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价利润三要素看,呈现两升一降的态势。1-7月,PPI同比-2.0%,比1-6月回落0.1个百分点。1-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1-6月回落0.1个百分点。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比1-6月提高0.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价格和利润率增速的提高,共同推动了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提升。
制造业增长保持平稳
1—7月份,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利润增速比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回升率超过50%,但低于1—6月,反映出工业景气度有所放缓。
从三大门类看,1-7月采矿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5%,降幅比1-6月收窄1.3个百分点。从三大因素看,1-7月采矿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2.8%,高于1-6月的2.4%;营业收入利润率同比下降6.4%,比1-6月收窄0.5个百分点;价格小幅上涨,除黑色金属矿采选业PPI环比小幅下降外,石油和天然气矿采选业PPI同比持平,煤炭、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数量、价格、利润率综合好转,带动采矿业降幅持续收窄。
1-7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20.1%,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低于1-6月的23.1%。三项因素中,1-7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比1-6月回落0.3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同比增长13.7%,比1-6月回落2.0个百分点;水电燃气价格总体略有好转,1-7月电力、热力及水生产和供应业PPI与1-6月持平,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7月PPI比1-6月上升0.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产量和利润率增速下滑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行业利润增速放缓的主要拖累因素。
1-7月份,制造业利润增长5.0%,增速与1-6月份持平。三要素中,1-7月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为6.3%,比1-6月回落0.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同比增长1.1%,增速与1-6月持平;1-6月,除食品、药品、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价格略有下降外,制造业大部分子行业价格呈上涨态势。在生产放缓、价格回升、利润率增幅持平的综合影响下,制造业利润增速与上月持平。
制造业中,中游装备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为工业企业利润回升提供重要支撑。1-7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1%,增速比1-6月回落0.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5.1%,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结构继续优化。其中,受生产快速增长拉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6.9%和25.1%,保持较高增长态势。高技术制造业领涨利润增长。 1-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8%,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1个百分点。
国内消费需求稳步恢复,受工业品出口持续增长拉动,1-7月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0.2%,比1-6月加快0.2个百分点。13个主要消费品制造业行业中,11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其中,造纸、化纤行业利润增幅突出,农副食品、纺织、印刷、文教工艺美术、酿酒、饮料及茶叶、家具行业利润增长较快。
企业持续积极补库存
7月末,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名义增速为5.2%,比6月末上升0.5个百分点;经PPI调整后的实际库存上升0.5个百分点至6.0%。
加之7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加速增长、产成品库存继续增加,企业继续积极补库存,体现出工业生产平稳恢复的态势。在宏观政策组合推力推动下,国内需求回暖、产销衔接水平改善,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企业积极补库存的信心。
从PMI两项库存指标看,7月份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均为47.8%,较6月份分别上升0.2和下降0.5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增加、产成品库存减少,反映企业补库意愿增强。
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延长
1—7月,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款期为66.5天,比1—6月增加0.3天,表明企业资金周转状况恶化,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产品销售不畅。
分企业类型看,各类企业应收账款回款期表现不一,其中,国有企业增加0.8天至53.1天,股份制企业增加0.3天至64.3天,外资企业增加0.2天至75.7天;私营企业减少0.1天至68.1天。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处于历史高位,在经济下行趋势下,不少企业经营困难,应收账款拖欠现象频发,除了通过政策手段加速企业资金周转外,提振内需、疏通销售环节也同样重要。
下一阶段展望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增速略有提高。当前,宏观政策组合拳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新动能不断培育增强,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外需虽略有下降但仍保持韧性,工业企业利润延续回升态势。
展望下阶段,预计工业企业利润将继续改善,但空间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制约。
一方面,国家出台的宏观刺激政策有助于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回升。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因地制宜完善发展新优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后期或将出台配套政策,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利润改善。
目前,各地正在稳步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7月份国务院提出加大对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安排约3000亿元超长期专项国债刺激投资和耐用品消费。8月份又扩大支持范围,提高补贴标准,这些政策或将通过拉动消费向上传导至相关生产领域。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深入打破市场准入壁垒,推动竞争性基础设施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和制度。这些举措或将对提振工业企业信心、夯实工业经济回暖基础起到积极作用。未来政策在促进工业发展方面,或将加大扩大内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创造新的发展动能。
另一方面,外需不确定性、内需疲软仍将制约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目前,美国、欧盟等多个国家采取加征关税、严查等贸易保护措施,未来外需存在下降可能,出口制造业链条出现松动迹象。加之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内生驱动力较弱,仍制约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工业企业效益回升基础仍需加强,加之去年基数低,后期基数较高,或将限制后续工业企业利润回升空间。
(温斌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