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海(00298.HK)向实际控制人胡明明等核心员工发放“福利”的计划遭遇阻碍。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在9月5日召开的公司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激励相关议案全部被否决,从投票结果分析可知,中小股东否决了公司第二大股东陈宏的提案,影响了本次股东大会的投票结果。
德林海股东大会的三项议案均与股权激励计划有关,投票结果也大体一致,赞成票约占出席会议股东所持投票权的57%,反对票约占42%。这三项议案均涉及特别决议,须经出席股东大会有投票权股份总数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其中,第一项议案表决结果为:同意1399.06万股,占57.4085%;反对1037.34万股,占42.5658%;弃权6259股,占0.0257%。反对票288.22万股;反对票及弃权票全部来自中小股东。剔除中小股东投票,持股5%以上股东的同意票为1110.8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68%),占公司总股本的9.68%。大股东陈宏的持股比例与之完全一致。
从德林海历次股东大会的投票结果来看,反对票极少,甚至有几次反对票为零。这说明中小投资者对公司的激励方案确实不是很满意。什么样的激励方案?
此前,德林海于8月中旬推出激励计划,拟向27名激励对象授予202.22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7.32元/股,该授予价格约占计划推出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量的10%;约占前一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50.03%;约占前一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53.12%。
对于“半价”激励的原因,上市公司表示,定价方式是根据促进公司发展、维护股东利益的根本目的,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其内在价值的认可,本着激励与约束相等的原则确定的。
27名激励对象中,德林海董事长、总经理、公司实际控制人胡明明预计获授限制性股票70.92万股(下同),占获授股份总数的35.07%;公司董事马建华、孙阳、董秘刘彦平等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共12人,分别获授5.05万股;14名中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共获授70.7万股。
对于将实际控制人纳入激励对象的原因,德林海表示,胡明明身兼数职,多重身份和职能使其在公司经营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公司的核心负责人,对公司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
截至6月底,胡明明直接持有德林海4508万股,市值约6.46亿元,2023年从公司领取税前薪酬52.99万元,作为激励对象,胡明明作为提案关联股东,需要这才让陈宏独自在股东大会上与中小股东对抗。
德林海上述激励计划的考核年度为2024年至2026年三个财年,考核指标分为公司层面和个人层面,公司层面,2024年,公司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营业收入不低于3.72亿元,净利润指标以扣除公司激励及员工持股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后的净利润计算。
今年上半年,德林海营业收入2.05亿元,净利润2477.19万元,在半年业绩公告中,公司表示,截至6月底,公司在手订单总额6.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3.20%;2024年,公司新增订单2.6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6%。从这个角度看,公司完成年度公司级考核难度应该不大。
德林海主营湖泊富营养化内源调控、蓝藻控制等服务,于2020年7月上市。
2021年,德林海推出上市后首笔激励计划,拟以不低于当时股价50%的价格向激励对象授予19万股限制性股票,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要求为:以2019年净利润为基础,2021年、2022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96%、174%。
但2021年、2022年德林海业绩持续下滑,净利润增速未达到上述公司级业绩考核目标,最终激励对象获授的19万股限制性股票全部失效。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