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晚间,科林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海信网络能源,由于海信网络能源无实际控制人,因此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最终,海信网络通过联合高管、潜在股份购买、公开要约收购等多种方式,持有科林电气34.94%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同时持有公司原董事李彦如、曲国旺代持的9.57%股份的投票权,合计持有上市公司44.51%的投票权,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在8月30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科林电气新一届董事会7名董事中,海信网络获提名4名董事,占比过半。
其中,海信公司陈伟强、史文博分别当选为董事长、副董事长,经董事长陈伟强提名,董事会聘任科林电气原副总经理王勇为总经理。
科林电气新一届董事会
控制权之争的始末
从新管理层履历来看,陈伟强出生于1968年,拥有博士学位,曾任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现任海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产业发展重点实验室主任、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史文博,1972年出生,本科学历,曾任青岛海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青岛海信网络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
新任总经理王勇是本次董事会换届选举中由石家庄国投及其一致行动人提名的非独立董事,大学学历,曾任保定电力修造厂绝缘子分厂副厂长,早在2007年就加入科林电气,曾任科林电气副总经理,分管公司营销及市场开发工作。
石文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代表海信承诺,控股科林电气后,科林电气的注册地、生产经营、税务、生产场所、管理机构均不会迁出石家庄。这一表态,不仅表明了他对科林电气未来发展的信心,也体现了海信与全体股东共享发展成果的信心,更体现了海信为石家庄当地经济做贡献的诚意和信心。
而此前在与海信网络争夺控制权中落败的科林电气国有股东石家庄国投也表示,将发挥优势资源优势,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公司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看来,如今尘埃落定,双方终于可以握手言和,皆大欢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以来,海信趁着科林电器股权分散、董事会内部分歧大、增持的同时,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的方式,收购高管股权,表现出随时准备“趁火打劫”的态度。双方摩擦从未停歇,甚至一度“战火”从法庭蔓延到监管层面,与当年的“百团之争”颇有相似之处。
而此时,作为科林电气股东之一、拥有“主场优势”的石家庄国投不断“反击”,联系原控股方张承锁等股东组成联合行动团,持续增持。
8月5日,曲国旺、宋建玲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称7月16日收到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民法院的传票,科林电气以私自加盖董事会印章等理由,起诉宋建玲、曲国旺及副董事长李彦如,要求赔偿2000万元。
就在几天前,上交所向科林电气发送监管函,询问石家庄国投作为重要股东之一,是否存在指使未披露的一致行动人秘密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企图“打股东和海信在线一个措手不及”的情况。
原因在于2024年6月,石家庄高新区科发投资有限公司、石家庄医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以岭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大量买入科林电气股份,相关资金由“石家庄国投”担保。截至7月10日,相关股东仍合计持有公司5.94%的股份。
基于此,监管函要求科林电气、石家庄国投说明理由,直接指出后者的股份申购行为“违反程序”。
上市公司8月28日回应监管层,称石家庄国投前期披露的权益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其他未披露的一致行动关系,间接否定了与上述5.94%股东的一致行动关系,海信得以顺利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高层”之间已经有了默契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海信网络能源及其背后的海信控股经过几轮混改后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不再是常规意义上的青岛国企,而科林电气是石家庄地方国资众多参股公司之一,但该事件的最终解决,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河北国资与山东国资之间的“默契度”,以及上市公司业务本身与海信集团产品生态的契合度。
虽然两地官方部门自始至终没有明确表态,但从他们的举动不难猜测出他们的倾向。
今年4月,就在业界对海信拟收购科林电气讨论最为热烈的时候,当月15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董银生率领河北省人大代表团近20人来到青岛,参观考察海信集团总部,双方就海信能源发展进行了深入洽谈。
亲自接待嘉宾的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少谦,高级副总裁唐业国就近年来海信高质量发展、新电网、新能源产业布局、产业并购、全球化发展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外秀肌肉,向河北省相关领导展现诚意。
可以看出,双方此次会谈成果颇丰,会谈结束后仅两天,海信网络能源总经理史文博就首次对此次收购做出正面回应,称收购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明显没有“阻拦”的意思。
因此业界普遍猜测,双方相关部门很有可能会支持海信收购科林电气,而科林电气的股价也开始大幅上涨。
那么问题来了,海信和石家庄国投在二级市场的收购能力如何,谁能获得更多科林电气原管理层的支持,毕竟科林电气很多股份都集中在不同的管理层手里。
最终,海信万科成功获得李彦如、曲国旺所持股份的9.57%,二人合计持有上市公司44.51%的投票权,超越石家庄国投,成为科林电气的控股股东。
双赢才是根本
事实上,无论是河北省相关主管部门,还是科林电气原高管、股东李彦如、曲国旺等人,之所以选择支持海信入驻,更有可能是因为海信集团相关生态链与科林电气的契合度极高,这才是双方合作的现实基础,也是资本市场反应强烈的根本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海信网络能源作为海信生态系统新能源领域核心平台,主要浸没在两大业务板块:绿色IDC&ICT基础设施方面,助力构建绿色高效、智能安全的数据中心与通信网络;新能源方面,提供“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平台”全链路数字化储能解决方案,将储能的安全性与效率做到极致。
其中,海信储能产品凭借独特的节能及ALL-IN-ONE热管理技术,进入国家电投、中电装备、中车等前十大客户,并稳居行业第一。
总体来看,海信网络的业务链条比较“软”,若想走得更远,必须有自主可控的硬件支撑。
无独有偶,电机制造领域的上市公司科林电气因股权分散、董事会成员思想分歧等原因陷入“内耗”,补齐生态链短板自然成为海信最优解。
公告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产品包括数字化智能变电站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能采集系统、智能电能表及配电表、高低压预付费系统、高低压开关柜、户外真空断路器等。
这样的布局,正是为海信的数字科技与新能源生态系统量身定制的。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