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志山
近日,电动垂直起降飞机(eVTOL)制造商上海沃兰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兰特航空)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领投,北京国睿基金、首钢基金旗下股权投资平台首诚资本、研创集团等跟投。
沃兰特航空创始人兼CEO董明透露,沃兰特航空半年来已完成五轮数亿元融资,是今年国内融资轮次最多的eVTOL公司。
至此,沃兰特航空已完成A1轮总计1亿美元融资,并同步启动下一轮融资。
沃兰特航空备受投资者关注,到底有多火爆?据今年4月投资界的一篇文章报道,“4月份以来,已有数百家投资机构、二级券商前来公司参观调研,此后,沃兰特每周接待访客超过200人次……近两个月来,沃兰特密集接待了来自近百个城市的招商团队或国资基金,半年内完成五轮亿元级投资,融资交割并不意外。”
沃兰特航空成立于2021年6月,创始人董明拥有20余年航空业从业经验,曾就职于中航工业、通用电气、罗克韦尔柯林斯和昂际航电。在罗克韦尔柯林斯,他全面参与了ARJ21(中国商飞支线客机)全套航电和自动飞行系统的飞机集成和工程试飞,后来又领导了C919(中国商飞主干技术)核心航电系统的研发。
自成立以来,沃兰特航空已获得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鼎晖投资、君联资本等。
沃兰特航空走的是大尺寸eVTOL路线,其首款产品是VE25,采用复合机翼结构,巡航速度235km/h,起飞重量2.5吨,可载1名飞行员和5名乘客,是目前全球最大起飞重量。2023年中国民航华东局下发了沃兰特“VE25-100型号合格证首批申请项目”受理通知书,这也是中国民航华东局受理的首个载客型eVTOL项目。
董明对中国载人eVTOL市场充满信心。他认为:第一,市场巨大,eVTOL将大规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刚需;第二,市场发展是渐进的,但发展速度和大规模进入人们日常生活有很大不同,预计起步会比市场预期的更快、更早……2026年或将迎来空客载人飞行元年。
据沃伦特航空官网显示,截止2023年底,其已与南方通航、中国飞迪科技、亚洲喷气航空集团、儒尔航空工业等7家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及意向订单超过700架,意向订单金额15亿元。
“低空经济”去年开始呈现爆发迹象,并在今年全国人大上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协会提到,“虽然低空经济的范围极其广泛,但今年真正火起来的是狭义的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是以eVTOL或无人机为载体,实现先进空中交通(AAM)低空作业的颠覆性新兴产业。”
上海证券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低空经济领域已有至少11起百亿级融资案例,超过去年全年的总额。
除了沃兰特航空,峰飞航空8月初宣布获得宁德时代数亿美元独家投资,将与宁德时代合作研发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电池。小鹏惠天宣布获得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1亿元)B1轮融资,同时启动B2轮融资。
专注于低空经济的垂直投资机构也相继成立,广东、安徽、江西、贵阳、北京、重庆等多地也纷纷规划设立产业基金,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低空经济重点领域。如今年6月广州市工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广州开发区交通集团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低空产业创投基金,今年7月初成都低空经济产业基金签约,基金总规模达30亿元人民币。
低空经济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处于商业化初期,估值较低,但未来前景广阔,投资者和行业都想提前下注。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目前的低空经济可以类比2012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阶段,中国经过十余年电动汽车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意外地具备了大规模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础,相关产业能力的溢出可以加速通用航空产业的电动化进程,结合中国5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空域管理相关基础设施有望快速发展……基于电动化技术的飞机研发,可以重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的优势,并基于中国在无人机组装、大飞机制造、飞控、航电等方面一定的产业基础,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亦参考了投资界、上海证券报、中信证券等的报道,并对其表示感谢。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