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2024中国企业500强”部分榜单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拍摄。新华社记者 张建军 摄
9月1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按照国际惯例,以企业2023年营业收入作为准入标准,连续第23年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国企业500强的发布,并不强调排名,而是着重通过分析研究企业经营数据,反映中国大企业的成长特征和趋势,通过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可以看到中国大企业的进步和发展韧性,也可以看到中国大企业与世界一流大企业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我国大企业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的新作为、新担当。
提高运营效率
2024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总收入110.07万亿元,迈上110万亿元的新台阶,比上年增长1.58%;入围门槛473.81亿元,提高3.83亿元;资产总额428.86万亿元;2024中国企业500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092亿元,比上年增长5.01%,增速由上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企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王基明认为,2023年中国500强企业将坚持稳中求进,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创新发展、开拓进取,在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从榜单数据看,2024年中国500强企业整体增速趋缓,经济效益向好,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均好于世界500强,同时,创新驱动发展特征更加明显,内生发展动能不断积聚,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持续推进,发展协同效应增强。
据统计,2024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大陆企业有125家,其中香港、台湾企业有133家。汽车及零部件、互联网企业表现优异,名次上升明显。其中,14家中国大陆企业位列全球行业第一,13家位列全球行业第二,15家位列全球行业第三,行业排名前三的企业总数达到42家,较近5年增加了10家。从利润来看,5家中国大陆企业位列全球行业第一,10家位列第二,11家位列全球行业第三,行业排名前三的企业总数达到26家,较近5年增加了3家。从近5年的变化趋势来看,中国大企业在世界500强中已经占据重要位置。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表示,我国大企业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固基础、促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打造发展新动能、培育新优势,增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创造更多更大的政治、经济、社会价值,努力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奋力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创新驱动发展
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总额达18137亿元,比上年增加2350亿元,增速为14.89%。平均每家企业研发投入39.17亿元,比上年的35.8亿元增长9.41%。500强企业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总收入的1.90%,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为2002年以来最高。这是中国企业500强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连续第七年提高。在财富500强高峰论坛上,不少企业家表示,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大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要素投入优势和产学研合作优势,强化关键共性技术。 、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技术领域以及目前“卡脖子”的一些环节,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培养创新人才,有效形成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榜单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持有有效专利总数为202.97万件,较上年增加14.44万件,增幅7.66%。其中,发明专利88.96万件,较上年增长19.67%。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的比重为43.83%,较上年提升4.40个百分点。发明专利占比在连续两次下滑后重回上升通道。
大企业处于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的核心位置,具有规模大、实力强、新技术应用场景丰富等诸多优势,是驱动产业升级、推动产业进步的主导力量。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中国500强企业申请参与标准制定75252项,较上年增加142项,企业申请参与标准制定数据连续6年增长。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方面,企业申请参与国际标准制定5267项,比上年增加275项。其中,通信设备制造、电信服务、电网行业位列国际标准制定前三,占国际标准总数的32.93%;通信设备制造业、工业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是参与标准制定前三大行业,合计占标准体系总量的14.02%,我国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整体水平有所提升。
朱宏任表示,大企业要树立系统性产业链思维,积极发挥产业链“链领头羊”作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提高对行业关键环节和发展趋势的掌控力;要发挥大中小型企业融合发展优势,围绕主业整合资源,构建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努力做大规模、提升质量、做强产业,获得更多市场话语权;要在攻关、突破“瓶颈”技术上发挥引领作用,协调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技术攻关,形成“链领头羊”企业带动全产业链自主创新、协同创新的发展道路;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投资,建立产业链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集成模式,有效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助力更多产业链伙伴共同发展,共同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新动能持续拓展
2024中国企业500强中,新能源装备制造、动力及储能电池、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半导体及面板制造等领域企业入围31家,较近五年增加18家。500强中,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物流和供应链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入围162家,较近五年增加28家。朱宏任表示,中国企业500强行业结构不断优化,入围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表明我国经济新动能不断增强、新旧动能不断转换的良好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近年来,中国大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快速增加,与世界知名大企业比肩,但盈利能力仍有差距,总体来看,中国大企业仍需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因地制宜培育优质新生产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型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众多企业的实践表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企业优化结构的现实途径、转换发展动力的重要选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朱宏任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普遍具有较强的创新驱动发展特征,对企业不断做强做大、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发挥了强劲推动作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广大企业要紧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深入研究相关产业发展规律,进一步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注重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加强科技突破,提升核心竞争力;注重科技管理创新,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高,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综合化、绿色化、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此外,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总营收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19%、46.14%和1.67%,不同类型企业协调发展,与其他行业企业发展同步,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