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夺科林电气(.SH)控制权,“海信集团”与石家庄市国投集团在激战数月后迎来“决战”。
8月30日下午,科林电气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进行选举,此次会议也被外界视为确定科林电气股权归属的压轴大戏。控制。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本次股东大会持续了近两天,打破了A股上市公司的纪录,且投票结果的公布一直处于“难产”状态。
直到9月1日晚间,科林电气才发布公告称,青岛海信网络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网络能源”)陈伟强、石文博、米勇、王勇选举石家庄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家庄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董事、总经理李建军为非独立董事,选举海信网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欢、钟庚申为非独立董事。选举石家庄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李文斌、王凡林为独立董事。
自此,海信威能与石家庄国投的董事会席位比例固定为4:3。
历时最长的股东大会
8月30日下午,在石家庄市科林电气公司总部,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次股东大会安保极为严格,公司特意设置了两道股东身份验证程序,没有经过公司批准的股东不得进入公司办公场所。未登记的人员不准进入公司大门。
会议尚未开始,双方之间的关系就已紧张起来。
海信网络能源代表在进入会场时也经过了极其严格的身份验证,并与科林电气的工作人员发生过多次争执。此外,科林电气还不允许参会者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会场。会议曾经花了近一个小时来统计与会股东所持有的总投票数。
科林电气董事长张承锁宣布会议正式开始后,首先宣读了出席情况及会议指示,科林电气证券事务代表随后宣读了关于董事会、监事会选举的三项议案本次股东大会将审议的议案及相关候选人的简历。
随后,会议进入股东及现场股东代表对各项议案进行表决的阶段。
8月30日,科林电气股东大会上,会议室的大门紧闭。
然而,这些都还只是开场精彩,这场“马拉松式”股东大会持续了近两天,创下了A股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召开时间的新纪录。
据现场知情人士透露,股东大会第一阶段于8月30日下午2点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31日凌晨2点半左右。与会各方均十分疲惫,状态不佳,会议主持人不得不宣布暂时休会。
第二阶段股东大会于8月31日上午10点左右复会,经过短暂休会后,于8月31日深夜结束,双方态度均有所缓和。
据悉,会上各方争议焦点在于,在现场投票阶段,海信万维能源此前公开征集的投票权集中在陈伟强、施文博两位候选人身上,而证人律师认为,部分授权股东的授权范围是为陈伟强、石文博、吴祥松三位候选人投票,海信网络授权的部分投票情况能源与授权范围不符。
8月31日凌晨,股东大会仍在进行中。
海信可赢得多数席位
在上述背景下,原本应当于8月30日晚间披露的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直到9月1日晚间才公开披露。
9月1日晚间,科林电气披露,陈伟强、石文博、米勇、王勇分别当选为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刘欢、钟庚申、王凡林分别当选为独立董事。
这一结果对外界来说并不太意外,持有44.51%投票权的海信,竟然能“战胜”持有29.51%投票权的石家庄国投,双方董事会席位数量均已确定比分为 4 比 3。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股东大会出席股东及股东代理人高达899人,出席股东所持有的有表决权股份数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0.0458%。 。
律师表示,本次股东大会的召集、召开程序、出席人员资格及股东大会表决程序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规定。本次股东大会表决结果股东大会决议合法、有效。
根据《公司法》、《科林电气公司章程》和《科林电气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规定,海信网络若持有公司董事会多数席位,将可以控制 Colin 的日常运营。
上述业绩出炉后,海信网络能源向界面新闻表示,“海信网络能源将与各方一道,共同谋求上市公司的发展,以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为最大态度、最大动力,共同努力把科林电气做大做强。科林电气新一届董事会及后续管理层将持续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不断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
据证券时报报道,各方已于8月31日完成相关议案并组建新一届董事会,新旧董事会顺利完成交接。据相关人士透露,全体股东将充分发挥各自以自身资源赋能科林电气,共同谋求企业发展。
出席本次会议的股东及股东代理人共计899人,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有的有表决权股份数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0.0458%。来源:公告
争夺控制权的斗争持续了数月
此次紧张的董事会变动背后,是海信网络能源与石家庄国投之间持续数月的对科林电气控制权的争夺。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称,今年3月18日,科林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副董事长李彦如、董事、总经理曲国旺拟将所持有的上市公司3.19%的总股本转让给海信互联网能源,并将其持有的剩余股份(占总股本的9.57%)委托给海信互联网能源行权。
与此同时,海信网络通过二级市场不断增持科林电气,谋求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目的十分明显,自此,科林电气控制权争夺战正式拉开帷幕。
张承锁称,李彦如、曲国旺两位创始股东投奔海信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海信集团的行为犹如“野蛮人偷袭”。张承锁坦言,海信与李彦如、曲国旺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业务协同。他表示,自己有信心打赢这场控制权保卫战。
面对海信的“偷袭”,张承锁及其团队始终处于强烈反对状态。通过增持、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等行动,张承锁与邱世勇等三名高管一度合计持有约占科林电气17.46%的股份。
为一举夺得科林电气控制权,海信威能于今年5月13日发起要约收购,拟以每股33元的高价收购科林电气20%的股份,溢价近较科林电气前一天的收盘价上涨15%。
6月3日,张承锁又出手,联合当时第二大股东石家庄国投及多名高管组成财团,持股29.51%,誓言联手全面封杀“海信集团”据此,科林电气实际控制人由张承锁变更为石家庄国投。
但在真金白银的诱惑下,中小股东还是投票支持海信。7月2日,科林电气披露,截至7月2日,海信网络能源要约收购清算过户手续已完成,并获得了海信的回购。共计持有科林电气股份9520.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94%,共计持有公司投票权的44.51%。
海信网络能源称,在现有的股权结构下,海信可以确保董事会半数以上席位通过选举产生,因此海信网络能源取得科林电气实际控制权,成为控股股东将毫无悬念。为上市公司股东。
为了进一步谋求控制权,科林电气第一大股东海信网络请求科林电气董事会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启动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程序,并提名一次性提名了7名董事候选人(后减为5名,包括3名非独立董事和2名独立董事)和2名监事候选人。与之相对应,公司实际控制人石家庄国投及其一致行动人也提名了5名董事候选人( (三名非独立董事和两名独立董事)。
如今,随着科林电气新一届董事会席位落定,海信网络能源的整合以及科林电气下一步的发展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海信网络能源向界面新闻表示,“海信网络能源将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积极调动海信集团内部优质资源,如海信在储能温控、软件、电力电子、研发平台等技术优势,供应链平台、人才机制以及全国乃至全球的营销渠道资源特别是国际营销渠道资源,持续支持上市公司拓展海外业务,充分发挥业务、资金、管理等优势,支持上市公司发展”。
谈到员工队伍,海信网络能源表示,“我们将保持上市公司员工队伍稳定,强化激励机制,坚持员工福利与业绩紧密挂钩,持续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对于董事会选举事宜,界面新闻致电走访石家庄国投,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不方便接受采访,以公告为准。”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