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医保不是指自己积累的医疗保险费,特别是居民医保,是纯相互制的社会医疗保险(职工医保也有个人账户),到2023年底,参保人数将达到9.6亿人。居民医保是2016年由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合并而成。
每年医保费都是以支出为本,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例如,根据国家医保局《2023年医疗保障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我国居民医保基金总收入10569.71亿元,支出10457.65亿元,当期结余112.06亿元。根据相关数字,结余率仅为1%左右。
其实,别以为居民医保的钱都是个人缴费,居民个人缴费只占医保资金的很小一部分,财政补贴才是大头。2024年,我国城乡居民医保缴费个人标准将提高20元,达到400元(最低水平,像上海等地,已经达到900多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贴标准将提高30元,达到670元。财政补贴金额占居民医保总资金的62.6%。
所以我们个人缴费在每年医保基金支出后不累积,但如果符合居民医保报销条件,可以享受远超居民医保缴费的报销待遇。前几年我家孩子生病住院,一共花了1.5万,报销后只需要自付7000多元(这还包含我选择自费购买的一套3000多元的医疗设备)。
有没有好办法解决医保支付被归零的问题?
医保基金每年都没有积累,对于缴费多年、没有享受医保报销待遇的人,没有激励机制怎么办?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完善待遇政策,明确对连续参保人员、零报销人员实行大病保险待遇激励机制,这一激励机制主要针对缴费不积累的问题。
对于连续参保并缴费4年以上的人员,每增加缴费一年,居民医保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可适当提高。对于当年基金报销金额为零的人员,最高支付限额也可相应提高。一般来说,每次增加限额不低于1000元,山东省甚至规定每次最高可增加3000元。
毕竟我们每年个人缴费也就几百块钱,上述的增加能有效体现群众的持续参保和对零报销人员的激励。当然我们可能不需要这个报销上限,但一旦用起来,就体现了我们历史缴费的性价比。
其实我觉得把钱花在医保上,还不如不生病,也算是帮助了其他有需要的人,如果生病了,还可以拿到医保基金报销,减轻负担,正应了那句话——行善积德,不忧后患。#医疗知识小课程#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