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中国 2024 年中期业绩发布会:投资焦点从城市转移到项目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8月26日,绿城中国举行2024年中期业绩线上发布会。谈及投资安排,CEO郭嘉峰强调,公司将把投资重心从城市转向项目,不会因为城市级别而放松对项目的研判。与郭嘉峰一同出席发布会的还有董事局主席张亚东、CEO郭嘉峰、执行总裁耿忠强、执行总裁周长江。

下半年供给494亿元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低迷,为了提振销售,绿城制定了“三步走”的策略。李俊介绍,绿城将产品分成几大品类,逐一突破。

一是首单项目,公司预置营销及工程相关节点,供应6个项目,实现销售约57亿元。后续销售项目,公司把握政策窗口期,新增适销房源,二季度日均后续销售约3.9亿元。三是加大难点、重点房源评估销售力度,重点突破,报告期内销售住宅存量、商办、车位等约215亿元。

“三项均超额完成。”管理层对上半年的业绩无疑是满意的。李俊坦言,从权益销售额来看,绿城在克而瑞销售榜单中排名第六,权益销售额同比下降3.9%,而前十大房企的同比降幅接近34%。

报告期内,绿城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265亿元,对应销售面积约591万平方米。其中,集团自投资项目贡献销售额人民币854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280万平方米;期内归属于绿城集团的权益金额约人民币608亿元,权益比例较去年同期提升7个百分点至71%。

对于下半年的市场展望,李俊表示,预计下一阶段政策面仍将持续发力,还有更多去库存、稳市场的政策出台。

从局部看,一线城市继续放松限制,二三线城市加大刺激需求力度,两头发力;土地端,上半年全国住宅用地供需延续低迷态势,供需双双同比下降近三成,地价也进一步下跌,同比下降9%。土地投资进一步向高能城市集中。预计随着下半年供应的减少以及优质地块的刺激,三季度土地拍卖热度有望回暖。

绿城中国 2024 年中期业绩发布会:投资焦点从城市转移到项目插图

多重压力之下,上半年市场交易整体质量不足,规模创历史新低。预计下半年交易规模将继续弱势复苏,城市间分化继续加剧。在产销结合的模式下,短期内人气相对旺盛的核心一二线城市仍将是房企新开盘的重点区域,如杭州、北京、成都、西安等。

李俊还透露了下半年的推盘计划,预计新增可售房规模494亿元,其中首单项目16个,可售金额190亿元,占新增房源约39%(不含8月新拿地);供应节奏也比较均衡,三、四季度各占50%,约247亿元。

投资取决于项目,而不是城市

投资布局方面,上半年绿城新增项目15个,总建筑面积约131万平方米,权益地价154亿元,平均楼面价约14408元/平方米。其中6个项目位于杭州,另有多个项目位于浙江省外的合肥、西安、天津、福州等地。

郭嘉峰坦言,公司在年初就判断今年的投资会比较困难,这也是行业的共识。从机构榜单可以看出,上半年TOP10房企的投资总额仅为去年同期的六成左右。

他强调,绿城仍将坚持以销售为主的投资策略,但投资标准会比以往更加细化,更加看重项目的流动性和性价比,强调结构性投资机会,偏好一线和强二线城市。项目利润率会要求达到两位数,“如果现金流销售模式好,一些利润要求会适当放宽。”

但这并不意味着绿地只在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核心城市进行投资。

绿城中国 2024 年中期业绩发布会:投资焦点从城市转移到项目插图1

郭嘉峰指出,虽然公司看好高等级城市,但今年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城市分化明显,比如北京、上海、杭州等。此前有人认为这些城市比较安全,但目前这些城市也有不少项目在亏损,甚至有摇号抽签的项目。“我们对参与过的项目都有跟进,全部审核通过。”

因此,绿地现在的投资重心从城市转向项目,不会因为城市的级别而放松对项目的研判,没有好的城市,只有好的项目。

“上半年我们也跟进了北京、广州、深圳的一些项目,但因为安全性不够高、现金流模型不符合要求而没有拿下。下半年一线城市还会有一些优质土地出让,我们会积极跟进。”

总体来看,绿城在投资端的原则是“宁可错过,也不要投错”,今年集团对于项目总量的需求、兑现考量以及整体投资力度都会弱于去年。

截至6月底,绿地共有土地储备项目151个(包括在建、待建),总建筑面积约3193万平方米,其中总权益建筑面积约2064万平方米,平均楼面地价约7999元/平方米。

从区域来看,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79%,长三角地区占比57%,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十大战略核心城市占比55%。

记者吴典

编辑:孙婉秋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