期,娃哈哈因员工集体事件而成为舆论焦点。

尽管9月7日,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席会(下称“员工持股会”)通过娃哈哈官方微博发布辟谣声明,称“娃哈哈维权委员会提起诉讼维权”“要求员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均为不实信息,但该事件热度不减反增。

从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以及多家媒体知情人士的报道来看,这起事件的背后显然还有更多的故事。

娃哈哈员工集体事件背后:取消分红引发的劳动合同变动风波插图

“取消分红”是导火索

据观察者网报道,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源自娃哈哈集团2024年8月对员工“干股分红”及“劳动合同”做出的一系列变更。

当时,娃哈哈员工陆续被通知与娃哈哈集团解除原有劳动合同,并被引导与宗馥莉主政的宏盛饮料集团重新签订劳动协议。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改变了员工的雇主身份,还直接导致一项关键福利——员工在娃哈哈集团享有的“干股分红”权利被彻底取消。

要知道娃哈哈集团员工此前可是实行着“干股分红”制度的,光是这一部分收入就能占到员工全年收入的50%以上。

此举引起员工普遍不安与担忧,从而引发此次维权事件。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娃哈哈员工已自发组织维权委员会,已有50余人起诉公司,近700人表示愿意参与维权。目前,法院已正式受理娃哈哈员工的诉讼材料。

另一起导火索是杭州萧山顺发股权转让案。萧山顺发是娃哈哈集团(产品代工企业之一)重要投资主体之一,而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会曾是萧山顺发重要股东之一。此前,职工持股会背后的娃哈哈集团员工可分享萧山顺发的高额投资收益。近期股权突然变更,影响到娃哈哈集团员工个人投资收益。

天眼查APP显示,萧山顺发现任法定代表人为宗馥莉,持股比例为100%。工商变更记录显示,今年8月,娃哈哈集团员工持股会退出萧山顺发公司,此前的持股比例并未披露。同时,公司市场主体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港澳台投资、非独资)”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港澳台自然人独资)”。

维权委员会质疑,员工持股会所持有的萧山顺发股份是否以零元的价格全部过户到宗馥莉个人名下,过户流程是否合规、价格是否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娃哈哈集团自1999年完成股改以来,一直由杭州市上城区国资控股,持股比例达46%,宗庆后、职工持股会分别持股29.4%、24.6%;宏盛饮料集团大股东为一家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公司——恒丰商贸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疑似为宗馥莉,其与娃哈哈集团并无股权关系。

问题在于,近年来,宏盛饮料集团作为娃哈哈的重要OEM,其盈利模式主要靠OEM加工娃哈哈纯净水再卖给娃哈哈集团销售公司,2022年其年营收已突破100亿元。

娃哈哈员工集体事件背后:取消分红引发的劳动合同变动风波插图1

此次矛盾爆发时,娃哈哈内部曾有声音质疑,国有控股的娃哈哈集团才有权将娃哈哈品牌产品的加工外包,宏盛饮料集团涉嫌直接将生产外包给OEM工厂,侵犯了娃哈哈集团的权益,进一步侵犯了国有资产的利益。

同样,质疑声也指出,宗馥莉个人持有另外几家疑似为娃哈哈产品分销平台的公司100%股权,作为娃哈哈全国分销网络的一部分,它们在“联销体”机制下使用娃哈哈商标,是否缴纳了集团的商标使用费?这是否也侵犯了集团股东的利益?

这一指控极为严重,直接将娃哈哈集团和宗馥莉本人推到了舆论的中心。

合规是6年前“激励政策”的关键

回到员工维权事件本身,9月7日,娃哈哈员工持股会发表声明称,从未听说有关“娃哈哈维权委员会”的任何信息,也没有收到所谓“娃哈哈维权委员会”提起诉讼的任何信息;公司员工持股会内部股份回购是经会员代表大会一致决议通过的,相关协议是持股会会员自愿签署的,合法有效,不存在损害持股会会员利益的情况。

职工持股会同时表示,萧山顺发的股权转让合法有效,并不存在外界猜测的特殊原因。

事实上,尽管回复中否认了“员工维权”事件,但不难发现,此时员工与娃哈哈集团或集团管理层的矛盾,已从目前的“干股分红”利益问题扩大升级为2018年股份回购问题:维权员工一方面要求宣告2018年股权回购无效、重新确认员工在持股会的股份;另一方面要求员工持股会、宗馥莉对2018年员工股权回购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包括回购资金来源、回购价格等。

据观察者网报道,1999年刚刚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娃哈哈集团,采取的不是“干股分红”,而是全员持股制度。在当时持股24.6%的员工持股俱乐部中,每位员工以每股1元的价格认购股份,随着职位的上升,可以认购更多的股份。随着新员工的加入,持股俱乐部也不断壮大,2018年已达1.1万人。

但2018年,以宗庆后为首的娃哈哈提出回购内部员工股,实行“干股”制,回购方案条件为“2元特别红利加1元股本”,即以每股3元的价格回购内部员工股,至此员工只享受红利,不再持股。

对于这一变化,娃哈哈当时称是为了“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原有年度分红总额保持不变,根据岗位、业绩等重新评估为干股。

这起原本是具有时代背景的典型企业改革案例,在6年后其合理性、合规性遭到质疑,并成为员工与公司矛盾的焦点。不少员工认为,“当年的回购定价不透明,没有披露定价依据,导致自身利益受损。”

对于事件后续发展,娃哈哈集团尚未对外界作出进一步回应,观察者网将继续跟踪报道。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