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多次荣登贵州首富宝座的罗玉平如今债台高筑,公司濒临倒闭,他无疑对商场上的酸甜苦辣、荣辱有深刻的体会。
8月30日,罗玉平实际控制人中天金融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备受瞩目的重组进展。
两天前,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中天财务等13家公司实质性合并重组计划,终止中天财务等13家公司的重整程序。
重组方案获得批准后,中天金融将进入重组方案实施阶段。
若实施顺利,中天金融的资产负债结构将得到优化,甚至有望摆脱债务和经营困境,“起死回生”。
但破产风险始终存在——“若中天金融等13家公司不实施或无法实施重组计划,则可能被宣告破产。”“本次重组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仍存在不确定性。”
━━━━
或失去控制
自平安银行率先向法院提出申请,打响罗玉平旗下中天金融重组第一枪以来,该公司已走上破产重整之路近一年半。
2023年4月,平安银行惠州分行作为债权人,牵头向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中天金融进行重整。
原因很直接——中天金融无力偿还债务,且明显缺乏偿还能力。
随后,从中天金融启动预重整、招募重整前投资人,到重整申请被法院正式受理、债权人申报债权,再到中天金融与旗下12家子公司实现实质性合并重组,每个阶段对于老板罗玉平来说都极其痛苦。
据中天金融2024年半年报显示,罗玉平个人为中天金融提供的担保金额接近百亿元,此外,其持股74.8%的金世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天金融控股股东,以下简称“金世奇”)的担保金额更大。
面对数千亿元的债务,为顺利实施公司重组,避免破产清算,中天金融今年4月发布投资者权益调整预案,宣布公司将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计划。从预案来看,此次转增股本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引入战略投资者;二是偿还债务。
据蓝鲸资讯此前报道,广东民生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粤民投”)已与贵阳政府及中天金融进行接洽,有望成为参与重组的战略投资者,并与贵阳市属企业共同认购中天金融的增发股份。
但按照上述调整方案,战略投资者将通过购买受让股份成为中天金融第二大股东,并享有控股股东金世奇的代理投票权,成为中天金融拥有最多投票权的核心股东。
这意味着,一旦战略投资者成功入主,金世奇将不再是中天金融的控股股东,而罗玉平也将失去对中天金融的控制权。
━━━━
你欠谁的钱?
截至2024年6月末,中天金融总资产1208.4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5%;负债总额1516.2亿元,所有者权益-307.78亿元。
公司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息、违约金合计超过400亿元,而账面现金仅为31.5亿元,短期资金缺口接近370亿元。
今年5月10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布了一份决定书,披露了中天财务等13家公司重大并购重组案的债务数额。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后,法院确认的第一批债务涉及1333项,总额高达562.94亿元。
当时由于部分债权处于中止审查、补充申报状态,无法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得到核实确认。后为使相关债权人在重整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上能够行使相应表决权,贵阳市中院临时确定了中天财务等13家公司的表决债权,涉及债权人多达8665人。
可以看出,首批近563亿元的债权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最终审核申报完成后的实际债权金额可能高于563亿元。
这让人不禁要问,这家曾经的贵州最大民营企业,到底欠了谁的钱?
山海新财经从裁定书发现,8665名债权人中,除了大量购房者、公司员工等自然人外,还有政府机关、央企、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等数百家机构和企业。
从金额上看,贵阳银行无疑是被欠债最多的银行机构,其南明支行债权金额就达14.51亿元;兴业银行贵阳分行涉及的债权金额也不小,为10.97亿元;此外,贵阳农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贵阳分行的债权金额分别为1.36亿元、0.49亿元。
保险券商方面,前海人寿负债金额高达31.89亿元,国寿财险贵州省分公司负债金额为1141万元,其关联公司中天国富证券负债金额为1679万元。
此外,涉及债务金额较大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还有贵阳市观山湖区税务局、贵阳市云岩区税务局、贵阳市旅游文化有限公司、贵阳市观山湖区教育局、贵州省文化演艺集团、IDG资本等,涉及金额分别为17.25亿元、1.62亿元、7.79亿元、3.61亿元、4.7亿元、3亿元。
━━━━
房地产繁荣
事实上,在危机暴露之前,中天金融曾经一度十分辉煌,其老板罗玉平更是风光无限。
作为一家老牌地产企业,中天金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至今已有44年的历史。1994年,中天金融前身在深交所上市,成为贵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比贵州茅台早了几年。
2006年,已经在贵州房地产界小有名气的罗玉平通过金世奇掌控世纪兴业,成为贵州第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并将公司更名为“中天城投”。
此次借壳上市的成功直接让罗玉平个人财富大增,次年,41岁的罗玉平首次登上胡润富豪榜,以17亿元财富排名第485位。
随后,中天城投提出“地产、会展旅游、矿产”三足鼎立的战略构想,开始四处抢地,“未来方舟”项目的建设与开发,让中天城投名声大噪。
2014年,中天城投集团总资产由2006年的12.7亿元增至433亿元,短短8年间增长了34倍;公司营收由2006年的2.92亿元飙升至113亿元,8年间增长了近38倍。
老板罗玉平也名声大噪,不仅成为胡润富豪榜的常客,还多次自称是贵州首富。因其地产项目一度占据半个贵阳,他还被外界戏称为“罗半城”。
据中天金融官网显示,公司累计开发土地面积5000万平方米,房地产项目70余个。
━━━━
迷失于金融领域
然而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罗玉平却有了“金融”的想法,在他看来,涉足金融并非心血来潮。
2014年,贵州省提出“引资进贵州”战略,罗玉平的“金融梦”由此诞生。“顺应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和金融业蓬勃发展的趋势,我们将在传统业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金融业布局。”中天城投当时表示。
当年11月,贵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由中天城投集团贵阳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更名而来。次年,中天城投集团顺势提出“金融、健康医疗、精品地产”的产业格局。“金融”位列首位,可见金融领域在罗玉平扩张中占据重要地位,一开始布局步伐就颇为激烈。
在金融业被提上布局日程的短短一两年时间里,罗玉平的中天城投间接收购了中融人寿,并控股海吉证券(现更名为中天国富证券)和友善基金;同时,还成立了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和上海虎博基金,控股中乾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并投资了多家科技、金融公司。
不知不觉中,中天城投已从一家拥有百亿元资产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商,一跃成为拥有千亿元资产的商业巨头。
巅峰时期,中天城投总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元,罗玉平的身家也突破100亿元。
为了更好地契合金融路线,摆脱房地产商的身份,2017年,罗玉平将中天城投更名为现在的“中天金融”。
放眼整个商业领域,因为步子迈得太大、太快而倒下的富豪不计其数,罗玉平也在这场赌上自己的“金融梦”的赌博中,不小心落入了绝境。
2017年,公司刚刚更名,罗玉平就决定“瞄准”当时位列行业四强的中国人寿。当年11月,中天金融与北京千禧世豪、北京中盛世纪签署协议,以310亿元的代价收购中国人寿21%至25%的股权,并支付了70亿元的保证金。
当时中国人寿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而中天金融资产规模不足800亿元,这一“蛇吞象”的股权收购案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70亿元的存款对于当时的中天金融来说意味着什么?
2014年至2016年,中天金融连续三年的合并净利润合计只有71.69亿元,也就是说,中天金融三年全公司净利润只够支付本次交易的保证金。
令罗玉平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房地产逆周期期到来,自己大力布局的金融业务无法担当主力,充当“摇钱树”的房地产板块再次大幅下跌。很快,中天金融业绩急转直下,连续多年巨额亏损。随后,公司现金流捉襟见肘,无力偿还巨额债务,股价一落千丈,直至2023年6月公司退市。
如今,中天金融因重组濒临破产,其对中国人寿的收购也彻底失败。
2023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下发批复,同意瑞众人寿整体收购中国人寿业务及相应资产、负债。
2024年4月18日,中天财务向北京千禧世界、北京中盛世纪发函,“索要”70亿元保证金。
但目前尚未有进一步的消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