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茅台旺季批发价走低,原箱批价持续下滑接近散瓶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近期飞天茅台原箱市场批发价持续下跌,较8月底每瓶下跌约145元。据业内反馈,价格下跌主要因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加上节假日期间市场供应增加。不过,在今日(9月9日)举行的半年业绩会上,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德勤在回答有关茅台酒市场价格变动的问题时表示,目前(茅台酒)市场行情总体比较平稳。

茅台原箱批发价持续下滑 已逼近散瓶价

记者在今日酒价等民间报价平台上看到,今日2024年53度飞天茅台原箱批发价在2535元/瓶左右,较8月31日报价下跌145元/瓶,而散瓶飞天价格保持稳定,批发价在2365元/瓶左右,散瓶与原箱价格逐步接近。记者在附近的电商平台上看到,北京多家线下门店销售的2024年53度飞天茅台终端零售价也回落至约2330元至2380元/瓶。

据多位酒商透露,近期飞天茅台价格下跌与市场供应增加、需求低于预期有关。二线酒商和零售商主要通过茅台经销商获取茅台货源。本月,厂方给经销商发新货,茅台经销商在节假日也增加了市场供应量。但受需求问题影响,飞天茅台市场价格“未能跟上”。

自2021年茅台实施“拆箱令”以来,散瓶茅台酒与原箱茅台酒的价差不断拉大,最高时差额达500至600元/瓶。为增加散瓶销量,稳定市场价格,此前茅台对拆箱销售加价12瓶/箱。2024年6月起,为稳定价格,茅台停止“大箱”茅台酒的发售,市场上散瓶货源减少,两者价差也随之缩小。

飞天茅台旺季批发价走低,原箱批价持续下滑接近散瓶插图

随着茅台原箱价格不断走低,黄牛的回收价格也每天都不一样。北京一位黄牛告诉记者,2024年飞天茅台原箱回收价格也不断走低,目前已跌至2400元至2450元/瓶左右,散瓶回收价格也跌至2250元/瓶。

山东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酒类行业分会秘书长欧阳千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般情况下,散瓶酒的价格往往比箱装酒要贵,但由于茅台酒的金融、收藏属性,以及当年的“开箱订货”政策,延伸出了散瓶茅台、原箱茅台两种报价体系。如今,“开箱订货”政策早已结束,原箱茅台酒的价格也逐渐向散瓶茅台酒靠拢,说明茅台酒在回归“饮用价值”,囤积、炒卖茅台的资金在撤离,茅台酒消费逐渐回归理性。

在今日召开的业绩会上,茅台市场价格的持续下跌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张德勤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表示,他们深入各省区市场调研,召开各省区市场工作会议,与经销商、电商、团购、省区自营渠道代表座谈,持续完善战略战术体系,市场形势总体比较平稳。

茅台的跌势何时见底?

记者此前走访时注意到,今年中秋旺季酒类消费火爆程度并未如预期,而茅台批发价格新一轮下滑也引发市场担忧。

今年6月,受端午节市场低迷、电商低价促销影响,飞天茅台批发价崩盘,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由2500元/瓶跌至2100元/瓶。随即,茅台管理层采取一系列控货源、控价措施,包括降低货款比例、停止大箱产品发货等,市场批发价逐渐回升。

但从8月中旬开始,新一轮的价格下跌又开启,近期飞天茅台整体批发价格跌幅大于涨幅。

飞天茅台酒批发价与市场稳定息息相关,早些年市场茅台酒总供给量有限,货源稀缺使其价值不菲,巨大的价差和金融属性引发投资、囤积,进而放大了市场需求。但随着茅台酒产量逐年扩大,国内经济消费形势出现新变化,茅台酒市场供需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当茅台酒价格难以稳定时,就会影响其社会库存的稳定。

走访中记者注意到,下游零售渠道担忧市场销售不佳、酒价波动的风险,不愿意囤货,这也是中秋节期间葡萄酒需求不振的原因之一。

不过,在今日召开的半年业绩会上,茅台管理层并未对未来如何稳定市场价格、是否控产能和市场供给、开工率和社会库存水平等敏感话题做出回应。

而对于未来茅台的价格走势而言,电商的影响也是一个新的变数。

欧阳千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茅台酒的实际成交价格是酒厂投放量和速度、经销商和配额持有者的资金压力、批发商和黄牛的预期、电商平台的营收等多方博弈的结果。每当线下价格趋于稳定时,“以价取胜”的电商平台总会率先降价获取流量和销量,从而打破市场局面,迎来新一轮降价潮。当价格再次稳定时,电商平台又会开启下一轮降价潮,导致茅台酒价格不断下跌。

目前,电商低价冲击线下茅台价格体系的风险仍然存在。记者在淘宝、拼多多上看到,2024年飞天茅台补贴后散装价格在2300元/瓶左右,依然低于市场批发价,接近回收价。

值得注意的是,电商对白酒线下价格体系的冲击也是酒企集体面临的新问题。上周,抖音平台补贴了一位抖音酒商,将五粮液普五以845元/瓶的价格销售,将国窖1573以810元/瓶的价格销售,均远低于市场零售价。

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中国区副总裁冯华清认为,除了市场复苏不达预期的问题外,电商是消费者对需求感知最为清晰的渠道领域,短期内电商降价与厂家稳价存在矛盾,长期内消费者追求性价比与酒企尤其是名酒企业守住高端市场、冲刺更高经营需求存在矛盾。疫情发生以来,白酒市场的调整明显滞后于其他消费品类,这种调整还会有一定的延续性,或许还有进一步深度调整的可能,酒企需要未雨绸缪,未雨绸缪。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