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撰文
2016年底以42.5亿元收购的天天快运,2024年仅收到1000万元转让款,2023年天天快运营业收入为零。短短7年时间,“烧光全体股东40多亿”。这则消息,近期再度让苏宁易购成为舆论焦点。
刚刚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苏宁易购终于在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了12个季度以来的首次单季度盈利。家电圈看到,2024年上半年,苏宁易购实现营收257.83亿元,同比下降24.26%;归母净利润1475.4万元,同比增长100.76%;但公司扣非净利润为亏损5.3亿元,较去年同期收窄73.10%,但仍未实现盈利。
也就是说,苏宁易购今年上半年终于实现扭亏为盈,并非得益于“卖家电”主业的量增、利增,而是投资收益。公司半年报显示,其2024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为5.56亿元。众所周知,投资收益对于苏宁易购这样的公司来说是不可持续的,只是暂时的。企业要发展、要生存,必须靠主业赚钱才能生存。
公开查阅苏宁易购财报可以清晰地看到,自2014年起,苏宁易购已连续十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亏损,主营业务基本处于“长期不盈利”通道。据统计,近10年来,作为上市公司的苏宁易购累计亏损额已超过850亿元,其中2021年亏损额高达446.69亿元。
这些年,除了收购天天快运耗费苏宁易购40多亿元外,家电圈发现,在苏宁易购大扩张、大转型期间,公司大股东张近东带领公司先后收购PPTV、红孩子、家乐福中国、万达百货,投资超市苏宁小店,最终无一不是亏损关店或低价出售。一时间,除了苏宁易购,还有苏宁银行、苏宁体育、苏宁文创、苏宁地产等,基本在多个行业“百花齐放”。
这种过度扩张也让近年来回归核心主业的苏宁易购开始寻求“瘦身”、“清理非核心资产”,试图重新拿回“家电大苏宁”的标签。事实上,就在苏宁易购发布半年业绩预告、称上半年营业利润有望扭亏为盈之际,有业内观点就带头节奏,称这说明线下家电市场正在复苏,苏宁易购线下改善、经营业绩提升源于抓住机遇、主动出击。
现实情况是,仅靠销售家电主业,苏宁易购和张近东想要还清债务并不容易。公司2024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国范围内苏宁易购广场店仅有37家、苏宁3C家居生活专业店仅有1253家、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仅有10703家。
从门店业态数量及规模分布来看,苏宁易购明显已从家电连锁大卖场零售模式转向部分自营门店,主要依托零售云专营店批发业务。但苏宁易购依靠零售云专营店维持家电业务的稳定性仍存在很大风险,因为很多专营店“开得快,关得也快”。
2023年9月28日,苏宁易购宣布全国第1.4万家苏宁易购零售云门店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正式开业。然而,截至2023年末,公司财报显示,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门店总数已达10729家。也就是说,2023年四个月内,乡镇经销商加盟的苏宁零售云门店就消失了3000多家。
截至2024年6月底,苏宁易购零售云门店数量为10703家,相比去年底消失了26家门店,这个数字看似已经恢复正常。不过,苏宁易购零售云平台事业部总裁范怀伟在2024零售云合作伙伴大会上表示,预计到2025年底,苏宁易购零售云的家电门店、家电家居综合门店、销售服务门店、厨卫门店等综合门店数量将突破3万家。
消费降级、家电需求减少、用户续约乏力的形势下,苏宁易购如何能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将零售云专营店从1万家增加到3万家?家电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盲目“大蛋糕”扩张批发业务的做法,不仅会给苏宁易购主营业务带来不确定的营业收入,还可能将苏宁易购原本微薄的利润消耗殆尽。
其实,不仅仅是苏宁,京东、淘宝天猫等电商巨头的家电零售批发业务也同样陷入困境,今年第二季度,京东和淘宝天猫的家电业务均出现下滑。
家电圈所有注明原创的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