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权整体转让失败后,中国人寿集团拟单独出售养老金子公司。
7月1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北京产权交易所获悉,大家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家养老”)100%股权公开挂牌转让,转让方为大家人寿、大家资产。
目前项目处于预披露阶段,待预披露结束后将进一步披露受让方资质、转让价格等具体信息,预披露截止日期为7月26日。
对于此次股票上市,大家保险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是公司正常的商业决策,大家养老客户权益不会受到影响。
今年1月,随着偿付能力披露豁免期结束,大家养老的业绩被外界所知,2023年,公司净利润亏损1.6亿元,今年一季度又亏损1.37亿元。
表现不佳
大家养老前身为安邦养老,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北京。2018年2月,原保监会发布公告,接管安邦保险集团。2019年,安邦养老正式更名为大家养老。
大家养老是我国仅有的10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之一,其实际控制人为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大家人寿和大家资管,大家人寿持股99.99%,大家资管持股0.01%。
预披露信息显示,若本次产权转让导致国有企业及其子公司失去对标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交易完成后,标的企业不得再继续使用国有企业及其子公司的名称、经营资质、特许经营权等权益等无形资产,不得继续以国家出资企业子公司名义开展经营活动。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所所长王红英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社保基金的股权要找到合适的买家并不容易,一方面实力雄厚的央企正加速出清金融资产、回归主业,民营企业为了回收资金也频频转让保险公司股权。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股东资质、资金来源的审核愈发严格,行业短期内面临发展瓶颈,部分保险公司经营业绩不佳也让各类资本愈发谨慎冷静。
大家养老作为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以商业养老保险保障第三支柱为主,向长期养老年金保险业务转型,预计2023年底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占实际养老金业务比重将达到98.23%,定期给付占比将达到2.3%。2013年保费延续率为93.71%,业务规模及价值持续增长。
不过从其业绩来看,大家养老的盈利状况并不乐观,今年1月,大家保险集团旗下三家子公司偿付能力披露豁免期结束,大家财险、大家养老、大家资产披露了2023年年报。
其中大家养老2022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14亿元,净亏损1.32亿元;2023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9.49亿元,净亏损1.6亿元,今年一季度大家养老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85亿元,净亏损1.37亿元。
大家财险同样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9亿元,净利润-2.9亿元,2023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5亿元,净利润-3.45亿元,2024年,大家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0.46亿元,净利润-0.82亿元,在85家财险公司中排名倒数第三。核心业务板块大家人寿尚未披露年报及偿付能力报告。
对于大家养老、大家财险亏损的原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原副主任李文忠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保险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安邦保险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业务模式、业务渠道也需要进行重塑或调整,使得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综合成本率较高。同时,由于去年资本市场表现不佳,市场利率持续走低,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不高,甚至可能出现较大的利差损失。
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早在今年年初,中国人寿集团披露旗下两家子公司国寿产险、国寿养老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报告时,市场便有传言称,中国人寿正在为这两家子公司寻找买家。
此前,中国人寿集团曾试图将旗下涵盖寿险、财险、养老险、资产管理四大子公司的保险集团打包出售,但两次公开上市均失败。
拆解出售或许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2018年2月23日,安邦保险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起诉,为保持安邦集团正常经营,原保监会依法会同有关部门成立接管工作小组,对安邦集团进行全面接管,由安邦集团经营管理。
工作小组接管安邦保险集团后,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增资608.04亿元,取得安邦集团98.23%的股份,清退安邦保险集团大部分原股东,同时启动资产处置和集团分拆工作。
安邦保险的增资消耗了当时中国保险保障基金52%的结余,作为民间行业风险缓解基金,保险保障基金的增资仅仅基于风险管理工作的需要,且股权增持具有临时性和阶段性,但截至目前,保险保障基金已持有大家保险98.23%的股份,持股时间已逾6年。
早在2020年2月接管期结束后,原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大家保险正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已基本锁定社会投资者。
由于疫情影响,大家保险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一度陷入停滞,直到2021年7月,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才首次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转让大家保险98.78%的股权,其中包括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持有的98.23%的股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持有的0.55%的股份,转让底价为335.7亿元。
当时相关报道称,共有6家财团参与竞购大家保险集团股权,其中包括互联网巨头京东、具有地方国资背景的厦门金元等,若进展顺利,按照监管要求,大家保险集团将于当年8月底敲定最终投资者名单,完成中国保险保障基金的阶段性退出。
但2021年8月,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并未等待最终的投资人名单,而是以302.12亿元的价格再次公开上市,较首轮上市价折价10%。但直到当年9月26日,大家保险上市期限到期后,依然没有有意向的买家,300多亿元的引资计划也因此流拍。当时还传出消息称,大家保险三年内不再考虑引资。
对于大家保险未能吸引投资的原因,李文忠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方面交易金额较大,另一方面监管对股东资质要求严格,如此大规模的股东对既有资质又有财力的股东来说并不好。而且大家保险脱胎于安邦保险,成立几年来一直受到信息披露豁免,对外披露的信息非常有限,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其价值,不愿贸然竞购。此外,在保险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投资保险公司的资本回报水平较过去大幅下降,保险公司股权的市场吸引力下降。
如今三年期限已过,大家保险改变了思路,单独出售养老金子公司能否成功,本报记者将继续关注。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