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张哥从事房地产行业20年了,对这个行业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我不是所谓的“专家”,但我会用我20年的实践经验来解答大家的疑问。
一
问:
我有一个疑问:政府真的在努力拯救房地产市场吗?开发商和房地产经纪人说他们在这么做,而且努力很大。但在我看来,最大的努力应该是降低价格。如果价格不降低,任何其他措施都是徒劳的。招募?
以前房价涨是因为人们收入高,对未来充满希望。但现在年轻人连工作都找不到,怎么买得起房子?对未来也悲观,怎么还会有人买房子?而且大家都知道,房子烂在开发商和银行手里,叫硬着陆,烂在老百姓手里,叫软着陆。那谁愿意接手呢?
所以在我看来,救市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价,房价降到合理水平才会有人买。而合理的标准早就定好了,按照华尔街的投资标准,二手房的价格超过房租的120倍,新房的价格超过房租的140倍,都算是泡沫,早晚会破灭。如果这时候还继续炒作房价,未来只会制造超级泡沫。
一个:
1、国家从来没有说过要救房地产行业,只说要稳定、调整、发展经济,房地产只是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他金融、能源、汽车、家电等行业也都有各自的促发展计划和行动,但大家最关心的可能是房价,所以才有这个疑虑。关心就糊涂,不关心就没烦恼。
2. 开发商和中介都说会帮忙,但是你不听就完了,怪事不惊,你就输了,不降价,你就不买,不是这么简单吗?
3、过去房价上涨是不是因为老百姓收入高?不一定,北京房价一直很贵,老百姓的收入从来就不高,最多是有人收入高一点。
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点牵强。在我的印象里,买不起的人总是比较多,看淡的人也比较多。而且有句话叫“穷人只顾眼前,富人想来年”。关注未来的人不多,对未来不抱希望。又或许,真正有梦想的只有小孩子,很少有大人沉溺于幻想。
4. 如果你买不起房子,就别买。抵制他们就好。就像我买不起飞机或游艇一样,我抵制他们几十年了。别想从我身上赚钱。
你说的软硬着陆就是个笑话,没有任何意义。我也可以开玩笑说,所谓的软着陆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之后,那么硬着陆就是没有机会发泄,只能无奈地忍受。但这种笑话毫无意义,没有人会当真。
5、救市最好的办法是降价,但不一定。比如现在银行系统里有几万亿的资金闲置,那么救市最好的办法就是降息,这样钱就不值钱了,老百姓就去贷款。这样合适吗?你也说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让他们自己降低工资合适吗?比如以前挣5000,现在把工资降到800,老板们就高兴了,但是这真的能算救市吗?
比如我看你是卖打印机的,最近生意不太好,你能不能要求供应商降价,比如机器免费,墨盒20元一个,这样你的库存马上就卖光了,但这算好事吗?
6. 华尔街的标准没有错,但那是他们的标准,很可能已经过时了。当然,就算过时也没关系,曼哈顿的租售比已经相当低了,如果超过160、180,就不划算了。
但问题是,既然租金收入这么高,为什么曼哈顿有60%以上的人租房,华尔街有90%的人租房呢?因为大家都知道纽约的房产税很高,尤其是曼哈顿和市中心的房产税特别高,甚至高达3%。
然后还有房租、税、物业费、维修费、保险费等等各种杂费,就算回报率是10%,把这些都扣除之后,也就只剩下2%左右了。
也就是说,曼哈顿的租金收入只是表面看上去高,其实并不高。业主投资房屋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升值,所以把房价炒高到大多数金融精英都买不起,只能租房住。这种地方资本越集中,好的资源就越被垄断。
7、总之,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先等等看,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仅供参考。
二
问:
我再详细说一下情况:我有200块自有资金,在武汉有一套300块左右的房子(不想卖),有北京集体户口,因为明年孩子要在北京上学,所以希望先买一套房子,我最大的希望就是不要因为在北京买房而影响生活,所以希望弄到一套总价500块左右的房子,用来过渡或者持有。
我们在网上看了朗琴花园小区、西递红山商住小区、丽水莲花小区,不知道哪个合适,个人比较喜欢西递红山商住小区,72平米,450万,就是不无压力,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或者有更好的选择。
一个:
1、深圳叫安居房,北京叫保障性住房,但是没有“分”这个说法。你是哪个单位的?是单位内部福利房吗?是国家局的还是中央局的?但是如果是中央机关的,孩子上学应该有公费保险,为什么要给孩子买房上学呢?公费保险是小额的,一定要有行政区内的房子才能申请吗?
但这不对。不管你政保大户还是小户,你都要买能办户口的正规房子。你买的商住两用房是什么意思?你拿来干什么?你办不了户口,你还是集体户。你家孩子怎么办?上学有什么区别吗?这个我真的搞不懂,感觉有点奇怪。
2、无论哪个商住物业合适,价值都已经体现在价格里了,不管是西城、丰台、朝阳,甚至是远郊、北京周边,都没有区别,所以不需要区分是否合适。
简单来说,商住公寓的优点就是租金收入高,也就是说居住性价比高,北京的租金统一在300左右或者更低,跟银行利率差不多,缺点就是升值速度慢,远远落后于普通的房子,市场很大,所以看起来比较划算。
隐性风险也比较多,主要是房产税+到期后的土地出让金+地方政策风险,这也是为什么没有大佬或者地产基金会投资这类产品,因为风险比较大,可能大于收益。
3.总之,我不太理解你的情况,好像你说的不是北京,跟北京房地产市场没关系,或者你想自己住,或者租房,那就买个商住两用房,不过跟其他思路不一样,没关系。
还有一点就是北京的商住楼是不能贷款的,所以如果要买450万的房子,就必须把武汉的房子卖了,一般来说不建议这么做,请慎重考虑。
仅供参考。
三
问:
我预计明年能上北京户口,现在的房子在马驹桥,准备卖掉,首付300左右,总价600,搬到现在住的海淀北四环,同时解决两个孩子的上学问题,一个明年上初二,一个明年上初三,我现在上三年级,需要找个好学校,大家有什么推荐吗?
一个:
1.我明年就拿到户口了,现在怎么卖房子呢?当然,除非我用这个房子拿工读分。但是如果卖了,在海淀区容易拿户口吗?一般建议搬到亦庄去,手续比较简单,买房在核心区还是河西都无所谓,也考虑到孩子上学的问题。但是能不能保证上相应的学校只能向亦庄教委咨询,没人敢保证。
2、另外如果搬到北四环,两者兼顾起来会比较困难,房价贵,大概10万左右,600万最多只能是老房子里的小两居室,适合两个小孩住吗?
而且海淀区的插班学校也不一定质量好,以前家长要自己去联系学校,看有没有名额,学校愿意收,否则就由教委分配名额,看运气。最主要的是优质学校一般没有名额,就算有,也是留给有政治保障的,能不能给插班生预留名额很难说,除非成绩特别优秀。
3.先想好时间,如果明年要换户口,不要着急,先去办户口,然后不要要求太高,在海淀区办个学生证,学费低的学区,比如学院路、花园路、北太平庄等,生活性价比比较高。
仅供参考。
四
问:
我打算换掉现在的房子,75平米两居室,预计600万左右,打算换大一点的三居室,一方面孩子上学,一方面想提高生活水平,目前在看海淀天秀园安和花园、圆明园别墅花园和领秀硅谷三居室。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建议?如果预算800+,大家还有什么建议?
一个:
1、我们来算一下学区溢价吧,马连洼应该会高一些,海淀平均值在20-30%,西二旗在清河学区稍微低一些,大概在15%左右。除以预估租金,北京平均值在700左右,超出的部分就是学区溢价。
2.所以一般来说,如果你比较注重学校,那么就去马连洼,如果你比较注重房子的性价比,那么就先看西二旗。另外,领秀硅谷和圆明园的三房也800多万吧?公寓太大了,肯定要几千万。所以你看的房子有没有瑕疵?你去看看吧。房子是用来住的,越是宜居的房子越会保值,至少变现能力强。
3. 没什么建议,就是觉得价格不太合适。如果注重自己住,就考虑自己的喜好。如果注重保值,就考虑大众的喜好。
仅供参考。
五
问:
最近看到海淀区小学学区房屡屡挂牌,不知道大家对海淀区小学学区房有什么看法,能不能入读海淀区五大名校(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101中、八一中)不管是直接录取还是统招,都会在排队中选出前几名的学生。
以及中央当前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政策分析,以及由此引发的后续影响,对学区房政策的各种解读与分析,以及价格变动趋势。而对于资金有限的家庭来说,应该怎么办?如何挤出每一寸空间,充分利用每个时期的政策和价格杠杆,最大化投入产出比?听听专家的分析与建议。
一个:
1、好奇怪,海淀区有“小学”吗?有“五小强”学校吗?小强学校有“八一中学”吗?“八一学校”什么时候改名的?兄弟,好像每次你问起我,我都一头雾水,有点不敢开口,求求你原谅,希望你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吧?
2、简单来说,海淀区正在教育改革,未来招生主要模式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只能说以前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积分录取,后来又有政保、子弟,分配靠运气,直接录取也是靠运气。但除了被选中的,其他都要重新通过基础测试,否则进牛中也没多大意义。
但今年海淀的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至少积分制招聘没有公开渠道,可能会转变为公开招聘,至于明年会怎样,只能拭目以待了。
3. 剩下的我完全不懂,不敢多说,真的不敢,我真的不是专家,请教别人吧,我真的水平不够,帮不了你。
仅供参考。
买房就能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选对房子,避开陷阱,才能享受资产增值带来的收益!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