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茅台原料之谜:红缨子高粱为何成为最佳选择?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用最好的价格采购最好的原料,让最优质的红缨高粱流入茅台酒。

文|王文

图片来源:受访者

“我们的高粱是最好的高粱。”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贵州省仁怀市长岗镇岩头村,一位仁怀市农业农村局的官员在给我介绍当地红缨高粱种植历史时,提到了这句在当地广为流传的俗语。

这不是夸张,仁怀当地有句俗话:“茅坡高粱酿茅酒”。茅坡高粱就是当地的红缨高粱,是赤水河流域的特产。它筋骨厚实,饱满饱满,吃起来味道并不好,但用来酿酒却是天作之合,是大自然的馈赠。

贵州一家葡萄酒企业人士介绍,贵州特别是赤水河流域酿酒所用的红缨高粱,品质比其他地区的高粱更好,价格也更高。

据悉,2024年二季度国内高粱均价约3.25元/公斤,数据显示,2024年8月16日进口高粱价格在2.4元/公斤-2.6元/公斤,红缨高粱市场价格在5.6元/公斤左右。

目前,仁怀及周边地区茅台酒所用的红缨高粱收购价为每公斤11.2元,是全国平均价格的3倍多。

11.2元/公斤是茅台集团收购保护价,针对的是茅​​台集团有机高粱基地订单种植的高粱,据当地种植户反映,未来茅台收购高粱价格或将继续上涨,种植红缨高粱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茅台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形成“企业带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订单种植、合同收购”的发展模式,助力农村脱贫攻坚、实现全面振兴。

8月16日,在仁怀市长港镇茅坡村大坪有机高粱基地举行的茅台集团茅台红缨高粱采摘季活动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勤说,“长在山里的茅台,注定要肩负和‘山’一样的责任。”

探秘茅台原料之谜:红缨子高粱为何成为最佳选择?插图

事实上,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背后,茅台还有另一项考虑——供应链安全。

红缨高粱是茅台酒的“命脉”,红缨高粱的种植、管理,其实就是茅台酒的供应链管理智慧。

争夺订单

从仁怀市到长岗镇开车不到半小时,穿过镇区进入大山深处后,道路更加曲折崎岖,狭窄到只能容一辆车通过。

进入岩头村,车窗外尽是一片片深红的山脉,那是村民们种植的红缨高粱。8月正是高粱成熟的时节,结满谷粒的高粱穗压弯了高粱枝。房屋隐匿在高粱丛中,隐约可见一些村民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上了高粱,几乎没有空地。

谁能想到,二十多年前,长岗镇岩头村的红缨高粱根本没人感兴趣。

王廷才是岩头村第一批种植红缨高粱的农民之一。

岩头村第一袋高粱种子,是2000年由时任村支书蔡启宇和时任治安村村长王廷才骑着老马背回来的。在蔡启全、王廷才等村干部的带领下,岩头村农民开始种植红缨高粱。

王廷才记得,他和蔡启玉用一匹老马从镇农机服务站驮着一大袋高粱种子,回村后,两人把种子装在筐里扛到农户家中,一袋一袋地分发。

村里农民大多种植玉米、土豆等作物,没人种过高粱,没人知道高粱的产量和利润,所以没人愿意种。王廷才挨家挨户走访,说了很多话,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要的少一点(种子),不重要。”

两三年后,农民看到收益可观,开始积极种植高粱,2012年岩头村开始规模化种植高粱。

王廷才说:“种高粱比种玉米容易多了。”茅台给予农民巨大的支持。据悉,从3月播种到8月收获,茅台集团将免费为农民提供种子、有机肥、生物制剂等种植材料,还会联合政府派出技术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指导高粱种植技术。

2019年至2022年,茅台集团再投入4亿元,在仁怀市长岗镇茅坡村、岩头村建设两期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通过改良土地,将土地变成梯田,使“茅台物资供应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茅台计划联合有机高粱基地所在地政府,将95.8万亩高粱基地全部建设成高标准农田。

订单也由茅台提供,农民种的高粱不愁卖不出去。农民种高粱最大的动力,来自于茅台不断提高的收购价。2001年,茅台集团对高粱的收购价是每公斤2元,此后不断上涨,截至目前,已涨至11.2元/公斤。

王廷才今年种了28亩高粱,亩产800多公斤,按照订单,茅台每亩收购480公斤。如果一切顺利,王廷才今年为茅台种高粱可以赚7.5万多元。剩下的高粱,既可以自家酿酒;也可以卖给周边的小酒厂,但卖价比茅台收购价要低,大约每斤2.8元。“种一窝高粱,相当于种了四五窝玉米。”王廷才说。

岩头村党委书记陈瑞说,岩头村农民通过种植高粱增加了收入,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汽车,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他又有了新的烦恼:“茅台集团采用‘订单种植、合同收购’的模式,所以现在我们每年都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和政府、茅台集团的供应商(当地粮油公司)谈判,为农民争取更多的订单。”

从无人问津到斩获订单,茅台20多年来持续对高粱农户的支持与投入,为自己赢得了充足、优质的原料供应。

对质量极为严格

茅台酒厂最引人瞩目的是两样东西:一是酒香醉人;二是随处可见的“质量是生命之魂”的标语。茅台对品质的严苛,从原料开始。营子高粱基地被誉为“茅台酒第一车间”。

种植并供应红缨高粱给茅台带来可观的利润,但这并不容易,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疏忽。“茅台对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和要求都很高,极其严格。”无论是种植户、合作社、供应商都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探秘茅台原料之谜:红缨子高粱为何成为最佳选择?插图1

茅台红缨高粱供应商共有5家,分布在赤水河流域5个县市,由基地所在地方政府推荐。茅台物资供应中心将根据上一年度供应商的年度绩效考核情况,调配茅台生产需要,计划将高粱调配给5个高粱种植基地,由供应商与农户签订订单协议,组织农户开展生产种植。

每年,供应商都要接受茅台物资供应中心、采购中心、质量部、生产管理部的联合检查,这是供应商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联合检查有几十条考核标准,对保证质量非常重要,而考核能力的细化标准更是多达上百条。

茅台还有严格的订单分配和管理制度,供应商根据各合作社销售的符合质量标准的高粱数量签订下一年的订单,若当年没有完成原定目标,下一年的订单就会相应减少。在合作社内部,质量有问题的农户订单会被削减,而种植质量好、产量高的农户可以获得更多订单。

“我们通过订单配置原则,形成局部竞争机制,保证种植经验最多、货源质量最好的农户,每年能种植出更多、质量更高的高粱。”茅台物资供应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质量管控要求这个不能违背,这是底线。”

高粱从种植户手中到达茅台酒生产车间之前,需要“过五级、斩六将”,经过供应商、茅台集团质量部、茅台酒生产车间等质量检验,为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现质量问题,茅台酒的把关几乎到了极致。

比如,茅台收购红缨高粱时使用的专用袋,都是特别定制的特殊材质编织袋,无塑化剂污染,免费发放给农户,避免因包装不规范造成高粱污染、影响品质。袋子上有编码,所以如果一袋高粱出了问题,即使已经售出,也能追溯到农户。

在茅台,“品质”二字,足以让所有人如临大敌,时刻保持警惕。

让最好的高粱流入茅台

红缨高粱如今已成为茅台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品质直接影响到茅台酒的品质,随着“茅台酒热”,茅台酒原料需求量大增,红缨高粱也成为白酒企业争相抢购的战略资源。早在2001年,茅台酒就开始布局高粱种植基地。

茅台物资供应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仁怀地区种植高粱历史非常悠久,但长期以来种植不够规范,产量较低,上世纪80年代,仁怀传统高粱平均每亩产量仅为75公斤左右。

随着茅台规模不断扩大,原料需求量大幅增加,当地分散的高粱生产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茅台通过纯市场行为采购红缨高粱,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为了保证高粱的稳定供应,茅台于2001年在仁怀投资兴建高粱基地。

探秘茅台原料之谜:红缨子高粱为何成为最佳选择?插图2

茅台仁怀有机高粱基地。

2007年,茅台成立了原料基地办公室,这是贵州茅台的一级部门,负责高粱基地和小麦基地的管理。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部门,也是茅台高粱基地建设的推动力。茅台人顶着烈日出去调研,寻找可以合作的高粱种植基地。

从仁怀到浠水、金沙等县市,茅台在过去20年里建立了5个有机高粱基地,投入了有机地块认证,截至目前,茅台已投入认证的有机地块达100万亩,常年种植高粱的土地约有60万亩。这意味着,茅台还有40万亩有机土地可以闲置。

“所以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按照‘十四五’规划,茅台需要增加产能、扩产,原料的供应也能有保障。”茅台物资供应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在此过程中,茅台与当地探索出了“公司+政府+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高粱基地经营模式。

这一模式中,茅台投入生产物料、资金和技术指导,负责需求管理,发布生产计划,平台公司也就是茅台基地当地的高粱供应商——粮油公司,负责按照茅台制定的价格和质量标准采购高粱。

基地是大面积经过有机认证的高标准农田,是村集体土地。各村成立了合作社,种植高粱的农户都是合作社成员。在合作社基地,农户都是相对单一的个体。农户签订订单协议,种植高粱,然后卖给粮油公司。

陈瑞说,成立合作社是为了把基地里的农户统一起来,便于管理,合作社负责生产保障和农事服务,比如培训组织、种植期间监督、种植试验等,粮油公司全程指导合作社相关工作。

也正是从2007年开始,随着茅台酒业的不断发展和“酱酒热”的逐渐兴起,茅台酒业不断加大对高粱产业的支持力度。据了解,前几年,茅台酒业每年用于高粱物资扶持的投入只有几百万,而今年茅台酒业每年的扶持投入已经超过2亿元。从2001年到现在,茅台酒业用于高粱扶持物资的投入已经高达16亿元。

2022年,茅台集团进军农业产业前端——种业,投资控股屠幼能创办的贵州红英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这标志着茅台实现了全产业链无盲区质量管控。

2008年,屠有能团队培育出优质高粱新品种“红英子”,该品种皮厚、糯性好、支链淀粉含量高、单宁含量适中,亩产近400公斤。茅台集团将高粱作为酿酒专用高粱,双方展开合作。

“茅台集团与红鹰子公司合作时,茅台指定的系列种子是不允许卖给他人的。”茅台原料供应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如果种子不是在有机基地种植,杂交会引起突变,纯度降低,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作为农业的“芯片”,如果种子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红缨高粱的品质永远得不到保证。茅台需要确保粮源安全,从源头上确保茅台酒“不变味”。

无论是建立有机高粱基地、扶持农户、提高高粱收购价格,还是进军种业,茅台考虑的都是原料的安全和优质供应,正如贵州茅台一位分管物料供应中心的副总经理所说,我们要用最好的价格,获取最好的原料,让最优质的红缨高粱流入茅台,从而提高茅台的供应链竞争优势。

本文所有数据均由贵州茅台提供。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