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服务落地新版购股权计划,向 60 名员工授出 2.25 亿份购股权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新版股票期权计划通过后不到半月,碧桂园服务(06098.HK)就实施了。

7月22日深夜,碧桂园服务发布公告称,当日向包括两名董事在内的60名员工授予2.2535亿份股票期权,每股面值0.0001美元,行权价为5.01港元(授予日前五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此次股票期权的授予条件为,授予人需接受并支付1.00港元。

以当日收盘价4.84港元计算,本次派发的股权红利市值约为10.91亿港元。

或许也只有宇宙地产才能如此慷慨。

股价连跌,导致碧桂园服务2020年期权计划成为废纸并终止。如今新期权计划已经启动,如何提振资本市场信心,推高股价,避免重蹈覆辙,对碧桂园服务而言也是一大考验。

7月23日,公告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碧桂园服务在资本市场火爆开盘,十分钟内上涨3.31%;但随后一路震荡下行,收盘前一小时大幅下跌。

当日,碧桂园服务收跌1.65%,报4.76港元/股,市盈率(TTM)49.39倍,总市值约159.13亿港元。全天成交3244.88万股,成交金额1.54亿港元,换手率为0.97%。

图片

投资者对股权授予的讨论十分热烈。

有人称赞杨氏家族的慷慨,有人质疑业绩考核体系的模糊性,还有人担心如果发行新股,只是又一次“割韭菜”操作,无形中转嫁成本,稀释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主张公司应回购股份进行股权激励……

碧桂园服务新的股权激励方案看上去颇有诚意,但外界似乎并不是很信服。

奖励60人

按照惯例,最高奖金是给予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的。

碧桂园服务总裁兼执行董事徐斌怀获得1200万股股票期权,另一位执行董事肖华获得500万股股票期权。

徐斌怀去年10月接任总裁一职,根据当时的任职公告,他个人持有碧桂园服务278万股股份,同时还拥有此前股票期权计划可行权的154万股股份,但新股票期权计划获批后,后者随即被取消并失效。

相比之下,肖华在碧桂园服务董事会中存在感较弱,很少在财报发布会上发言。但事实上,肖华从2002年起就在碧桂园服务工作,从广东陈村分公司助理做起,2013年2月升任碧桂园生活服务副总裁。

相比之下,这一次对于董事以外人员的激励却有所增加。

除徐斌怀、肖华外,剩余2.0825亿股股票期权授予了58名集团员工,这意味着平均每人可分得近360万股。

图片

此前,碧桂园服务在上市前后曾进行过股权激励。

2018年3月的股权激励主要覆盖碧桂园集团及碧桂园服务共15名高管。

2020年9月实施的股权激励,针对的是碧桂园69名核心成员,共授予7150万份股票期权。其中,时任董事李长江(700万)、郭占军(200万)、肖华(220万)、杨志成(400万)共获得1520万份股票期权;剩余5630万份股票期权授予了65名员工,平均每人不到87万份。

评估指标模糊

公告显示,碧桂园服务授予的股票期权可在2034年7月21日前的等待期内行权,五个等待期内每批依次解锁25%、20%、20%、20%、10%的股票期权。

首批股票期权的归属期为2024年7月22日至2025年4月1日或2026年4月1日,考核指标包括两部分:一是集团服务、品牌和发展速度;二是相关授予人2024年个人年度业绩目标达成情况。

公告中给出的考核指标比较模糊。

综合集团的服务能力、品牌力、发展速度等因素,2024年营收增长目标是,在保持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稳定的前提下,超过2023年营收规模排名前20位的同业上市公司(不含碧桂园服务,碧桂园服务将于2024年3月31日前公布2023年财报)平均营收同比增长率。

图片

据乐居财经“地产K线”此前数据统计,不含碧桂园服务,2023年营收排名前20的上市地产公司平均同比增长率约为11%。

2023年,碧桂园服务实现营收426.12亿元,同比增长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亿元,同比下降85%;核心净利润39.4亿元,同比下降21.6%。

据此计算,碧桂园服务2024年的营收目标约为473亿元。不过,公告披露,若未达成考核,可延期一年,但以2023年的营收为基础,延期至2025年的营收复合增速超过标杆公司平均复合增速。

这是比较宽松的达标条件,碧桂园“保底”物业的增加是碧桂园服务收入增长的动力之一,相比之下,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对管理层的考验或许更大。

相关公司:碧桂园服务、碧桂园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