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诸多风险,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深圳上市公司交出了稳重积极的成绩单,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质量提升。
韧性:资产端的改进和整合
上市公司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高水平科技自强自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市场信心。
今年以来,一系列政策相继实施,推动上市公司业绩改善和投资意愿恢复。
从半年度报告的高水平数据来看,深圳上市公司实现了“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实体公司积极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效率提高;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企业资产质量有所改善。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深圳上市主体购货现金投入总额为7.14万亿元,同比增长4.82%。
2024年第二季度末应收账款平均周转率为21.29,较上年同期末上升5.95个百分点,较上季末上升8.82个百分点。
2024年第二季度末深圳上市主体资产减值亏损总额为372.07亿元,较上年同期末的411.19亿元资产减值亏损同比下降9.51%。
稳定性:关键领域的“基础”扎实
从产业角度看,深圳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先进制造业表现呈现复苏态势,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先进制造企业整体业绩保持平稳态势,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660.43亿元,实现净利润总额620.53亿元。二季度营业收入总额和净利润分别为4493.75亿元和334.77亿元,单季分别增长8.05%和17.35%。
在数字经济领域,公司整体运营不断提升,二季度业绩持续增长。2024年上半年,深圳数字经济领域561家企业营业总收入1.43万亿元,净利润总额67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0%和14.38%。二季度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分别为7601.55亿元和392.7亿元,同比增长6.22%和12.05%,环比分别增长12.87%和36.62%。
此外,数字经济领域的一些细分领域表现良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行业、超高清显示行业、智能终端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行业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7.22%及47.12%;超高清显示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82%和351.86%;智能终端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72%和17.89%。
在绿色低碳领域,2024 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明显改善。整体业绩呈现复苏迹象,利润规模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增速分别为62%和30%。
此外,消费品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也存在许多亮点。其中,纺织服装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有所增长,经营业绩逐月逐步改善;轻工制造业整体实现归母净利润81.69亿元,同比增长11.90%。
强:龙头企业引领潮流
目前,一批具有强大研发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正在深圳市场展开竞争。面对宏观经济波动,他们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继续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
作为先进制造领域的代表企业,迈瑞医疗将在 2024 年上半年逆势而上,以全球创新走向更大的市场。
数据显示,迈瑞医疗实现营业收入205.31亿元,同比增长11.1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75.61亿元,同比增长17.37%。根据截至 2023 年底万得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最新财年营收数据,迈瑞医疗在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和 2023 年分别位列第 36、31、27 和 23 位,排名逐年提升,离公司成为全球医疗器械前 20 强的目标越来越近。
在数字经济领域,各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经营业绩突出,发挥着引领作用。
根据京东方A超高清显示子行业半年报,营业收入933.86亿元,同比增长16.47%,净利润22.84亿元,增长210.41%;作为行业领先的集成电路封测企业,华天科技经营业绩显著提升,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7.18亿元,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02%和254.23%。在智能终端方面,中际旭创科技半年报显示,由于下游客户在计算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加大,高端光模块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99亿元,同比增长169.70%;实现净利润23.58亿元,同比增长284.26%。在物联网方面,企业通信行业龙头企业亿联网络的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67亿元,同比增长30.50%;净利润13.60亿元,同比增长32.13%。
在绿色低碳领域,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是深圳的两张“王牌”。
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占国内市场的46%和25%,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37%和24.44%。两家公司在全球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领先利润,进一步巩固了各自的市场地位。
进步:技术创新创造优势
创新是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唯一法宝。
以数字经济为例,在当前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新的经济动能。上半年,深圳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4.10%。
其中,京东方A公司的研发费用为58.06亿元,同比增长10.24%,每年约有7%的收入投入研发;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强优质专利布局,2024年上半年新增专利4000余项,发明专利占90%以上,海外专利占30%以上,构建行业技术领先优势。
海康威视研发费用56.98亿元,同比增长7.81%,公司继续夯实智能物联业务基础,加大对场景数字化业务的投入,不断推出形态新颖的多维传感新产品,以产品创新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汇川技术在半年报中披露,公司上半年共有研发人员5822人,占比23.44%;研发费用14.73亿元,同比增长13.71%,研发费用占比9.10%。
根据北方华创的半年报,公司研发费用为13.47亿元,同比增长58.10%;公司已申请专利8300余项,授权专利4900余项,专利保有量居国内集成电路设备企业首位。
整体来看,深圳数字经济领域的上市公司已成为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强的坚实力量。
此外,深圳上市公司也在积极“走出去”,在全球竞争中寻找发展机会。
2024年上半年,深圳286家外向型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9343.81亿元,同比增长7.27%,其中境外收入合计6677.44亿元,占上述企业总收入的71.46%。上述公司实现净利润总额 546.85 亿元,同比增长 4.33%。其中,AI 产业链海外订单持续增加,通信行业龙头企业表现抢眼。2024年上半年,中际旭创、信逸盛、天府通信营收和净利润均大幅增长,分别实现净利润23.58亿元、8.65亿元和6.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4.26%、200.02%和177.20%。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